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武汉中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作文分析+素材【收藏+转发】
2023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由于咸余老师这几天忙于暑期课未能及时地分析,给大家说声抱歉!
2023年武汉中考结束
试卷和参考答案公布(答案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依据)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语文
作文真题
【2023武汉市中考作文真题】
小伟妈妈爱小伟,竭尽全力为他付出一切。爸爸说:“小伟啊,妈妈这么爱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妈妈呀。”小伟默默地低下了头。妈妈连忙说:“小伟,妈妈为你付出的一切都只是尽了自己分内的事,并不是要你的回报。妈妈愿意在你的成长路上,尽好妈妈的责任。”小伟抬起了头,粲然一笑:“妈妈,你真好,我一定会让你为我骄傲的。”是啊,爱不是索求,爱是尽责。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家庭里的爱如此,社会中的爱也是如此。尽责的爱,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爱。(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一)紧扣主旨:还是要注意关键词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审出两个关键短语“尽责的爱”和“带来更多爱”
咸余老师认为,这个题目与中考前很火的“爱是双向奔赴的”以及2018年中考作文“德不孤,必有邻”有相通之处,在临考前,给学生训练了大量作文,其中“心存善意,才能被世界温柔以待”“真诚待人,方可被他人真诚相待”这两个话题,我在课堂上都给孩子进行了大量的训练。
不妨我把之前2018年中考作文的审题过程给大家再看一遍,同学们如果把“德”这个词语变为“尽责的爱”,“邻”替换成“更多的来自朋友的爱”,这个作文就不会偏题。
2018武汉中考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德,是友善的的高洁的,但是对他人友善中,施德者自己也受益(或双赢),这并不影响德的善良的成分,双赢的施德行为也是德。学生写中国一带一路的善举,写得不错,大多数可以得高分。
如此类推,邻是朋友、睦邻,在施-加德善行为时,肯定会让对方受益,这恰恰证明了德的美好、有益。因为受益而来的朋友也是邻,因为德就是要让人受益。
德”与“邻”是因果关系。因为有德,才带来了“邻”。
这之间的关系要写鲜明, 明确展现“有德”与“有朋友”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因果关系鲜明。人物的德,是如何带来邻的? “邻”为什么成为有德之人的邻?这些问题,在构思学中就想清楚,写作时再具体写出来。
邻(友)
因果关系
闻一多
爱国、嫉恶如仇、捍卫正义
云南社会各界人士成为他的支持者、全国各地的人们声援他。臧克家以老师为荣,撰文纪念他……
被感动、激励。大家敬畏他、仰慕他……
鲁迅
正直、善良、忘我写作、德高望重、关爱青年作家(连萧红回家的车费都考虑到了,让许广平代付……)
鲁迅家里常常高朋满座(“笑浪从二楼冲下来”……)。无数青年人以他为友、为师……
被鲁迅的高山仰止的品德吸引…大家敬佩…深受感动…
邓稼先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鞠躬尽瘁……
科学家和参加核武器试验的青年人都敬重他团结在他周围……
生活在美国的杨振宁敬佩他,为他写热情洋溢的文章,赞美他……
受到感染、感召,敬仰他,学习他,而团结在她周围…其精神感动中外……
对本题题意的界定:
1正确题意——有德者,必有亲近的朋友。(有德者人不孤。)
(判断一篇作文题意是否正确,不应以作文是否有对题意的字面表述为依据,应以文章的内容—阐释或支撑—是否表现出对题意的正确理解为依据。)
2错误题意:
只把握了话题“德”,比如只谈道德的重要,道德是人生的底线,道德比成功重要, 而对“德”的阐释偏离了本材料中应该涉及的德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这一方向或者只谈如何成为有德之人等。再或者只谈如何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只谈朋友在人生中的作用,没有阐释“德”在形成良好关系方面的价值。
3.对题意支撑的界定——支撑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事件或材料能将“有德”具体化,并能具体清晰地表现出“德”在一个人(家庭国家)形成良好人际(邻里、国际)关系方面的价值;或展现因“有德”而“有朋友”的内在逻辑,从而支撑出“有德”的意义和价值。
4、支撑缺陷: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有相关性,但文中的事件或材料只是空洞地贴上题意的标签。比如对能让自己“有朋友”的“德”的支撑不具体;没有明确展现“有德”与“有朋友”之间的内在联系,贴上“有德”的标签(文中主要内容只是对具体人物的“有德”作笼统的表述却详写“有朋友”的过程支撑错误;事件或材料貌似与题意相关(需要读者从自己个人经验中提取事件或材料的要素后才能与话题相关联),但其表述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
无法支撑本题题意, 其表达的意图与本题题意无关。比如:
① 只写出“有德”的重要性,看不出“有德”在形成良好关系方面的作用
② 只写出如何“有朋友”,看不出“有德”在形成良好关系方面的作用
③ 只写出如何成为有德之人, 看不出“有德”与形成良好关系的作用
④ 只写出朋友在人生中的作用……
匹配素材三:
1. 俞敏洪创建新东方
俞敏洪最初创建新东方时,新东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俞敏洪的成功,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俞敏洪的同学给予他的帮助。他们有的在新东方工作,有的帮助他共同打造新东方。而当有人询问他们为什么愿意帮助俞敏洪时,他们答说:“一个愿意帮自己的舍友打四年开水而不求回报的人,是不会辜负我们的……”是啊,在寒风中,或是夏日里,只有他一个人愿意动身为整间宿舍的舍友打开水。
2.廉颇与蔺相如
廉颇与蔺相如,一个武将,一个文臣。在一开始,其实两人有很深的积怨,廉颇认为蔺相如处处与他作对,时常在君主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廉颇也故意与他反着干。但蔺相如并没有因此记恨廉颇,反而十分宽容大度,一步步退让,以国家百姓为重,遵循仁道。当有人问起他关于这件事时,他只是淡然地说:“正值两国交战,我应该心系国家百姓,怎能再内斗。”也正是他这样的品德,感动了廉颇,让他们化敌为友,廉颇后来一心辅佐蔺相如,两人互相帮助,交换意见,无话不谈,成了生死之交。
3. 美国总统林肯
美国总统林肯是时至今日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于1860作为美国共和国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面对对手富翁道格拉斯的大声势,他却展示出了他坦诚朴实的美好品德,获得了广大公民的支持与拥护,从而成就了这名美国总统。是林肯的品德成就了他,因为他有着坦诚朴实的品德,广大的美国公民拥护他,爱戴他,成为了他的朋友,将他推上了总统之路。
4. 蒙牛公司的创始人牛根生
蒙牛公司的创始人牛根生在伊利工作时便在员工中拥有极高的威望,有工人重病时,他大方的捐款;当司机有事时,他主动的代劳,不辞辛苦;凭借突出业绩拿到奖金的他买车分给部下,正是如此,员工们心中,牛根生是极具多种高尚品德的人,他毫不吝啬地捐款之时,他的大方与爱心印记在员工们心中;他不畏劳累不论身份地为司机代驾时,反映出的是他的乐于助人,朴实近人;当他将奖金全部分给部下时,那背后的淡泊与体谅他人之辛苦,被员工们深深记住。因为牛根生具有的高尚品德让他拥有良好的为人之道与人格魅力,所以当他重新创业蒙牛之时,许多原来的部下与员工抛下高官厚禄,投奔牛根生的手下,想必正是因为牛根生的德才引来许多同行伙伴,让他的创业与工作之路不再孤影一人。
注意:各位同学注意尽责的爱和带来更多的爱是因果关联,不要混淆。
(二)概念理解——关键词不允许出现审题疏漏,以免引用人物素材偏题。
1.何为“尽责的爱”?
此处的尽责,和2020年武汉市中考作文责任与担当又很接近,素材可以迁移。在咸余作文公众号中大家可以看到分析如下
2020武汉中考作文
7岁的小睿在小区骑车时撞倒了一个3岁的小朋友,既没有道歉,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妈妈了解情况后认为:小睿应该正视错误,承担过失;父母也应该担起责任,加强教育。于是他们写了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长。启事上,妈妈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歉意,表示愿意支付检查和治疗的全部费用;小睿也亲手写下了道歉的话。小睿刚上学,有些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妈妈也没有代笔。
担当,无论年龄;担当,不分身份。事无巨细都显担当,大事难事更须担当。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审题立意+材料支撑1.审材料:
①小睿撞了人→承担过失→具体承担做法:寻人道歉……─>孩子承担自己过失的责任……②父母→承担教育责任,愿支付费用,不代笔……=> 父母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
2.审“提示语
①担当【1.无年龄2.无身份3.无巨细】=(归纳提炼)担当:无条件,责无旁贷!
②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一一显然这里的"担当"的含义是广义的,不仅有担当自己过失的责任,还有主动担当某种使命,担当某种任务的责任。因为“有所作为”含义是干出一番事业。而仅仅是为自己的过失担责(像小睿那样),是很难说可以有所作为的。因此,这个词意味着本题的“担当”不仅是为自己的过失担当,更有担当某种使命,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所以,本题中的“担当”有两种含义:A为自己的过失担责。B主动去担当某种使命或重任。写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担当,都是可以的。.提炼中心主旨:
主旨:①勇于担当并无条件地(责无旁贷地)承担责任,②才能有所作为。
明确关键词的含义
(1)担当——指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过失、使命等。其特点必须包含:①是自己必须承担的,无条件的;②担当的内容包含承担责任,履行责任,完成责任;③担当的价值是有助于人成长,让自己有所作为。
(2)勇于——结合材料。其含义是:不逃避,不推脱,主动担责,不讲任何条件,态度坚决果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3)有所作为一一依据题目,可分为两种情况:
A为自己的失误担责后,纠正了错误,化解了矛盾,实现了自我救赎,提升了自我精神境界,为今后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
B指主动承担使命或艰难的任务,或完成了使命,或产生了积极影响,或造福社会,或推动社会进步----
5.明确详写与中心
(1)详写的是担当履责的过程和义不容辞的精神态度。这要尽量详细,才能更好地实出中心。
(2)担当的背景、起因等,要略写,尽量三言两语介绍即可,不可虎头蛇尾、本未倒置。这一点是很多学生爱犯的错误,特别是概述能力不强的学生,常常会将背景介绍写得拖泥带水而占用了大量篇幅,导致作文主体的"担当"内容没有足够的篇幅来写充分。
(3)有所作为——可以略写,点到为止,也可以较详细地突出。
匹配素材五:
01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02
秦玥飞:君子通大道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2016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03
杨科璋:舍己救人,大义永存
2015年5月30日,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事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04
杜富国:临危岂顾生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05
为医护人员送饭的“雨衣妹妹”
2020年2月初,一个24岁姑娘以志愿者身份,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进入武汉。她免费为医护人员做饭,每天为医院送去几百盒盒饭。刚开始,由于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奔走在各家医院,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
06
“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90后”湖南小伙郑能量人如其名、行如其名。武汉疫情期间,他每天驾车20小时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接送服务,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07
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
疫情之下,武汉封城,一些人买药变得困难,在网上紧急发帖求助。26岁的吴悠看到后,和身边朋友自发加入到为患者免费送药的行动中。截至2月13日,他们已经为500多户求助者送去药品和防护物资。
08
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
汪勇是武汉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
同学们看到这几个人物素材,比如汪勇,我们是不是可以运用,正是因为汪勇主动承担的爱,汪勇和他的团队才得到更多的爱呢,只要在材料支撑过程中逻辑紧扣关键词,依然能够出彩!
那么,尽责的爱可以确认
第一是内心自愿的,不求回报的;第二则是主动尽自己的某种责任,对责任的承担。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不要把所有的爱都理解为尽责的爱,爱的概念很宽泛,父母之爱、老师之爱、朋友之爱、家人之爱,当爱的重点是出于内心自愿而且承担责任,就符合我们题目的要求。
2 何为“带来更多的爱”?
所有在“尽责的爱”的感染之下,而生发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诸如此类的爱,只要是发自内心,无私无求,是为了尽自己的应该尽的责任而产生的爱,都是爱带来的“更多的爱”
就此,大家才能进入第三步,分析两个核心词的关系。
3“尽责的爱与带来更多的爱”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潜台词是什么?
正是因为尽责、发自内心且不求回报,这份爱得到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响应,强调清楚核心词的因果关系即可。
材料支撑如下
①什么是“尽责的爱”以及尽责的具体表现【略写】
②尽责的爱带来更多的爱具体过程【详写】
③为什么尽责的爱能带来更多的爱【详写】
在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中务必主题素材之间的横向迁移,这样方可在今年武汉市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一)
作文素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分类大梳理(3)
中考作文:写作中的十少十多
(5)[转载]满分作文写作模式 议论文
《让学生学会梳理并使用课内作文素材——高中文言文中的作文素材》小课题结题报告
高考作文写作的十少十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