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余作文:2023年武汉市中考常用反面论据+反面论证+中考前10个热点话题训练【收藏+转发】
说到论证,举例论证是首选,但是老是写正面例子,别说阅卷人了,自己也觉得很乏味、很“干”。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来个反面例子,那就是“无敌”、“王炸”了。显而易见,正反论证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论点更加突出和鲜明。

今天,咸余作文就给大家整了几个好用的反面素材


13个常见反面论据


1.秦二世胡亥

安于享乐,听信赵高的谗言,不了解民间疾苦,秦朝二世而亡

话题角度:挫折、机遇、勇于挑战、兼听则明

2.项羽

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居功自傲、不舍得分封功劳给臣下,鸿门宴太过心慈手软,放走最强大的敌人,最后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话题角度:虚心、豁达、知人善任、果决

3.赵括

纸上谈兵,不从实际出发,最后使得40万赵军被坑杀,赵国一蹶不振。赵括父亲赵奢没有实施好的家庭教育。

话题角度: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

4.吴王夫差

养虎为患,没有及时地除去对手,没有听从大臣伍子胥劝告,却安于享乐,被西施的美色迷惑,放虎归山,酿成自身国家被灭的惨祸。

话题角度:狠心和心善、居安思危、逆境和顺境

5.秦桧、严嵩

奸相,秦桧是通敌叛国,不能忍受流放之苦,沦为金朝走狗,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屈辱求和,葬送大好河山;严嵩贪赃枉法,误国误民,沦为历史笑柄。

话题角度:忠臣与奸臣、逆商、忠诚与背叛

6.仲永以及父亲

天才儿童,没接受后天教育就能出口成诗,但因为父亲自私狭隘,带着仲永到处作诗赚钱,错过教育良机,最后以至于泯然众人矣。

话题角度:家庭教育、视野与境界、天才与庸才

7.商纣王、夏桀——亡国之君

作为亡国之君,僭越法度,暴虐无道,乱施以刑法,最后被百姓推翻,在历史上贴上暴君骂名。

话题角度:君与民,绝对权力以及欲望、民主

8.扶不起的阿斗和诸葛亮

刘禅虽经战乱,却被父亲刘备加以保护,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凡事亲力亲为,刘禅也没有得到足够锻炼,最后刘禅乐不思蜀,沦为笑柄。

话题角度:挫折与磨难、学会舍弃、骨气与志向

9.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无良商家生产毒奶粉,最后祸害了无数婴儿,导致企业口碑一落千丈,走向破产。

话题角度:良心、长远思维

10.切尔诺贝利事件

因为很小的疏忽导致核泄漏,发生爆炸,毁灭了一座城市和无数生命。

话题角度:严谨、较真、敬业、谨慎

11.日本军国主义、修改历史教材、否认侵华

话题角度:背叛历史、责任心、战争与和平

12.美国霸权主义、单边思维、破坏他国和平

话题角度:霸权、和平共处

13.清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无法了解外部的变化,以至于忽略了西方工业革命,落后就要挨打,最后签订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带来了百年屈辱史。

14.汪伪政权

在外敌侵犯、内政昏蔽的时代,志士仁人洒热血救国使人肃然起敬,甘心沦落者卖国求荣使人嗤之以鼻。汪精卫等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投靠日军,于南京建立伪政府为外敌效力,其仪表堂堂之下是懦弱软骨,所作所为只能遗臭后世。

话题:民族尊严、骨气、爱国


反面事例

道行千里总要有个出发点,楼高万丈总会有块奠基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忘了初心,则多败事。吴王夫差为了给父亲阖闾报仇,曾励精图治,使国富兵强,从而一战败越,但其后期志气渐歇,初心不在,一味沉溺与享乐之中,放虎归山尚浑然不觉,终于让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对手卷土重来,落得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对比论证讲解


说到创新,你是不是会不自觉的想到:

核心思路:反面事例+反面事例分析

+正面事例+正面事例分析+结合两者去强调正面观点【或者正反颠倒过来】

正面事例+正面事例分析+正面观点强调

+反面事例+反面事例分析+结合两者去强调正面观点



举例说明

恶劣的环境往往能造就英才+论据【周平王将恶劣的边疆赐予秦伯,边疆犬戎族实力强大,但秦国却几代人努力成就霸业,统一六国。】

优越的环境,往往培养庸才+论据【纸上谈兵的赵括出生在优越的环境,最终长平之战被击败。】


再比如:提出论点+反面事例+正面观点强调
时代的齿轮转得越快,新旧迭代就越频繁,想在时代洪流中稳立,需要不断创新,故步自封只会被淘汰于时代大浪之中。曾经的行业巨头柯达,在数码摄影迅速扩展之时,看不清行业发展趋势,也缺少创新进取精神,仍然固守着传统胶卷业务,只能落得破产的境地。这座巨峰的倾倒时刻警醒我们:拒绝创新,便只能被创新的大潮淹没。

正面分论点+正面事例+反面分论点+反面事例+综合论据分析

举例说明

迎挫折而上者,最终战胜挫折。+秦始皇饱经磨难却统一六国。

避开挫折者,最终被挫折击溃。+秦二世胡亥。

倘若秦始皇遭遇挫折就放弃,他会不会成为一统天下的枭雄呢?倘若秦二世不安于享乐,他会不会成为延续秦朝霸业的帝王呢?正是因为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才使得秦朝两代帝王拥有不同的命运和历史评价。

具体写作示范

避挫折者,庸碌无为,消逝无声,秦始皇开辟天下统一大业,但“秦”的国号却未将持续久远,秦二世固然与他的兄弟有过帝位之争,但比起一统天下所要经历的挫折而言,他不过是温室中的花朵。养在宫中,恣意行事,尽情享受看无势力之争与国土之争无挫折的他,最后被义者们一举争下,挫骨扬灰。他的逝去看似轰烈,实则寂静,因为人们不会记得没有任何丰功伟绩的他,避开一切挫折的他,究竟幸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因为他没有经受过挫折的砺练,才会庸庸碌碌,以暴君形象存于人们心中,谁言无挫折者幸运?表象之下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考前8个热点话题训练


1.拒绝精神内耗,坚定自身选择。

2.拥有文化底蕴,是我们自信的根源。

3.乡村振兴势不可挡,每个青少年都能为之做出努力。

4.科技创造未来,但未来也可以成就科技。

5.追求卓越,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6.心存善意,方可被世界温柔以待

7.真诚待人,也可走向成功。

8.精益求精,铸就大国工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议论文段落构成基本模式
事例论证的常见三种方
细雨课堂|议论文写作基础(一)
作文指导|高考议论文要怎么写才出彩?
高考议论文素材运用
议论文写作专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