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名医治疗痞满医案赏析

【医案1】某。舌白脘闷,中焦阳气不宣。半夏、草果、厚朴、广皮、茯苓、藿香梗。(《临证指南医案·痞》)

按:此案乃因痰湿中阻所致。其治用二陈汤去甘草,加草果、厚朴、藿香梗,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于一炉,使湿邪从上、中、下三焦分消。

【医案2】某。脉不清,神烦倦,中痞恶心。乃热邪里结,进泻心法。炒半夏、黄芩、黄连、干姜、枳实、杏仁。(《临证指南医案·痞》)

按:此案乃因湿热中阻所致。其治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因非虚证,故去人参、大枣、甘草;因兼湿邪,故加杏仁辛宣化湿,枳实苦温燥湿。

【医案3】胡。肝脾克贼,食下胀及于脘,形寒。宜疏化和中。苏梗、旋覆花、鸡内金、沉香曲、炒谷芽、制香附、淡吴萸、陈香橼、茯苓皮、白蒺藜、秦艽、代赭石、台乌药。(《曹沧州医案·脾胃》)

按:此案乃因肝胃气滞,兼夹寒湿所致。其治用苏梗、旋覆花、香附、香橼、蒺藜、代赭石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吴茱萸、沉香、乌药温中散寒,理气宽胀;鸡内金、谷芽消食助运;茯苓皮利湿和中;秦艽祛风通络。

【医案4】痞满作胀,肝脾气滞所致,将成单腹胀矣。不易治。炒川连、焦茅术、赤茯苓、制香附、陈皮、炒中朴、法半夏、炒青皮、大麦芽、川郁。(《簳山草堂医案·痞积》)

按:此案乃因肝胃气滞,兼夹湿热所致。其治用胃苓汤去甘草,和胃化湿,加香附、青皮、郁金疏肝理气,黄连燥湿清热,麦芽和胃助运。

【医案5】淮安刘君少瑜,患胸腹作胀,渐及四肢,上至头面,胀极难受,必须人为按摩,得食则安,故时常强食,以冀胀缓,脉来沉弱。气虚不摄已著,向来湿痰多,从来投补。此症非益气不为功,佐以化痰消湿,即无流弊。潞党参三钱,炙黄芪四钱,甘草五分,当归二钱,白芍一钱半,陈皮一钱,半夏一钱半,苍术一钱,茯苓二钱,大枣五枚。连服二十剂而愈。(《费绳甫医话医案·肿胀》)

按:此案乃因脾虚湿滞所致。其治用归芍六君子汤改白术为苍术,加黄芪、大枣,以增强健脾益气、化痰渗湿作用。

【医案6】丁,左。脾虚木乘,浊气凝聚,脘腹胀满,内热口燥,腑行燥结,脉象弦细,舌质红绛。症势沉重,宜健运分消而泄厥气。南沙参三钱,川石斛三钱,连皮苓四钱,生白术二钱,陈广皮一钱,白蒺藜三钱,大腹皮二钱,地枯萝三钱,炒香五谷虫三钱,冬瓜皮三钱,陈葫芦瓢四钱。(《丁甘仁医案续编·胀满》)

按:此案乃因气阴两虚,湿气阻滞所致。故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沙参、石斛养阴生津,陈皮、大腹皮理气宽胀,地枯萝、冬瓜皮、陈葫芦瓢利水渗湿,蒺藜祛风通络,五谷虫消食助运。

【医案7】一男子胸膈作痞,饮食难化,服枳术丸。久而形体消瘦,发热口干,脉浮大而微,用补中益气加桂、姜,诸症悉退。惟见脾胃虚寒,遂用八味丸补命门相火,不月而饮食进,三月而形体充。(《寿世保元·痞满》)

按:此案乃因脾肾阳虚所致,其治先用补中益气汤加桂、姜,健脾益气,温中宽胀;症状缓解后,改用八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组成相同)温补脾肾以善后。

【赏析】痞满是一种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所引起的,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表现的脾系症状。其病有虚、实两端,实证有痰湿(见案1)、湿热(见案2)、气滞(见案3、案4)之分,虚证有脾虚(见案5)、气阴两虚(见案6)与阳虚(见案7)之别。其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重视运脾、润胃、寒温并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聿青医案》肩臂背痛
清末民初名医结节病医案
胡希恕医案141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清代名医马培之,平和用药治失眠
“特色医案”-王三虎教授特色医案选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