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名医哮病病案赏析

【医案1

王邃初,老于经商,患哮喘者二十年。舟次谈及,余谓年望六十难治,及诊脉尚有神,右寸浮滑,是风痰胶固于太阴之经。以杏仁、防风、甘草、桔梗、白芥子、麻黄,三剂而病状减。因以丹溪治哮丸与之,仍日进六君子汤,连服无间,经年而愈。(《里中医案》)

按:此案乃因外感风邪,内伏痰浊,肺气郁闭,升降失司所致。其治用三拗汤加防风、白芥子、桔梗,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剂即症状减轻,后用六君子汤健脾化痰,杜生痰之源以治其本,配合丹溪治哮丸化痰降气,涤贮痰之器以治其因,缓图取效。

【医案2

王。受寒哮喘,痰阻气,不能着枕。川桂枝一钱,茯苓三钱,淡干姜一钱,五味一钱(同姜捣),杏仁一钱半,炙草四分,白芍一钱,制麻黄五分。(《临证指南医案·哮》)

按:此案乃因外感风寒,内动伏饮,阻碍肺气升降所致,故用麻黄汤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加茯苓、干姜、五味子散寒化饮,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

【医案3

某。痰火内郁,风寒外束,哮喘发呃,脉滑舌腻。化痰肃降。蜜炙麻黄三分,苏子霜一钱,杏仁三钱,橘红一钱,法夏二钱,象贝三钱,蒌仁三钱,赭石三钱,旋覆花(包)二钱,海浮石三钱,桑皮三钱,款冬二钱,杷叶(炙)三钱,沉香三分。(《费伯雄医案·哮喘》)

按:此案乃因外感风寒,内伏痰热,痰阻气逆所致。故用定喘汤去白果、黄芩、甘草,加浙贝母、瓜蒌仁、海浮石化痰清热,橘红、旋覆花、代赭石、枇杷叶、沉香降气平喘。

【医案4

某。风痰堵塞肺之小管,而为哮喘。痰鸣气不能降,夜不能睡,脉象浮滑。治当三子养亲汤加味调之。苏子霜一钱,白芥子一钱,莱菔子三钱,法夏二钱,赭石三钱,旋覆花(包)一钱半,枳实一钱,陈皮一钱,桂枝四分,马兜铃三钱,茯苓三钱,炙草四分,沉香三分,竹茹一钱半。(《费伯雄医案·哮喘》)

按:此案乃因痰阻气逆所致,故用三子养亲汤合温胆汤,化痰降逆,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降气平喘,桂枝散寒化饮。

【医案5

鲍继仲,患哮,每发于冬,医作虚寒治,更剧。孟英诊之,脉滑,苔厚,溺赤,痰浓。予:知母、花粉、冬瓜子、杏、贝、茯苓、滑石、栀子、石斛,服之而安。(《回春录》)

按:此案乃因痰热蕴肺,肺失宣肃所致。故用栀子、石斛清热,知母、天花粉护阴,冬瓜子、杏仁、贝母化痰,茯苓、滑石渗湿,并导热下行。

【医案6

陈某,四十八岁,壬申五月十五日。哮咳,脉弱。当用补摄。潞党参二钱,麦门冬二钱,炒苏子三钱,炙甘草四分,款冬花钱半,煅瓦楞子三钱,原生地三钱,五味子四分,广陈皮一钱,茯苓二钱,加胡桃两枚(杵),水姜一片。(《何鸿舫医案·哮咳》)

按:此案乃因肺脾两虚,肺失升降所致。故用人参五味子汤去白术、大枣,加紫苏子、款冬花、瓦楞子、生地黄、陈皮、胡桃,健脾益气,补肺敛阴,补肾纳气,降气平喘。

【医案7

李,二八。哮喘久发,小溲频利,此肾虚气不收纳,痰饮从气而上。初病本属外邪,然数年混处,邪附脏腑之外廓,散逐焉能中病?宿哮不发时,用肾气丸三钱;喘哮坐不得卧,议用开太阳之里,小青龙汤去麻黄、细辛。(《种福堂公选医案》)

按:此案乃因素体肾虚不能化气,痰饮内生,加之外寒引动而发病。外寒为发病之标,肾虚为患病之本,故发作期用小青龙汤散寒蠲饮以治其标,缓解期用肾气丸温肾化气以治其本。

【赏析】

哮病是一种因痰伏于肺,再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引动触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升降,发作时以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其病总属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因外邪引发者,其内伏之痰有痰浊(见案1)、寒饮(见案2)和痰热(见案3)之分。外感症状已经不明显者,每见痰阻气逆(见案4)和痰热蕴肺(见案5)之候。发作期之虚证,宜从肺、脾、肾论治(见案6)。此病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宜辨阴阳之偏虚、脏腑之所属而治之(见案1、案6、案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苓甘五味姜辛汤
本草求真:叶天士用麻黄解析
支气管哮喘病--医案
【胡希恕医案】哮喘(2)
倪师医案40:胆囊炎,咳嗽,喉紧,哮喘,吃冰就痒咳,胆结石
经方应用之越婢加半夏汤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