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谷隧道首批沉管沉放“收官” 过江段完成690米


9月29日,由市政公用集团承建的国内内河最大的过江隧道——红谷隧道迎来工程关键节点,“E6”沉管管段沉放,并与之前沉放的前五节管段对接

E6沉管昨日顺利沉放,隧道在江底已延伸690米

9月29日,由市政公用集团承建的国内内河最大的过江隧道——红谷隧道迎来工程关键节点,“E6”沉管管段沉放,并与之前沉放的前五节管段对接,这意味着红谷隧道顺利完成前6节管段沉放工作。红谷隧道过江段1329米,已完成690米。

E6沉管昨天沉放,实现精确对接

9月份,红谷隧道施工区连续被高温天气笼罩,暴雨、强对流恶劣天气突发多变。面临种种突发状况,市政公用集团、中铁隧道集团等参建单位抢抓施工窗口期,克服江底回淤、复杂水文条件等不利影响,成功推进E6沉管安装施工。

9月29日,记者在沉放现场了解到,沉管先用钢索固定在江底基槽上方,施工人员通过控制这些钢索把沉管拉到沉放位置。在位置都确定好后,沉管被慢慢地往下沉放,两个连接口对应上后,再在水下进行拉合,从开始沉放到安装完毕要7-8个小时。

29日中午11时许,E6管段与已建隧道精确对接,两边横向偏差、纵向偏差、轴线偏差均满足设计要求。市政公用集团红谷隧道项目部副经理万超说:“红谷隧道江底隧道已成功铺设6节,长度达到690米。”

第二批沉管明年5月开始浮运沉放

万超向记者介绍,红谷隧道共12节沉管管段,编号为E1至E12。管段由西向东依次沉放,从E1至E10,E11和E12由东向西沉放,最终接头位置在E10与E11位置之间,采用水下接头的方式,这也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关键的一环。

“受赣江水位季节性影响,沉管分两年在丰水期沉放,每年沉放六节,工期非常紧张,如沉管浮运不能正常进行,将给整个工程工期带来影响。”万超介绍,目前,施工部门已经开始对明年6节沉管浮运沉放工作做准备。“二期隧址的爆破、基槽开挖、管段预制的施工都是十分紧张。预计在2016年5月份开始对红谷隧道第二批沉管进行浮运,具体时间要根据明年的水文条件再判断。”

西岸工程明年6月完工

红谷隧道工程位于跨江大桥南昌大桥、八一大桥之间,连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与东岸老城区。隧道起点位于丰和中大道与怡园路交叉口东侧,路线自西向东沿怡园路下方布设,下穿红谷中大道、赣江中大道,并以直线形式穿越赣江,东岸以地下互通立交形式分别接沿江中大道、中山西路、朝阳洲中路,隧道主线全长约2650米,按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施工,工程计划于2017年6月通车。

红谷隧道的建成将成为南昌中心区的主要越江通道,减轻南昌大桥及八一大桥的交通压力,提高区域过江交通通行能力,实现与沿江快速路、中山西路、朝阳洲中路的顺接。

据了解,红谷隧道东岸工程进行分阶段施工,中山西路出口、朝阳洲中路出口至今未围挡施工,待其他相应路面通行恢复后再组织快速施工保证通行,计划2016年12月底恢复朝阳洲中路和中山西路的交通通行。西岸工程争取在2016年6月完工,恢复怡园路的通行,较总体工期提前一年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大内河沉管隧道通车,中国隧道穿江跨海、无与伦比!
红谷隧道又传来大消息……到底有多牛?央视都在夸
沉管隧道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第一座海底隧道
沪通大桥官宣:明年7月1日实现全桥通车
[转载]港珠澳跨海隧道:征服水深浪高的伶仃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