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腹泻太苦恼?居家必备非处方中成药帮你快速止泻

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多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者称为泻,现在一般统称泄泻。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为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工作。本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中青年患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大,本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清风计划#泄泻临床治疗以药物内治为主,可配合灌肠、针灸、热敷及饮食调护等方法。治疗总以健脾除湿为法。脾虚当健脾,脾宜升则健,湿盛当除湿,除湿之法又有风药胜湿、淡渗利湿、苦味燥湿、芳香化湿之别,具体治法应结合病因病机进行选择。感受外邪者当祛邪,分清寒热;饮食所伤者当消导,勿损正气;肝脾不调者当调和,巧用补泻;脾胃虚弱者当健运,给邪出路;脾肾阳衰者当温补,兼以收涩。今天我们只谈论临床辩证选药及中成药的运用:

1.寒湿困脾: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呜,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兼有表寒者则佐以解表散寒。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推荐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每次10~15ml,每日3次。

2.肠道湿热: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或清暑化湿。方: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加减。

推荐中成药

香连丸:每次3~6g,每日2~3次,小儿酌减。

3.食滞肠胃: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方: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推荐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每次8g,每日2次。

保和丸:每次6~9g,每日2次,小儿酌减。

4.脾气亏虚: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推荐中成药

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3次,小儿酌减。

参苓白术散:每次6~9g,每日2~3次。

5.肝气郁滞: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方: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

推荐中成药

柴胡舒肝丸:每次1丸,每日2次。

香砂六君丸:每次6~9g,每日2~3次。

逍遥丸:每次6~9g,每日1~2次。

6.肾阳亏虚: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方:四神丸(《证治准绳》)加减。

推荐中成药

四神丸:每次9g,每日1~2次。

固本益肠片:每次6片,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备注: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克隆病、伪膜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感染性腹泻等疾病,当以泄泻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 泄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冬季腹泻
10种健脾胃的中成药,哪种适合你?1.人...
砭石调理泄泻有诀窍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
内科学——腹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