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拖延症”很严重? 请不要用大人的世界观, 强加在他身上

文丨小七

前两天朋友聊天,朋友抱怨孩子特别爱磨蹭。本来早晨的有点晚眼看着快要迟到了,朋友催着孩子快点吃饭,结果孩子在那慢悠悠的玩着豌豆。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就训斥了孩子几句,结果孩子仍然不为所动,无奈朋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迟到了。朋友吐槽孩子动作慢,是典型的爱拖延的表现,有时候真想胖揍孩子一顿。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有“爱拖延”的毛病,比如说不好好吃饭,写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这也让很多父母着实觉得很头疼。孩子动作慢的表现很容易让脾气急躁的父母大动肝火,甚至有动手打孩子的行为发生,以此希望达到催促孩子的目的。但是,事实上家长过激的应对反映通常不会起到有效的干预效果。

引起孩子拖延的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很多,在孩子的儿童阶段,对时间概念的认知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孩子很难真切的感受到10分钟到底有多长,因为对时间的认知存在缺陷孩子很难考虑到做事效率的问题。

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时,孩子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使得孩子行为缺乏积极性,受到畏难情绪的困扰无法在行为上做到积极的响应和配合。过高的要求并不会孩子行为的动力,反而增加了孩子行为的阻碍。

家长的过度干预也使得孩子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进而在行为表现上缺少主观能动性,更加倾向于依赖父母的帮助。家长不愿意放手也让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孩子在行为能力方面的锻炼受到限制。

当父母抱怨孩子动作慢的时候,不妨也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依仗着自身的节奏来作为衡量孩子的节奏快慢的标准。家长不合实际的催促反而造成孩子行为上的迟疑,打乱了孩子的节奏感。

03如何让孩子勤快起来?

一,不催促多鼓励

当家长急着催促孩子的时候更多会换来孩子的慌乱,孩子忙着跟上父母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节奏。催促的效果只能是孩子越发的慌张,对于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加的束手无策或者是过早的选择放弃。

二,引导孩子增强时间观念

孩子对时间的认知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可以在适当的阶段进行相应内容的培养。比如说孩子在6岁左右的时候对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对大概的时间长度的认知并不完全,这时候家长适当的进行时间计划安排,有助于加深孩子对时间的掌握。

三,采用游戏的方式孩子更愿意配合

比如说,妈妈和宝宝来比赛吧,看谁先完成,先完成的有奖励。这样会很容易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动作也会更加有效率一些。游戏的方式是孩子所愿意接受的一种方式,当家长学会将其与奖励相结合时,更加能够看到教育效果。

四,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兴趣索然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被眼前的小困难所打倒,但是如果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孩子就会很乐于去动脑、动手的解决问题。孩子的兴趣培养值得父母们多花些心思,这远比强硬的苛求孩子更能得到孩子的反馈。

五,创造孩子锻炼的机会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做事没效率的时候会急于替孩子来完成,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就选择自己喂饭,孩子不会收拾书包,家长就帮忙收拾。这样代劳式的教育方法很难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当家长觉得孩子做事效率低,行为动作慢的时候,尽量不要过多的埋怨孩子,这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错误的引导,加深孩子对自我喜欢磨蹭的错误认知。同时不拿大人的节奏感来要求孩子也是父母该有的教育觉悟。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以及成长空间,家长更加能够看到孩子的突破。

孩子不好好吃饭,做事没效率,这是孩子成长阶段很常见的一种表现,家长适当的干预有一定的必要。但是适当的干预不是过分的催促,积极的鼓励更加让孩子愿意配合。大家对孩子的拖延症有哪些看法呢?遇到孩子这种行为表现,大家是怎样应对的呢?欢迎分享。

<div '="">

我是小七谈育儿。有各种育儿难题,找我。有各种育儿心得,找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种行为让您成为最失败的家长
宝宝有这些表现就是发育落后,父母再不重视,就跟同龄人有差距了
为什么一本绘本孩子听了好几遍都不腻?教育学家:这是正常现
关于孩子的磨蹭和拖延问题致家长们的一封信
孩子磨蹭、拖拉、没时间观念?试试这招,很受用!
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你的小孩是否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