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任中科院、工程院院长有多牛?7人曾任“副国级领导”!
userphoto

2023.04.30 美国

关注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汇集了中国科学和技术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而两院的“掌舵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和中国工程院院长更是其中的“风云人物”。每一任两院院长的履职,都能牵动科教领域乃至社会公众的目光。

本期推送,小何为各位读者整理了两院创立以来历任院长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网络公开渠道

与国同龄的中国科学院,创办已有七十余载,但至今却只产生了7届院长。看过表格便会发现,这主要是因为首任院长郭沫若的任期极长,达29年之久。不过,他与中科院的“缘分”还不止于此。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京成立,首任校长一职同样由郭沫若担任。

郭沫若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已经历了多次改革,如1955年成立学部、1977年在“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这些改革,自然也离不开历任院长的推动。例如,在第二任院长方毅的发起组织下,中科院制定并颁行了建院以来第一个院章——《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第三任院长卢嘉锡在任期间,推动中科院实行所长负责制、创立科学基金、创办开放研究实验室等。

方毅 图源:攀枝花发布

卢嘉锡 图源:中国科学院

时间来到1994年,这一年,脱胎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中国工程院成立,并产生了首批院士;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统一改称院士,并诞生了第一批外籍院士。从这时起,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正式形成。

周光召 图源:中国科学院

此时执掌中国科学院的,是第四任院长周光召。这位清华、北大的双料毕业生,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在任期间,他领导中科院实行改革,以解决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一院两制”的办院方针就诞生于此时。

路甬祥 图源:科技导报

从周光召院士手中接过重担的第五任院长路甬祥,是任期第二长的院长,也是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作为一位工科出身的学者型的院长,他向中央提出了“知识创新工程计划”,要求科学院着重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创新。

白春礼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继任的第六任院长白春礼,履任时已在中科院学习、工作了三十余年。在他继任之初,中科院提出了“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学部与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有机结合共生发展的组织构架。

侯建国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末,现任中科院院长侯建国履任,这也是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所属大学)完成本硕博培养的院长。

几十年来,中科院始终保持着院长、书记“一肩挑”的传统。而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单位,身兼两个“一把手”职责的院长,自然也是正部级。不过,建院至今的7位院长之中有五位都“更进一步”,曾担任副国级职务。他们分别是: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方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卢嘉锡(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历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程院等网络公开渠道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相比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机构。正式建院至今不到三十年,却已产生了五任院长。与中科院不同的是,历任工程院院长的任期都非常稳定且规律。

朱光亚 图源:共青团中央

首任工程院院长,是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的传奇科学家朱光亚。他曾先后求学于国立中央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留学归国后成为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后被解密的一位。全票当选为首任院长后,他为中国工程院的初创和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宋健 图源:中国工程院

第二任工程院院长宋健,是我国仅有的34位科学院、工程院“双料院士”之一,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由我国发现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小何注意到,获得“命名小行星”这一殊荣的两院院长还有3位,他们分别是中科院第三任院长卢嘉锡、第四任院长周光召,以及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

徐匡迪 图源:科技日报

第三任院长徐匡迪,是中国第一位拥有“院士”称号的市长。1995年,他先后当选为上海市市长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起了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等多种角色。2002年执掌工程院以来,他先后组织了先进制造业、城镇化、人工智能等多行业、跨领域的国家重大咨询工程,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周济 图源:中国工程院

接任的第四任院长周济,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曾任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等职务,于2010年正式接过工程院院长一职。在他任职期间,工程院对院士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在遴选制度、退休和退出制度、规范待遇兼职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李晓红 图源:中国工程院

2018年,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现任院长李晓红正式履新工程院领导班子。与前几任院长相比,他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不满60岁的“年轻人”。近年来,中国工程院不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李晓红院长也曾在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表示,要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对违反学术道德、违规违纪的现象零容忍,还要从严完善院士退出制度。

虽然并未设置或管辖任何科研实体,但中国工程院同样是国务院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也有着院长、书记“一肩挑”的传统。创建至今的五任院长中,也有两位曾担任“副国级”职务,分别是第二任院长宋健(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 图源:中国青年报

纵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每一次改革都与历任院长密不可分。“两院”能够成为我国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机构,这些“掌舵人”功不可没。关于两院历任院长,你还有哪些想要与我们分享或者想要了解的信息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小何一起讨论。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共产党员网、人民资讯、央广网、共青团中央、湖南省档案馆、嘉兴发布、中国科普网、科技导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5-2019年两院院士籍贯排名,江浙独领风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潘家铮题词
清华大学 两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和中科院院士有什么区别?入选需要什么条件?
「院士」到底是什么?成为「院士」有多难?
2015年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