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横扫六国军队的秦军,它的战斗力究竟从何而来?

前言

公元前770年,因秦非子养马功绩十分突出,被周孝王分封至秦地,并在此建立了秦国,成为周天子的附庸国之一。从这一时期开始,秦人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并在西北边陲一带落户扎根。秦国经过几代秦君精心治理,逐渐走向强盛,并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秦国战车

但这一时期的秦国依然贫弱,无法与其他四国相提并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逐渐从诸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继位秦国国君,秦国正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公元前230,嬴政举秦军主力向东方开始扩张,先后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吞并。在将齐国也划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后,正式宣告了秦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持续了八百年的周王朝也因此灭亡。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就完成统一,正是因为他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在面对秦军的攻势时,其他诸侯国的军队毫无抵抗之力,一败再败,最终相继亡国。那么秦军强悍的战斗力究竟从何而来?

秦国初代国君秦非子


丰厚的战功奖励机制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各诸侯国都在为国家的转型而不断吸纳人才,并接二连三开始进行改革运动。比如魏文侯就曾拜李悝为相,主持并开展变法运动,使魏国从一个积贫小国逐渐跻身强国行列。不久,魏将吴起叛逃至楚国,为楚国的军事改革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眼看东方各国都在走向新时代,秦国统治者也逐渐坐立不安。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托卫国人商鞅开始针对秦国现状进行改革运动,史称商鞅变法。从这一时期开始,秦国再也不是以前的秦国了。

随着商鞅变法运动的展开,秦国面貌逐渐焕然一新。商鞅为了提高秦人的作战水平,制订了十分详细且丰厚的军功奖励制度,即二十等爵制度。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该制度有多么详尽和完整。商鞅将军功共分为二十个等级,每一级别都对应着一种晋升机制,对此《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曾有相关记载:

"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 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

秦国百姓人人都可以通过二十等爵制度得到更高的地位,或"小队长"、或军官、或列侯。想要获得对应的爵位也非常的"简单",那便是拿敌人的人头来换。但如果在军中服役期间逃回家乡,则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制定二十等爵制的商鞅

而且该制度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将二十个爵位等级之间的晋升差距缩短的很小,这就使百姓有了不断晋升的动力,而不会出现在获得一定程度的爵位后就只剩下贪图享乐,失去了杀敌建功之心。同时每个级别在军中所享受的待遇也有所不同,甚至细化到了军粮的份额。这也大大加强了将士们建功的积极性。

二十等爵制另一个吸引秦国百姓的地方便是受封之后,自己的爵位可以世袭。许多百姓为了使自己的家族成为名门大族,在战场上丝毫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顾着杀敌,秦军因此逐渐成为令其他六国军队闻风色变的虎狼之师。

秦始皇兵马俑

在二十等爵制度出现前,秦国虽然存在着战功奖励机制,但并未形成固定的制度,实施起来非常的随意,无法彻底调动底层士兵的积极性,也无法吸引普通秦国百姓应征入伍。当该制度成为定制并广泛实施于秦国境内后,秦国百姓都看到了脱离贫苦生活的希望。

其实先前的军功奖励制度一样给了秦国百姓向上层社会移动的机会,但所付出的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但当二十等爵制度出台后,参军为兵的"性价比"变得非常高,这才使百姓们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所以说二十等爵制度是秦军强悍战斗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民风彪悍的秦国百姓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秦国的地理位置相较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可谓是差到了极点。在秦国建立之初,这里还被周人称之为蛮夷之地。不仅土地荒凉,而且人烟稀少,周围还充斥着尚未开化的蛮族。

公元前260年时秦国疆域图

公元前905年,秦国开国君主秦非子因养马受到了周天子的赏识,于是将周王朝西北部的地方分封给他,并授权秦非子可以肆意扩张,所攻占下来的领土全部为秦国所有。在几代秦国国君的艰苦努力下,秦国从一个弹丸小国逐渐发展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诸侯国。但秦国土地状况恶劣这一先天劣势并没有随着秦人的扩张而得以消除,所以秦人只能够依靠获取战利品来弥补生产力的不足。《荀子·议兵》中曾经记载了荀子对评价秦军将士的评价:

"秦人其生民郏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赏,酋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魏武卒的战斗力世人皆知,但秦军将士却可以如摧枯拉朽般击垮魏武卒,足可见秦军战斗力之强悍。能够得到荀子如此之高的评价,也可以看出秦军的战斗力并非浪得虚名。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

在笔者看来,由于秦人周边充斥着各类蛮族部落,这些蛮族常常进犯秦国属地,秦人为了抵御蛮族的入侵,于是全民尚武,民风颇为彪悍。就连秦国国君也常常身陷战场,率领部队亲自冲杀。而且秦人早已经习惯了在逆境中成长,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远远强于其他诸侯国的百姓。再加上与蛮族接触多年,秦人对中原的周礼早已满不在乎,所以接受新鲜事物和总结战斗经验也更加迅速,这也是秦军能够快速转型并获得强大战斗力的另一大原因。

装备着先进的兵器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在拖累交战国经济的同时,也会刺激军事科技的发展。秦人在与蛮族交战的过程中开始潜心研究能够给予敌军重大杀伤进而减少自身伤亡的"新式兵器"。当然,受科技水平限制,秦人也不太可能研制出非常超前的武器装备,所以只能够对普遍使用的兵器进行改良。强化后的兵器虽然与原本的样式没有太大差别,但却极大强化了作战性能,进而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在这里我们以秦剑为例,秦人将剑的长度予以加长,赋予它更强的刺杀优势。众所周知,剑是世界各不同时期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冷兵器,同时具备着砍、刺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宽大的剑身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格挡。剑的长度通常都是有限制的,一旦超过合理范围,就无法快速从腰间抽出。嬴政在遭遇刺客荆轲刺杀时,就因剑身太长而三次无法抽出并还击,充分显露出了长剑的弊端。但秦人却执意将剑的长度强化,以获取更长的刺杀半径,想必秦人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秦始皇嬴政

秦人身材普遍魁梧,且身体素质也较强于其他诸侯国的百姓,所以也是能够驾驭这种长剑的。当对手的剑刺来时,秦人可以挥舞更长的剑在敌人尚未击中自身前就刺穿敌人的身体,如此就能够保全自身并给予敌人最大程度的杀伤。

从秦人将剑的长度加长也可以发现,秦人的铸造工艺已经开始领先于其他六国。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铁器,但碍于开采技术水平低下和铸造工艺的落后,故而不能大批量运用到兵器铸造中去,所以当时普遍使用的是青铜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秦剑

青铜器虽然造价低廉,且技术成熟,但最大的弊端就是物理属性过脆。一旦使用过长的青铜器则很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秦人在将剑的长度拉长的同时还普遍列装了部队,就一定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揭秘秦军兵器铸造之谜》中提到秦人的改良方法: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在笔者看来,在那个科技水平落后的时代,秦人能够将铜锡的配比拿捏得如此精确,正是因为他们常年处于战乱之中,通过不断对兵器进行改良实验后才总结出来的。这并不是奇迹,而是秦人善于总结失败经验,面对失败不屈不挠的最终结果。想来秦人一定经历过很多失败,但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让秦人在铸造工艺上逐渐领先于其他六国,这种小细节逐渐扩散到其他领域,最终才能够在战场上对六国军队整体上构成绝对的优势。

令六国军队胆寒额秦军将士


结语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人尚武勇猛的名声已经远播四海,但秦人的"勇武"在这一时期的体现方式是常常发生内部斗殴或械斗。商鞅认识到,在只要能够将秦人这份尚武的精神整合起来并投入到战场之上,一定能够很快组建成一支虎狼之师。随着二十等爵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秦国百姓被变法所带来的新政策所诱惑和感染,开始自愿加入到秦军作战序列当中,为了自己的未来、家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当然,仅仅凭借丰厚的军功奖励机制和彪悍的民风是不足以构成后来秦军令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战斗力的,必须还有质量上佳的兵器相佐才能真正促成后来的秦军。秦人在改进剑的同时也对弩等武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使精准度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对六国军队也渐渐形成了兵器上的优势。

不仅如此,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所提倡的严刑峻法也应用到了军事领域当中,以十分严格的法令管理军队,使秦军的军纪逐渐严明,很少出现逃兵的现象。在主将调动军队时,将士们都无条件服从,更是大大提升了军队机动的效率,这也是促使秦军能够傲视六国军队的一个小因素。总的来说,秦军战斗力的来源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秦始皇更是依靠这支军队才能够扫清六合、席卷八方。但可惜的是,这样凶猛强悍的军队不久就因秦帝国的倒塌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参考文献:

1.《汉书·百官公卿表》

2.《荀子·议兵》

3.《揭秘秦军兵器铸造之谜》,刘晓民著

4.《论秦国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汪翔、李银祥、许月明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国武器制造工业的那些“黑科技”,这才是秦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秦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秦始皇死后又为什么衰败的那么快?
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谁才是称霸战国的精锐军队
秦国以一敌六国怎么做到的?有着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武器
战国后期,秦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决定秦灭亡的真不是秦二世,而是手握五十万秦军精锐的叛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