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台苹果园生草技术

果园种草在现今果树种植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恢复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实品质,降低污染,节省投资,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极为实用。依据多年来在灵台区域果园生草观察结果,果园种植黑麦草,根系较深,与果树争肥争水比较明显,而且生产旺盛,要及时机械割压;而白三叶根系浅,覆盖密度大,对果树影响小,作用与效果显著,是灵台果园生草制首选品种。

一、果园生草功能与作用

1、果园生草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由于果园专用草地上与地下有机质的分解,极大的丰富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据试验,生草园每年每亩可产鲜草5000千克,连续5年的生草园有机质含量可由不足1%提高到2%以上。据国外报道,在不补充有机肥的情况下,连续10年清耕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2%左右降低到0.5%以下,而自然生草果园有机质含量可维持在0.5—1%,人工生草果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到2.5—3.0%,黄土高塬旱地苹果园种植小冠草土壤有机质含量第3年较对照增加5.6%,第6年较对照增加41.4%。

长期种草对不同土层有机质组分影响不同,生草处理0~15厘米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比清耕平均提高2.23克/千克,15~30厘米重组有机碳含量比清耕平均提高1.98克/千克。生草枯死腐烂融入土壤,日积月累,形成一种自然的有机质,它被有益菌分解变成腐植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由于草域根系的呼吸和凋落物的分解作用,引起地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增强了果树的光合作用。

2、生草能增加土壤无机营养元素

经多年研究表明,生草果园土壤养分与清耕果园有明显的差异,清耕果园土壤中氮、磷、钾元素严重缺乏,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每年递减幅度很大,可达30—50%,想反,连续多年生草的果园氮、磷、钾含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土壤中的磷钾含量及微量元素钙、铁、锌含量增加显著。生草较清耕区氮、磷、钾总量高了14.4%,同时生草栽培具有活化土壤中的有机态氮、磷、钾的功能,利于果树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据统计,种白三叶草的果园,由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每年每亩可固定氮素5.96千克。2年生草果园土壤全氮为0.1048%,4年生草果园为0.12%,与清耕果园相比,全氮分别增加80.7%、130.3%。研究还发现生草果园土壤中速效磷钾增加明显,因此生草果园的果树生长健壮,果树容易成花。生草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特别是钙、铁、锌元素,故生草果园果树很少发生缺素症,如黄叶病、小叶病、苦痘病有明显的抗性。

3、生草减轻了果园土壤水分蒸发,改变了土壤结构与通透性

果园生草由于草被覆盖,阳光无法直接曝晒地面,而草体又

吸收了相当的热量,土壤中水分蒸发放慢,同时土壤热容量增大,长波辐射减少,地面夜间能量消耗比小于清耕园,土温保持相对平稳,而且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有很好的抗旱保墒作用,有利于土层养分稳定循环,促进树木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生草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通透性增强,稳性团聚体含量升高,其影响主要集中在0~40厘米土层,且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土壤物理性状改善越显著,土壤的入渗性能和持水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适宜了微生物有益菌群的繁殖生长,有益菌数量明显增加,这样化肥在土壤里就能快速而又充分地被分解,不至于流失或被土壤分子固化,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良好的土壤结构、适宜的孔隙度是果树优质高产的基础,同时孔隙状况的大小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水分蓄存状况。据测定在干旱的7月份,生草果园地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5%,而清耕果园仅在40.2%,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60%左右,等于给果园建造了一个小型水库。同时果园生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雨水对土壤地面冲刷、埙伤、板结现象。

4、调节了生态环境,形成果园区域小气候

果园生草改变了传统清耕果园“土壤-果树-大气”系统水热传递的模式,形成了“土壤-果树+草-大气”系统,引起了果园环境水热传递规律的变化。由于草对光的截取,近地表草域光照度、日最高温度较清耕区明显下降,7月份生草园与清耕园日均气温相差1.7℃;高温的夏季中午生草园与清耕园相差2.7℃,使果园温湿环境相对稳定,地表变得冬暖夏凉,有利果树生长,减轻枝干日烧和果实日灼。

研究表明,生草果园的空气相对湿度比清耕果园高10—20%,明显减轻了黄土高原空气中浮尘物存留与飘逸,光照直射增强,光合产物提高,生草园比清耕果园果实着色提早3—4天,而且果粉增厚,颜色鲜艳。生草果园地表温度比清耕园可降低低温0.9℃,冬季清耕果园的冻土层厚度25—40厘米,生草园冻土层仅为15—30厘米,适宜的土壤温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与总量增多。

果园生草后产生小空调效应,空间范围内水气压和果树逆水气压值缩小,全程呵护叶片对水分的需求,近地层水、肥、气、光、热等生态因子发生良好的长效性且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果实外观质量明显提高。

5、创建了果园生物多样性,生态链形成

生草丰富了果园生物多样性,天敌数量成倍增加,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和寄生蜂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呈现出对害虫明显的跟踪和控制效应。可见,果园生草为天敌繁衍、栖息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增加天敌的数量,利于生物防治,减少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经济投入。据调查果园种三叶草每平方米草岭数量增加达0.87头,播黑麦草果园大红瓢虫、七星瓢虫数量增加0.76头,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

所处的环境都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整体,昆虫量增加,这就是动植物界所说的“生物链”“食物链”,害虫被大量天敌所克制,无法对果树造成虫害,它们相互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中。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大量滥用化学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杀灭害虫的同时,抑制了相当数量的有益昆虫,害虫反倒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导致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有时暴发各种虫害,造成巨大损失。

果园生草改变了地表生物群落结构,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昆虫的复合性得到加强,相互制约式发展。白三叶草既能改良地表生态环境,增强树木抗病力,又能招引多种害虫天敌生存繁殖,这也是目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一个有效措施,不仅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果实病害的发生,而且有利绿色有机生产。

土壤中各种生化反应除受微生物本身活动的影响外,实际上是在各种相应的酶的参与下完成的,酶活性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密集的区域密切相关,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氮、磷、钾以及一些有机物质的循环和转化。生草栽培白三叶0~40厘米土层过氧化氢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清耕分别提高了提高了16.4%、71.5%和16.1%,,且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均呈升高趋势。

6、促进树体生长,改变果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土壤是果树生长的生命源,土壤状况好坏,直接决定着果树的寿命、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生草为果树根系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持续的养分,缩小了0~20厘米土层根系的分布范围,20~40厘米土层根系生物量为清耕的62.4%,“细根生物量/粗根生物量”增加了10.l%,使果树根系转向纵深发展,极大提高了根系尤其白色吸收根系总量,增强了根系抗寒抗旱能力。

果园种植三叶草明显提高了果树光合速率,生草第6年,种植白三叶草的苹果树干周为清耕的92.6%,生草果园中、短枝比例明显高于清耕,利于生殖生长,生草的第3年中、短枝比例平均增加33.4%,第6年平均增加34.9%。同时观察生草后有助于树体营养过盛生长得到有效控制,这在许多研究中已得到证实,由于草对土壤水分的适度竞争,导致果树轻度的水分胁迫,从而抑制了营养生长,使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趋于平衡,生草果园的短枝率增长迅速,成花效果显著。

果园生草改善了土壤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碳平衡)和养分循环,提高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各种营养元素,生草果园果皮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升高,果实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升高,果实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生草果园新稍生长量大,叶片厚,叶色绿,光合作用强,果树营养物质积累高,果实生长快,果个大,果形正,颜色鲜艳,含糖量高,硬度大。生草第5年单果重增加10.2%,硬度增加9.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5.5%,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和生态效应

白三叶草匍匐茎节节生根,侵占性好,竞争力强,覆盖后能强烈抑制多种杂草生长,一般除种植当年的苗期需拔除其他杂草外,以后年份就基本不需要人工除杂草,节省了锄地除草的用工成本,降低了果园劳动强度。而且三叶草耐踩踏与机械碾压,恢复能力极强。白三叶草是优良蜜源植物,花期4~6月,吸引了蜜蜂等授粉昆虫,提高了花果的授粉结实率。

二、白三叶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三叶草为豆科,分为白三叶和红三叶两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红三叶为城市绿化,白三叶用于果园生草。叶层高25厘米,主根短, 株丛基部侧根和不定根发达,茎分枝5~10个,匍匐生长,节节生根,长30厘米左右。花白色与红色之分,荚有3~4粒种子,种子千粒重0.6克。

2、生态特性

(1)最喜充足阳光,也耐荫蔽,能在30%透光率的果树下正常生长。适合温暖,比较耐热耐寒,种子在1~5℃时开始萌发,生长最适温度19~24℃,管理得当可持续生长10年以上。夏季平均温度35℃时,能安全越夏。冬季最低气温-15℃时,能安全越冬。

(2)既喜湿润、也耐潮湿,适应性广,侵占性强,在道旁、渠旁、沟边、田埂、山坡、树下等生态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可形成单一群落,播后第二年即可利用。返青早,青绿期长,持久性好,3月上旬开始返青,生育期为220~230天,绿色期为210~220天。

(3)根系发达,匍匐茎可以节节生根,最适宜pH值为5.5~7。根部根瘤多而大,易于积累有机养分和固定氮素,可大大降低氮肥投入。植株再生力与自繁力强,收割后可以迅速长成后茬草层覆盖地面。种子成熟后可以落地萌发生长。耐践踏,碾压后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三、白三叶的播种方法

多年观察,白三叶在灵台的适宜播种期为立秋于8月上旬,气温稍低,雨量渐多,播种成功率较高,但最迟不能到8月底,否则影响幼苗越冬,立秋前如遇3—4天短期降雨,借雨来临前播种也可,若

土壤墒情较好,3—5天即可出苗。播种前,依据树冠外围新稍垂直投影,树下留足清耕带宽1.2~1.5米,在果园行间旋耕整平地面,播种时每亩播量按0.5~1.0公斤。播种采用撒播或条播均可,种子拌入适量沙土,撒播在地表,然后轻耱耙一遍即可;如开沟条播,深度为0.5~1.5厘米,覆土2~3厘米即可。

2019年5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草栽培
果园生草,好处真不少!
苹果园土壤管理及水分补充——4
果园生草原来这么多学问!
9月份桃树管理技术
生态立体农业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