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正确评价明太祖朱元璋?

引言

现在的人们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有很大分歧,有的朋友觉得朱元璋当过和尚和乞丐,却能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开创了大明帝国,十分了得。也有很多朋友认为朱元璋太残暴了,他晚年可没少杀功臣,很多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勋贵被杀,人们觉得他这是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那朱元璋究竟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呢?他又为何杀戮那么多的功臣?

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者,受过太多苦和委屈。等到他们翻身之后,就开始沉醉酒色,放松警惕,之前的豪情壮志也在酒肉中丧失殆尽。反观朱元璋,他是从乞丐做起来的,不知道受了多少冷眼和嘲笑,可是朱元璋不一样,他上进,有野心,从不放松。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更可怕的是当他剿灭陈友谅,张士诚后,本可以选择建一个南宋一样的小朝廷,风险最低,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最困难的那条路!在朱元璋之前,从没有南方战胜北方的先例,可贵的是他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争之后,并没有忘记初心。安逸的生活没有捆绑住他的手脚,他选择了一条不胜即死的路,这种魄力胆识,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有?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朱元璋的功过是非。

乞丐皇帝是很多人对朱元璋这位皇帝形成的印象,而之所以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人,由社会的最底层,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明民众游览图

不仅如此,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底层人民翻身的他,并没有变得贪图享乐,而是更加励精图治,反贪治贪,他对贪官和欺压百姓的恶霸恨之入骨,所以明朝的官场可称清廉,但是也正因如此,他杀人无数,身边的功臣也被屠戮殆尽,这也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兔死狗烹的事情总是会让人厌恶。下边,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朱元璋的功过是非。

朱元璋出身

哪里是朱元璋的老家呢?我们都知道,正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在《明史》中凤阳县被称为"钟离"。少年时期的朱元璋家里头很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为什么会这么穷?只因为元朝政府的苛政,元朝地方官想尽各种办法盘剥百姓,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很苦,朱元璋的家里也是一样,他的爹娘和一个哥哥没东西吃,都饿死了,这使得朱元璋很仇视元朝,只有打败元朝,才能有活路。

元朝战争

《明史》中记载:"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朱元璋在17岁的时候,因为家乡闹蝗虫和瘟疫,而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又相继逝世,朱元璋实在没办法了,为了能够活着,只有出家去当和尚了。

其实,在当时这是很无奈的。毕竟在古代讲究孝道,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把头发剃了,出家为僧呢?而正史中也并不隐晦朱元璋这样的出身,而朱元璋这样的出身也没有影响到他开创大明王朝,可见真是应了那句话,"英雄不问出身"!而朱元璋早年的这些痛苦而悲惨的经历,也坚定他反抗元朝暴政统治的信念!

朱元璋影视形象

起义抗元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24岁的当了义军,当时的濠州义军首领郭子兴,收留了朱元璋。而其实朱元璋投靠了郭子兴之后,也才渐渐展露了他的军事才能。

而在投靠了郭子兴之后,朱元璋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班底,后来的名臣名将,如徐达、常遇春和汤和等人,在得到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后,朱元璋也才在郭子兴这个军事集团中站稳了脚跟。

而朱元璋虽然在郭子兴手底下为将,却因为有了自己的小班底,立下了很多功劳,并且还曾经救过郭子兴的命。而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有些功高盖主,而郭子兴又不是什么大度的人,终于使得朱元璋后来不得不离开郭子兴,自立门户。

朱元璋影视形象

自立门户

《明史》中说:"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

朱元璋离开郭子兴也很无奈,朱元璋认为郭子兴不能成事,也就离开了郭子兴,但是朱元璋并没带走什么人马,只带走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几个人。

可见,朱元璋还是十分有眼光的,为何这么说呢?一则作为义军首领,往往人马的多少就代表了势力的大小,如果朱元璋离开带走很多人马,那郭子兴肯定不会答应,而朱元璋只带走了徐达、汤和等人,这些人虽然以后都成为了名臣、名将,但是当时在郭子兴的军中并不显眼,郭子兴即便看到这些战将被朱元璋带走,但是能够送走朱元璋这个手下,保住自己的地位,利大于弊,郭子兴自然也就不会阻拦朱元璋了。

朱元璋影视形象

二则朱元璋带走的这些人可都是人才,而且是能立业的人才,算得上是他部下中的骨干力量,至于兵马,有这些可为将帅的人才在,人马再招募就是了,反正当时元朝的暴政使得流民很多,兵马也还是很容易招募的。

而事实也证明了朱元璋的眼光,他在离开郭子兴后不久,就逐渐收拢了一批人马,先后攻占定远、滁州,打败了元朝大将张知院,而在这期间,朱元璋更遇到了他这一生中帮其开创大业最重要的一个人,李善长!

李善长画像

《明史》形容李善长:"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

这段史料也就记载了李善长的本事,李善长能出谋划策,而史料中也说了,他不是出身儒家,而是法家,这也就决定了他在乱世之中能够给朱元璋很多帮助,毕竟在乱世之中法家比儒家的作用要大得多。如果行军打仗总有个老儒生指手画脚,那朱元璋也就不用开创大明王朝了。

而事实也证明,李善长给朱元璋帮了很大的忙,他是朱元璋的智囊,他帮着朱元璋参谋军机,更打理军饷等事宜,俨然就是朱元璋的"萧何"。而且在选拔人才上,李善长给朱元璋的帮助也非常大。因为当时朱元璋的势力逐渐增大,很多人来投靠朱元璋,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都是李善长给朱元璋意见的。

李善长影视形象

《明史》记载:"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

可见李善长在朱元璋军中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有李善长帮忙,朱元璋才能最终开创大明王朝,李善长功不可没!而朱元璋对李善长十分信任,也注定朱元璋以后的不凡。

而正是在李善长、徐达、汤和与常遇春等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朱元璋不但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中的竞争对手,更发兵北赶大元,最终将以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为首的元朝势力赶出了中原,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最终取代了成吉思汗铁木真和他的孙子忽必烈开创的元朝,从此也就开启了我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个新纪元。

可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外在的敌人是没有了,可内在的敌人呢?这个时候已逐渐步入人生末年的朱元璋不得不对自己手下那些志得意满的功臣举起了屠刀!

明取代元

杀戮功臣

明朝有两大案,让朱元璋几乎将功臣屠戮殆尽,一个是"胡惟庸案",还有一个就是"蓝玉案"。

关于"胡惟庸案",在《明朝胡惟庸案真相:胡惟庸案实际上是一出冤案》提到,因"胡惟庸案"有三万多人被杀,很难想象,朱元璋由于胡惟庸的所谓谋反的莫须有罪名,就要了三万人的命,或许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而胡惟庸实际上是李善长推荐的,而且李善长的侄子李佑娶了胡惟庸的女儿,这样,如果胡惟庸犯案,那李善长自然也就跑不了,毕竟李善长也在胡惟庸的九族之列!

胡惟庸画像

《明史》中记载:"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手诏布告天下,条列爰书为《逆臣录》。"

胡惟庸案牵连了这么多人却还没完,而另一诛杀功臣的"蓝玉案",可以说牵连更广。

也就是说,"蓝玉案"被牵连的功臣宿将多达一万五千人,间接被杀的就更难以计数了,甚至连朱元璋原来信任的大将傅友德和冯胜等人都被牵连在内!而文章《解析:明朝传奇猛将为什么会死后株连九族呢!》提到,"蓝玉案" "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4万多人"。

蓝玉画像

其实,朱元璋杀蓝玉也是有原因的,文章《揭秘:朱元璋为何要杀死蓝玉?》提到,蓝玉"蓄养家奴养子数千人。"

也就是说,蓝玉的养子、家奴就多达好几千人。我们应该知道,蓝玉他的功劳再大,可也只是个臣子啊!你一个当臣子养这么多家奴,还认了这么多养子,你要干什么?朱元璋当然有理由怀疑他蓝玉要作乱了。

而且蓝玉的这些养子!家奴!还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这自然也就更令朱元璋恼火了,可以说蓝玉被杀也只能是他咎由自取了!而蓝玉被杀,却又牵连很多功臣宿将,这种株连之法,虽然残酷,但是也让人无可奈何,毕竟屠刀握在朱元璋的手中呢!

蓝玉影视形象

评价

朱元璋依靠功臣开创大明王朝,在王朝建立之后又反过来屠戮功臣,是不是朱元璋真地忘恩负义呢?

其实不然,其一,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这些功臣确实立下了大功。但是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这些骄兵悍将无仗可打,却反过来依仗自己的功劳,肆意妄为,践踏大明国法,甚至欺压百姓,这也是朱元璋不得不举起屠刀的原因之一。

其二,或许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朱元璋知道自己即将走到人生末年,害怕自己死后这些功臣宿将作乱,后继之君无法镇服他们,为了能让子孙安稳坐江山,朱元璋也只能举起屠刀,杀戮这些功臣了。可见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也有他的冷酷无情与无奈吧!

参考文献:《明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心机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处这四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哪些开国功臣?来看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
天天快报
大明王朝:朱元璋杀功臣的惊天秘密?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朱元璋杀掉30个,还剩下的4人是谁?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