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贪恋外企混吃等死

昨天,参加了一场朋友公司的新品发布会,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聊事业、聊商业、聊未来。

发现这几年,大家事业能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圈子和方向选择对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眼界和格局。

一年前,我这位朋友还是一家外企的项目经理,月薪2万左右。现在自己经营一家公司,虽然还是刚起步阶段,今年也有四五百万的营业额。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我们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他有这个觉悟想跳出这个舒适圈,而一些人的思维和认知达不到这个高度呢?

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原因:

1、你只有正确的输入,才有正确的输出。你所在圈子的社会层次,周围人的见识和格局决定了你的认知高度。

2、你是否发自内心的想对平庸生命和无趣生活说“不”。比如,很多人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事业仅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目标细化到每一天,坚持持续性努力。否则最终沦为间歇性努力,持续性一事无成。

3、你要具备一定的胆量,与时俱进的敢于尝试新方向。如果做什么都怕承担风险,那么这辈子事业注定起不来了。当你成为一位创业者,某天你会感同身受的发现,每一次事业转型都是一场豪赌。

缺少这三点,你可能会错过事业发展最佳时机。虽然,你用自己的青春帮老板建立平台,一直在外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付出,但不一定能收获相应的回报,反而在老板和同事眼里,会被误认为是一位混吃等死,旱涝保收的老司机而已。

这不,前段时间,好朋友王凯跟我聊起说,同时进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被辞退了。

那个部门经理前一天还在跟他畅想明年的工作计划,第二天一早公司全体员工就收到邮件:XX因个人身体原因主动辞职——其实就是公司嫌弃他年纪大而且又贵,直接辞退了。

1

 高薪早已一去不返,优势荡然无存

好朋友王凯很费解, 当年他从名牌大学毕业,历经笔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才进入这家外企大公司做管理培训生。

从刚开始工作他就牢记领导教导,踏踏实实上班,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后来赶上外企在中国的黄金十年,满世界出差,动辄出入五星级酒店,经常出席各种高端论坛,还一路升迁到部门经理。
他无比坚定地认为,自己正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加上公司各种福利待遇也很好,本以为可以岁月静好地待到退休,可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提到外企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外语交流的职场白领等,当然外企也分工种,有些人光鲜亮丽,有些技术人员也很接地气。

外企在刚进入中国前十几年,可谓风光无限,高福利高待遇,出入5A写字楼,嘴里操着流利的英语,大把出国培训和出差机会,这些对于普通白领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当时的外企很神秘,也很难进,只有顶尖学校里的顶尖学生才有资格进入面试并被录用,自豪地拿着高薪,优雅地喝着咖啡,仿佛毕业的工作就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很明显,外企在以前标榜的高薪早已一去不返,优势荡然无存。
那去外企就没什么意思了吗?

外企到底会成就一个人,还是会毁了一个人?

2

你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的人

沈老师以前也在外企工作过很多年,一路从设计师做到研发部经理兼副总。
我看到过它最鼎盛的黄金时代,也看到过它们的衰颓。现在回头来想想,那段日子真是恍然如梦。
外企以规划化,标准化的工作和管理流程见长,尤其是信息化系统建设很先进,从前端的销售线索,到后端的库存发货都可在系统里一键查询。
能熟练使用系统是其次,关键是通过系统操作,掌握这背后的业务规则和逻辑,了解通过人管理和系统管理的区别,这也是初入职场最该学习之处。

外企对很多岗位都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并根据不同的岗位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员工从入职第一天,流程就开始启动,甚至有指定人员向你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并安排尽早参与新员工入职培训,帮你快速了解公司和业务。
外企对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描述,年末会进行年度工作的回顾总结和新一年的KPI制定,你会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会得几分,能拿多少奖金。
对于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来说,从学校一下子被扔到社会大熔炉,正一脸懵逼的时候,能进入到运作正规的外企,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真心是不错的选择。
在那里,你可以学习如何高效工作,如何鉴别高质量的工作成果,组织如何通过彼此分工和配合达到有效运转,以及你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这些在外企里你都会轻松get。

3

看似与世无争、很安全,却其实最有风险

但是,在外企摸爬滚打5、6年,接近30岁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谙熟外企的生存法则,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且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格外清晰,那就是沿着经理,总监,副总裁一路升上去,在40岁的时候抵达金字塔尖。
他们在外企的洗礼下,全球化视野不断拓展,随着跨国企业的不断本土化,越来越多启用本地高管人才,他们被提升的机会和空间明显提高,升为副总裁的人年纪趋于年轻,35岁晋升越来越常见。
他们不管是在本公司还是跳槽到其他外企,目标都是做高级职业经理人,一般也都会如愿以偿,但这部分人毕竟还是少数。
另一部分人,则早已习惯了外企分工明确,工作节奏舒缓,朝九晚六准时上下班的小日子,他们没那么大野心继续往上爬,而是甘愿在自己的岗位上拿着稳定的工资,只想在公司能够长期、稳定、有期待有盼头地生存下去。

这样的人群有时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身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就是拿了稳定饭票,他们懒得跳槽换工作,因为自己对公司,对流程,对人头熟,看不起外面的小公司或私企。

他们看似与世无争、很安全,却其实最有风险。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所以,请检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只环境慢慢恶化,却感受不到,等到事情失控时,却无能为力了的青蛙呢?

4
别过度贪恋于舒适安逸混日子
停止了对自身成长的要求

“能者上位,弱者出局”是职场环境是公平且残酷的写照。
在公司里没有人是为了帮助别人而存在的,也没有人是为了给别人收拾烂摊子而存在的。
企业就像一列快车,不会为载上某个人而停下来。
所以,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或是花瓶式的员工,不管是在外企还是在其他的公司即使混迹在职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外企本身没有错,但是,很多人因为环境的舒适而失去了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停止了对自身成长的要求。

过度贪恋于舒适安逸混日子,这才是最错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人:如何避免成为被温水煮的青蛙
你是不是职场里的一只温水青蛙
外企或私企员工年龄大了后,应该如何打算?一个40岁人的4点心得
工作中怎样避免被『温水煮青蛙』?
职场10年如何磨铁成剑,学习很重要
大龄女秘书晒职场转型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