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小儿咳嗽证治

[歌括]

咳嗽肺病有痰声,有声无痰咳之名,

有痰无声谓之嗽,因痰因咳脾肺分。

风邪犯肺是外感,脾肺亏虚乃内因。

风寒金沸杏苏[1]烹,风热渴疼桑菊[2]清,

痰热稠黄清金[3]治,痰湿稀多选拗陈[4]

火嗽凉膈泻白散[5],夹食曲麦入二陈[6]

气虚无力六君子[7],干咳阴虚沙麦冬[8]

诸药亦可研为饼,外敷天突肺俞门[9]

涌泉丰隆痰多配,脾俞三里[10]正虚行。

[注释]

[1]金沸杏苏:指金沸草散、杏苏散。

[2]桑菊:指桑菊饮。

[3]清金:指清金化痰汤。

[4]拗陈:指三拗汤、二陈汤。

[5]火嗽凉膈泻白散:火嗽,指火热熏扰所致咳频面赤咽干,痰黄稠黏气秽。凉膈,指凉膈散;泻白,指加味泻白散。

[6]曲麦入二陈:指曲麦二陈汤。

[7]六君子:指六君子汤。

[8]沙麦冬:指沙参麦冬汤。

[9]门:指肺门。

[10]三里:指足三里。

 [串解]

咳嗽指以咳嗽咳痰为主症的肺系疾病。有声无痰名为咳,属于肺气伤;有痰无声名为嗽,责之脾湿动。其病因在外为感受风邪,在内为肺脾虚弱;病位在肺脾;病机为外邪犯肺,脏腑失调,肺失宣肃。病初总由外感而发,有风寒、风热之分,失治则邪毒深入,转为内伤咳嗽,先为痰热、痰湿阻肺、食积、火扰的实证,久则转为气虚、阴虚的虚证。

外感咳嗽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基本治则。风寒者咳频声重,咽痒痰清,金沸草散或杏苏散主之;风热者咳而不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桑菊饮主之。

内伤咳嗽以肃肺调气为主,根据痰热、痰湿、食积、火扰、气虚、阴虚的不同佐以相应的治疗。痰热者痰多黄稠难以咯出,宜清金化痰汤;痰湿者咳嗽重浊、痰多白稀、舌苔白腻、脉滑,用三拗汤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火热熏扰者,咳频面赤咽干,痰黄稠黏气秽,大便软者用加味泻白散,大便干结者用凉膈散;食积者气促痰壅,咳频嗳腐,选曲麦二陈汤;气虚者咳声低而无力,痰白清稀,气短,用六君子汤;阴虚者见干咳喉痒声嘶,舌质红少苔,宜沙参麦冬汤。

以上各方药除内服外,还可研末做成药饼,外敷天突、肺俞、风门等穴位。痰多者配涌泉、丰隆,正虚者配脾俞、足三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背诵(2)
醉花窗医案
中医儿科辨证处方口诀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2)
中医儿科学核心笔记--相关文章
一百天学开中医方(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