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臣不准干预政事”,看明代君主集权专制造成的弊端

引言

宦官是宫廷中专门服侍皇帝和后妃的内臣,通常被称为太监。明代的宦官人数众多,鼎盛时期达到十万余人。明太祖对于宦官格外小心,对其严加管理,立下不许宦官干政的祖训。但是在其去世三十年后,就开启了第三次的宦官时代,对于明朝的祸害程度,与汉唐两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宦官权力死灰复燃,悄无声息的攀附皇权,逐渐渗透到明朝各个领域,成为历代宦官权势中最强大的一朝。

宦官对明朝的影响多为负面的,所以历史上古人对宦官的评价都是批评的态度。如丁语和、董跃说:”遍观我国古代诸朝,明代可谓宦官势力最强之时,而相应带来的政治腐败,法制衰微,也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可见宦官专权对明朝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政事上,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毒瘤。本文就将从明代宦官的兴落历程来探析,形成宦官专权的原因。

东厂太监剧照

一、明代宦官专权的形成

宦官最开始都以奴才自称,可见在宫廷之中地位极低,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加上朱元璋征战一生才夺得天下,最看重的就是皇权,所以对开国功臣都能够诛杀,更何况是每天服侍自己的奴才呢。所以明朝初期,对宦官防范十分严格,根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年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被太祖斥谴还乡,且终生不用。有人问太祖为何如此严厉,太祖解释道:“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威窃权,势遂不可抑。”

可见太祖深知汉唐时期宦官对朝政的影响厉害,为了不让宦官有可乘之机,太祖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且不许宦官兼外朝的文武职衔,不许穿官服,也不许宦官的品阶过四品。虽然太祖皇帝相当警惕防范,为了限制宦官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费尽心机。但很讽刺的一点是,他推行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也是日后宦官干政的源头。

太祖当政不久,因为疑心太重,接连诛杀了功臣,并且废除了丞相制度,独揽皇权。在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的政务无人帮忙打理,工作量徒增,时日久之必难以坚持,但是又不放心将国事交付给大臣。为了能够缓解政事压力,结果还是依赖身边身份地位卑微的太监、宦官。于是太祖时期,宦官在太祖的禁令之下又开始参与政事,并且权力越来越大。

宦官刘瑾剧照

洪武八年,派内臣赵成到河州进行互市,宦官行出使权,伺候宦官逐步预政。虽然权力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太祖对宦官的疑心极重,所以洪武时期,宦官虽然参政,但是并没有对明朝有什么负面影响。但是到了永乐时期,明朝宦官正式出现在政治舞台,燕王起兵时,就是通过收买建文帝身边的宦官,获得了大量的政治军事情报,立下了不小的竣工。所以在名成都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宦官的处境要好了很多,明成祖认为“以为忠于己,即位后遂多所委任”。

永乐期间,明成祖对宦官也十分看重,先后七次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以宣国威于异域,行使者权力,与西洋诸国通好。之后太监马靖奉命镇守甘肃,于是宦官又有了分镇的权力。明成祖为了监视朝中大臣和百姓的动向,在永乐十八年建立特务机构东厂,由身边的亲信太监掌管,获得刺探臣民隐私的权力。

成祖给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多,导致宦官的宫廷地位得到提升,但在当时,宦官大多都不通文墨,所以可用之才十分缺少。宣宗时期为了提高宦官的素质水平,设立内书堂,根据《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

伺候宦官多通文墨,满腹学识,所以也慢慢出现了利用巧智在皇帝身边参政乱政的人。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原本是明太祖定下的祖训,位得就是防止宦官参政,但是宣宗完全是阳奉阴违了。宣宗设立内书堂,原本是想要提高宦官的文化素养,方便日后能够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文,以减轻宣宗每天大量的政务负担。宣宗正是为了个人懒惰而让宦官读书识字的,但是没有料到,他开的明代宦官读书的先河,成为了日后宦官执政时的重要铺垫。

宦官文化博物馆

宦官专权正式开始于明英宗的统治时期,当时的专权宦官叫做王振。他年幼的时候开始入宫服侍太子,英宗九岁即位之初:“太皇太后悉委政内阁 , 而三杨皆累朝元老,振心憚之,未敢逞”。但是,英宗正统七年,太后病逝,三杨一死二病,加上英宗年少轻狂整日骄奢淫糜不问政事,王振趁机上位。王振得宠,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管理内外奏章、中央的行政、司法、军事和特务机构。

他诱导英宗用重典来统御臣下,使大臣下狱者不绝,也趁机除掉了朝堂中很多反对宦官专权的臣子。正统七年,他出去了太祖在宫中所立的“内臣不准干预政事”的禁牌,开始独揽朝政。当时对他有所不满的大臣不是下狱就是流放,对他趋炎附势的官吏,都得到升官。

由于权势过大,当时王振出语和圣旨无异,由于他从小就陪伴在英宗身边,深得英宗信任,所以事事不必通过英宗。正统十四年,在抵御瓦剌外族的侵害时,王振带着英宗御驾亲征,但是由于王正想要向家乡人民炫耀自己的地位,导致行军速度过慢,被瓦拉大军追上,英宗也被瓦剌俘获,王振被护卫将军用铁锤杀死,这就是土木堡之间。

原本以为王振死后宦官无人当局,但是宦官专权的局面才刚刚开始。明代宦官权力全面扩张,英宗之子宪宗见深掌权时,身边有役名亲信宦官汪直。他年幼入宫成为宦官,一直都在万贵妃身份伺候,对主子的话言听计从,也处处投其所好。而且“为人便黠,帝因令易服,将校 尉一二人密出伺察 ,人莫知也”。汪直很得万贵妃和宪宗的赏识,很快就被提升为御马监太监。

明朝太监的奢华墓地

成化十三年,汪直又成为新设立的特务机构西厂的督办,他利用西厂屡兴大狱,特务活动不仅仅在京师,就连王侯门府、边镇、南北河道都在内。就连民间斗鸡骂狗也都在西厂的稽查范围之内,弄得人心惶惶。

据说在京师,汪直每次外出都会有大量的随从跟随,前呼后拥的跟着他招摇壮市。但是朝中的公卿大臣遇到了他则会另责其道,可见汪直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朝政。在成化十四年、成化十七年,他还两次外任边将,指挥军队打仗,就和普通的将相一般被使用,至此也完成了宦官专权的全部扩张,使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高峰。

二、形成宦官专权的原因

宦官专权的正式形成是在宪宗时代完成,但是祸端其实从明太祖时期就埋下了种子,为何明初明太祖三令五申的严防宦官,在不到一百年间还是出现了空前的宦官专权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王振与朱祁镇剧照

  • (1)政治上的需要

宦官得到重用是从明成祖开始到额,他任用宦官委以权力,在靖难之役中,靠勾结受到建文帝压迫的太监,向燕军提供情报。之后又在围攻南京时《明史》记载“燕王旧邸宦官王彦(狗儿)等也历战阵,颇著勋绩”。

成祖掌权之后,担心自己也会受到宦官的背叛,所以背其道而行,宣宗拉拢宦官。成祖即位后,支持他的新官僚和支持建文帝的旧官僚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明成祖虽然采取了高压政策,大肆屠杀旧官,但是还有人留存下来。所以明成祖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不得不启用亲信宦官开设东厂进行特务活动。由此可见明成祖使用宦官作为权柄,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

  • (2)君主的懒惰

由于古代的君主专制和世袭制,所以哪怕前朝繁盛,也难保继承者不是治国之才。明朝太祖深知此道理,于是勤于政事日理万机,但是导致他之后的帝王坐享其成,完全体会不到先祖的艰辛。整日贪图享乐不问政事,权柄都交托给信任的宦官,于是导致宦官的权力不断扩张。

王振剧照

尤其是宣宗设立了内书堂,提高宦官的文化素养。他虽然让太监批阅文书,但是自己也会每天亲自批阅邹泽,并且对太监的批文进行审查,所以当时没有哪个太监敢徇私枉法。

但是后来帝王们没有了这份责任心,干脆撒手不管。以武宗为例,从小得到孝宗得宠爱,一直放纵到十四才开始收敛,他当政之后从来不问政事,都有刘瑾专权。当时有一军人向他贿赂,他直接批示授予官位,转发兵部。兵部在批文上盖印后,就成为了正式的任命书,而武宗浑然不知。正是由于君主的懒惰,无心顾及朝政,对身边的亲信宦官委以重任,才让他们得以用之。

  • (3)缺乏法治约束

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家天下,人治多于法治。一人独权就会又对指定和废除法治的随意性。明朝宦官就拥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犯罪之后往往能够逃脱犯罪刑罚。宦官的身份特殊,是为皇权服务、实行绝对专制、压制官僚势力的工具,所以即使越过法律所允许的界限,皇帝也可以因事立法,通过颁发诏旨给宦官增加保护。

但是为了形成公平表率,皇帝对于必须法办的宦官,也会尽可能减轻刑罚,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亲信而曲解法律。这纸名为天下臣民制定的法律,对于宦官完全不具备威胁约束的意义,这也导致了宦官专横一时,权倾朝野。

常伺皇帝身边的太监

  • (4)明代的君主集权专制制度

明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历史顶峰,而君主专制和传统官僚及法制的互不信任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明太祖为了施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诛杀功臣和旧臣,大兴文字狱、推行八股制。皇帝一人独揽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人事大权,个人却无法运用所有的权力,但是不愿分权于臣,所以依靠身边的宦官,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宦官出身卑微,又不懂读书识字,只是协助皇帝形成独裁局面,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宠臣,他们的横行无忌,都是在皇帝默许之下的。皇帝并不担心他们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只要他们能权力维护君主专制、维护皇帝的地位,成为皇帝手中的工具,对于其他所作所为都是默许的。所以明朝后期的政治黑暗、刑狱混乱,本质上都是极端君主专制造成的恶果。

总结

明朝太祖最怕宦官专权,处处严防死守。但是后人的懒惰、使得明朝称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明代宦官内部等级森严,只有皇帝身边的亲信才能够得到皇帝的特权,走上专权的道路。正统年间的王振、成化年间的汪直、正德年间的刘瑾、天启年间的魏忠贤都是如此。

东厂太监画像

明朝中叶之后,宦官人数庞大并且自成体系,打着皇权的幌子将手伸向四面八方,布满从地方到中央的重要权力机构。而明朝的厂卫特务机构,随着统治者的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最后也因为太过于相信宦官,论文宦官作威作福的工具。

明朝多次将宦官派遣到战场,给予军事权力。但是疏忽了,掌兵权者掌天下的道理,军队历来是统治者用来夺权、维护统治、保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像明朝这样将军权交于宦官把持,随意征调将士实在是少见,但也足以证明当时宦官专权的厉害成都。

明代宦官带来的祸害十分惨烈,在明朝中期宦官专权的弊端已经初步显现,但是统治者并未对其限制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遍观历代的每一代宦官,都依附于皇帝,但是不敢有所逾越。加上继承者的懒惰不问国事,朝廷中只有皇帝独掌皇权,后期内阁形同虚设,这些都是造成宦官专权的重要因素。

声势浩大的东厂

宦官专权能够维护极端君主专制的稳固,能够维护皇帝威信。但是后期宦官鼠目寸光与财迷心窍,造成了很多背离皇帝意思的事情。政治上他们卖官授爵,任用私人排除异己,使得封建的吏制更加腐败。

军事上,利用它作为要挟废立皇帝的武装力量,导致军心涣散,战事失利。

经济上,历代宦官无不是兼并土地,对百姓进行瞧着勒索,使手工业、商业、农业遭受破坏。

司法上,宦官的特务活动使得官民动辄得咎,社会秩序混乱,百姓惶恐不安。

整个宦官专权的历史,就如《明史》中提到的那样,使用宦官史利一而害百的事情。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的宦官专权 || 读史札记 || 天山夜话 || 灯下漫谈之十七
闻着臭吃着香,嘴上不要身体很诚实,这就是朱元璋和宦官的关系
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宋太祖勒石立誓与明太祖铸铁示禁
明朝太监专权
朱元璋留下一条禁令,朱棣悄悄改了四个字,导致大明成了太监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