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知丨李健:内圣外王:《郭店老子甲本》的结构秩序

内圣外王:《郭店老子甲本》的结构秩序

作者简介丨李健,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元学文化院院长。

原文载丨《荆楚学刊》,2018年第2期。

摘要

出土于荆门郭店的战国楚简老子甲本(以下简称“《郭店老子甲本》”),由五组竹简组成,对五组的组别顺序进行“还原”后,整本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依照内圣外王的结构秩序展开,章与章之间具有关联性,不同于五千言《道德经》的散漫顺序。内圣即成为圣人,外王即圣人治世。《郭店老子甲本》共19章(1000余字),内圣篇是第1章至第7章的内容,先后论述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依照第1章末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展开);外王篇是第8章至第19章的内容,先后论述圣人不欲、圣人好静、圣人无为、圣人无事(第19章末句“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对其进行总结)。老子的内圣思想体现在“天”与人的关系里,外王思想体现在圣人与民的关系里。老子是第一个明确把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建构的思想家,内圣外王之道确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思维范式。

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村的《郭店老子》,系战国时期的《老子》传抄本,《郭店老子》分甲、乙、丙三本,甲本的抄写时间早于乙本、丙本。学界有多名学者从文字特点与书写字体[1]、内在思想[2]等方面论证了甲本早于乙本、丙本,甲本早于乙本、丙本的观点在学界已取得共识。《郭店老子甲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郭店老子甲本》由五组竹简拼连而成,1998年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3]一书中的《郭店老子甲本》所拼连的五组先后顺序并不等于《郭店老子甲本》原抄本的顺序。(因为出土时竹简的编绳已断,竹简已散乱,整理小组的专家进行了重新编连。)韩禄伯明确提到这一点,“《老子》甲组有5枚简以章首之文始录于简头,因而,39枚简可分为5个单元。……按《郭店楚墓竹简》一书所示排列,而非其原始顺序。……第19章[4](“绝智弃偏”章)未必就是《老子》甲组的文首”[5]。但韩禄伯没有对五组的先后顺序进行重新调整。《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中的《郭店老子甲本》五组组别顺序应进行调整,原第二组应作为第一组[6],原第三组应作为第二组,原第五组应作为第三组,原第一组应作为第四组,原第四组应作为第五组。对五组的组别顺序进行调整后,整本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李零“……依原简的篇章符号,参酌文义,重新排列”[7],也采取了同样的调整。原简的内容文义和篇章符号得到了吻合,这样的调整是很有说服力的。郭沂同样采取这一调整方案[8]。

李零认为《郭店老子甲本》有层次结构,“此组分篇甚有理致,上篇……是以论述‘天道’贵虚、贵柔、贵弱为主,下篇……是以论述‘治道’无为为主,即以无为治国用兵取天下为主,似乎是按不同的主题而编录。[9]李零敏锐地的看到《郭店老子甲本》“分篇甚有理致”,但李零没有注意到“内圣外王”的结构。另外,李零认为“似乎是按不同的主题而编录”,但未揭示具体主题以及章与章之间的关系。

郭沂认为《郭店老子》有层次结构,“简本《老子》从内容到形式皆甚有理致。……每篇都有自己的主题。第一篇(《郭店老子甲本》上篇)着重讨论守道归朴的根据,第二篇(《郭店老子甲本》下篇)着重讨论守道归朴的效果……”[10]但郭沂同样没有明确使用“内圣外王”的视角。另外,郭沂同样也未揭示具体主题以及章与章之间的关系。郭沂把不同时期的《郭店老子》三个文本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还没有注意到《郭店老子甲本》自身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文本,《郭店老子甲本》无需和乙本、丙本共同组成一个文本。(甲本与乙本、丙本不是同一时期,甲本早于乙本、丙本。)高华平从文献学角度,也论述过甲本与乙本、丙本不是同一个整体,“通过考察郭店楚简《老子》的内容和文体特征,认为郭店《老子》文本显示《老子》一书原是经、传的混合体;郭店《老子》甲组属‘经文’,乙、丙二组属‘解说文’”[11]。

邓球柏明确提出了《郭店老子》有内圣外王之道的主题,“我初步认识到内圣外王之道是《郭简·老子》的主题思想”[12]。这一观点很重要,但忽视了《郭店老子甲本》的整体篇章顺序本身就是依照内圣外王的结构秩序布局的,也就是邓球柏关注到了思想主题,而忽视了文本的脉络结构。邓球柏同样是把不同时期的《郭店老子》三个文本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忽视了《郭店老子甲本》自身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文本。(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内圣就是圣人境界,外王就是圣人治世。前者是修身,后者是治世。前者是个人人格,后者是社会责任。前者是个体性维度,后者是社会性维度。)

《郭店老子甲本》共19章[13](1000余字),内圣篇是第1章至第7章的内容,先后论述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依照第1章末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展开);外王篇是第8章至第19章的内容,先后论述圣人不欲、圣人好静、圣人无为、圣人无事(第19章末句“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对其进行总结)。

一、内圣篇:论述成为圣人的路径

《郭店老子甲本》的内圣篇是1-7章的内容。

第1章是《郭店老子甲本》整本书的总纲。(第1章先提出了道,“字之曰道”。道“先天地生”,这里的道是本原之道。本原之道是治世之道的依据,“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是政治概念。)

第1章:有将[14]昆成,先天地生,悦穆[15],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16]、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在总纲里要回答“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老子认为道是本原,人从道那里来,道“先天地生”,道比天地更终极。老子认为王是归宿,人要成为王。而圣人才能算得上是王,成为王也就是人要成为圣人。《郭店老子甲本》第9章先提到王:“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接着就讲圣人:“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也说明圣人是王。(王是不是普通的政治王,而是圣王。)当然在《郭店老子甲本》第9章先提到的王,是用百川归海(江海是百川的王)来比喻民归往圣人,圣人是民之王。《说文解字》也说:“王,天下所归往也”。《庄子·天下篇》里也认为圣和王同源,“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圣人是完满的人,是通道的人。圣有通的意思,《说文解字》:“圣,通也。”王也有通的含义,董仲舒从造字的角度揭示了王字的内涵:“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四十四》)在老子看来,比天地更终极的是道,“先天地生”。道是本原,道是大的。而王是理想的人,王也是大的,所以不仅“天大、地大”,还有“道大、王亦大”。“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的排序原因也在此。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也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的顺序[17]。

老子以本原之道为起点,但最终归宿点是落在治世之道上的。而老子主张由圣人来治世,要实现圣人治世(外王),先得成为圣人(内圣)。为何要圣人来治世,圣人是通道的人,是完满的人。道是完满的,圣人又是通道的人,所以圣人是完满的。完满的人——圣人,在内在的境界上是完满的,在外在的事功上也是完满的,前者是内圣,后者是外王。也就是成为圣人后,圣人不是逃离社会,而是担当起社会责任。

第1章末句提出了内圣(成为圣人)的具体路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句的主语是人,人是主体,人有意识,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应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老子把“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表达的转换是修辞的需要,用前一句的尾字接后一句的首字(类似于顶针修辞),仅仅是一种语音节奏的需要,达到一气贯注的效果。(比如,“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正好还原为:“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这就符合了老子的本意,是以为证。)也就是人不仅法地,还要法天、法道、法自然,这也符合老子的整体思想。如果简单的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字面形式断句,而不做修辞的还原,即人只法地,不法天、道、自然,显然不符合老子的整体思想的。另外以“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断句,把地、天、道作为主语是违背老子思想的,因为地、天、道是没有意志的,也就不存在去法的问题。因而,把“道法自然”作为老子的核心命题之一,显然是值得商榷的。人是主体,人有意识,是人法自然,指人以自身的本然为法。(五千言《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道生万物”,而不是“三生万物”,万物由道所生符合老子整体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应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老子在具体论述中,把人法天地进行合并论述,然后论述人法自然,最后论述人法道。亦即在具体论述中,老子认为成为圣人的路径是: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老子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面地、天、道是外在对象,自然是内在之我,自然是人之本然。地、天、道的顺序又是由近及远的顺序。老子为何不先说自然,再说地、天、道呢?这是语音节奏的需要。先说单音节词,再说双音节词,语音节奏效果合理。如果表述为“人法自然、自然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音节奏效果欠佳。而在具体论述成为王——圣人的路径中,又是以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的顺序,这是因为王是参通天地人而通道者,这里面是天地、人、道的顺序,而自然属于人的范畴。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四十四》:“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郭店老子甲本》第2章、第3章论述人法天地,第4章、第5章论述人法自然,第6章、第7章论述人法道。

(一)人法天地

人法天地论述的是人与天地的关系,即人以天地为法。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2章、第3章。(第2章中“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直接提到了天地;第3章的“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直接提到了天。)

第2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3章:至虚,亘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18]员,各复其根。

第2章讲天地的状态:虚。“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论虚静是有力量的。

第3章讲人要虚。天地的状态是虚,人法天地故人要虚。本章通过讲复归来讲人的虚,“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复根就是复归于道。

(二)人法自然

人法自然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以自然为法。(自然即本然,人法自然即人以自身的本然状态为法,意指防范人的异化。)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4章、第5章。

第4章:含悳[19]之厚者,比于赤子。螝虿虫[20]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羕[21],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第5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章讲自然之先天性:赤子的内在性,“含悳之厚者,比于赤子”。赤子是初生的婴儿,象征先天性,秉承道的原初性,还没有发端后天的欲望与巧伪。

第5章讲人要内守:贵身,“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人的自然先天性犹如赤子的内在性,人法自然故人要内守。身是内在的,而名货是外在之社会性。老子主张守身,也就是向内守,这和“守中,笃也”一句照应。(《说文解字》:中,内也。)

(三)人法道

人法道论述的是人与道的关系,即人以道为法。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6章、第7章。(第6章中的“反也者,道动也”、第7章中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都明确提到了道。)

第6章:反[22]也者,道动也;弱[23]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24]。

第7章:持而盈之,不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6章讲道之动与道之用:反与弱,“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有无平行,与“有无之相生也”的原文验证。五千言《道德经》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有无相生”矛盾。)

第7章人要守弱,“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之用是弱,人法道故人要守弱。外王篇的无为、无事、无名都是用弱的具体体现。

当人做到法天地、法自然、法道,也就成为了圣人,也就具有了治世的内圣条件。为何当人做到法天地、法自然、法道,也能就成为了圣人呢?这是因为人法天地、自然、道,就是“以天为则”,是人合于“天”,其实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天地、自然、道都是广义的“天”的范畴。司马迁提到“究天人之际”,也是把天人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

二、外王篇:论述圣人治世的路径

《郭店老子甲本》外王篇是第8章至第19章的内容。

外王即圣人治世,主要是处理好执政者与民的关系。完满的执政者是圣人,所以在老子治世思想里也就是圣人与民关系的问题,在圣人与民关系里,而老子又是以民为本的。在老子看来,人的“自由”是在人的关系里体现的。哈耶克也非常重视这一点,“自由‘专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25]。而人的自由意味着不被强制,而来自强制的最大要素往往是执政者,所以老子最关注的人的关系是执政者与民的关系,而倡导以民为本的官民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是没有强制的:“我(圣人)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构想的理想社会是民自富、民自化、民自正、民自朴,老子认为需要由合道的人来治世才能实现理想的社会,即由圣人治世,而圣人治世的具体路径是:圣人无事、圣人无为、圣人好静、圣人不欲。《郭店老子甲本》在第19章末句概括为:“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郭店老子甲本》第8章、第9章论述圣人不欲,第10章、第11章论述圣人好静,第12章至第16章论述圣人无为,第17章至第19章论述圣人无事。

(一)圣人不欲

圣人不欲,即圣人不贪婪(不彰显私欲),而民自朴,“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8章、第9章。(第8章中的“视素保朴,少私寡欲”,第9章中的“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都提到了关于欲的问题。廖名春提到,“楚简从‘视索(素)保朴,少私寡欲’论及‘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静争’,进而谈‘甚欲’、‘欲得’、‘不知足’之误,逻辑思路清楚清楚。……楚简的内在理路清楚,当为故书之旧;而王弼本当经过了后人的改编”[26]。)

第8章:绝智弃偏,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27]子。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第9章: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28]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亘足矣。

第8章讲欲的界限:“少私寡欲”。也就是老子不主张彰显欲望而纵欲,但承认了合理的欲望。(五千言《道德经》里还有“无欲”的表述,显然陷入了禁欲主义,与“少私寡欲”相矛盾。)第8章的“绝智弃偏”在五千言《道德经》里是“绝圣弃智”, 如果老子一方面推崇圣人,一方面又“绝圣”,会导致相互矛盾,而“绝智弃偏”就不会有这样的悖论。

第9章讲违背不欲的后果:甚欲之罪、欲得之咎、不知足之祸,进而提出知足的思想。老子讲不争,是说执政者处下,不与民争利,体现了权力在公的公共服务精神,也就是一种民本精神。

(二)圣人好静

圣人好静,即圣人不妄动(不彰显权力意志),而民自正,“我好静而民自正”。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10章、第11章。(第11章“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明确提到了静。)

第1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第11章: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第10章讲好静的体现:不武力称霸,“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圣人好静,不发动权力意志而称霸天下,体现出老子的人类情怀和人文关怀,老子是反对倚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五千言《道德经》把和平与战争作为有道与无道的一个判断标准,“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第11章讲好静的状态:“微弱玄达,深不可识”。“犹乎其若畏四邻”等描述,老子意在说执政者需要谨小慎微,去除权力意志,而不是狂妄自大。

(三)圣人无为

圣人无为,即圣人不强制,而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12章至第16章。(第12章中的“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第13章中的“道亘无为也”,第14章中的“为无为”,第15章中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都明确提到了无为。第16章是对“无为”的拓展,故第16章在竹简中抄写时,前边空了两个字的距离。)

第12章: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29]

第13章:道亘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第14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第15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第16章:道亘无名,朴唯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第12章讲无为的作用:“无为故无败”。为字的甲骨文是

,从爪从象,原意是人对大象进行驯化,驯化意味着改变本来状态,是强加人的意志,所以为的本义是意志的强加,因而无为也包含不强加意志的意思,无为也就是不强制。执政者无为,就是不彰显权力意志,对民不强制、不干预,是防止公权力异化为私权力,体现民自主的民本思想。《韩非子·扬权篇》也认为不彰显权力即是无为,“权不欲见,素无为也”。执政者不强制,民就是自由的状态。犹如哈耶克所说,“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中他人的强制被尽可能地减到最小限度。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自由’的状态”[30]。

第13章讲无为的地位:“道亘无为”。道是无为的,把无为之治上升到道的高度(突出了无为的重要性),也就是执政者实施无为之治才是符合道的。当然这里的道是价值之道,而不是本原之道。老子的道,既有本原维度,也有价值维度。“先天地生”的道是本原之道,“道亘无为”的道是价值之道。

第14章讲无为的状态:“犹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执政者不妄自尊大,才能收敛权力意志,不至于干预民。在老子思想里,对于为的问题,有的地方是反对为的,比如第12章中的“为之者败之”;而有的章节又是主张为的,比如第15章中的“为而弗志也”,第17章的“为之于其无有也”。出现这种情况,并非老子思想的悖论,而是为具有不同的含义。凡是老子在反对为时,这里的为是强制的意思;凡是老子在主张为时,这里的为是“做”的意思。“为无为”里的“为”是做,“无为”是不强制。

第15章讲无为的体现:“行不言之教”。旨在反对执政者采取意识形态驯化,反对推崇唯一真理,而是主张思想自由,具有怀疑精神,从而具有多元化的价值。穆勒(密尔)在《论自由》一书里也非常推崇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第16章接续讲无为的体现:“无名”。无名就是不外求名誉,“道亘无名”同样指向价值之道。《庄子·逍遥游》则直接表达为“圣人无名”,因为圣人是符合“道亘无名”的。

(四)圣人无事

圣人无事,即圣人不生事,而民自富,“我无事而民自富”。相关原文为《郭店老子甲本》第17章至第19章。(第19章中的“以无事取天下”明确提到了无事。)

第17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31]。

第18章: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19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第17章讲无事的前提:“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就是要做到无事(不生事),就要不让事发生,而不是出事了再为,大乱了再治。“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等内容,也是在讲防微杜渐的治于未乱之理。《尚书》里有“制治于未乱”的原文,《黄帝内经》里则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第18章讲无事的体现:“玄同”。“玄同”突出公正原则,不分亲疏是超越情感,不分利害是超越私利,不分贵贱是超越世俗价值,“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执政者做到了公正,就不会生出事来;不公正,则会生出事端。

第19章讲无事的终极目标:“以无事取天下”。突出取天下的路径不是武力,而是无事。当时的历史处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老子是写给诸侯王的,提出取天下(得天下)的方案,不是武力统一天下,而是“以无事取天下”。各大诸侯都试图以武力称霸天下,而这又是不得人心的。老子认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以无事的方式停止战争,更能得天下人之心,天下人自动归往。(《说文解字》:“王,天下之归往也”。)“以奇用兵”是针对防御的,因为“不得以兵强于天下”。

第19章的末句“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是对整个外王篇内容的概括。(老子在外王篇先后讲了四个专题:不欲、好静、无为、无事,但在第19章末句概括时却是逆序概括:无事、无为、好静、不欲。这是因为第19章讲的是无事,“以无事取天下”,而末句又是顺着无事专题接的,所以在概括外王篇时直接从无事开始:无事、无为、好静、不欲。)要实现民自富、民自化、民自正、民自朴的自由自治社会,需要圣人无事、无为、好静、不欲。圣人无事而民自富,圣人无为而民自化,圣人好静而民自正,圣人不欲而民自朴,阐发的是圣人与民关系,突出民本思想。老子讲了一个深刻道理,天下的无道责任在执政者而不是在民。

三、结论

《郭店老子甲本》共五组竹简。上篇共三组,总纲道和人法天地专题是两组[32],人法自然和人法道是一组;下篇共两组,圣人不欲、圣人好静、圣人无为三个专题是一组,圣人无事专题是一组。

《郭店老子甲本》具有完整的结构,这一脉络结构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道在内圣与外王,人法天地自然道,圣人不欲与好静,圣人无为与无事。道在内圣与外王,是整体结构的两大层次。人法天地自然道,是内圣(成为圣人)的路径: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圣人不欲与好静,圣人无为与无事,是外王(圣人治世)的路径:圣人不欲、圣人好静、圣人无为、圣人无事。

内圣篇里论述的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阐发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主张人法“天”(广义的天,包括天地、自然、道),突出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外王篇论述的圣人不欲(民自朴)、圣人好静(民自正)、圣人无为(民自化)、圣人无事(民自富),阐发的是官民关系,理想的官民关系是圣人与民的关系,突出的是民本思想。(“天”人关系讲的是我它关系:“人法地……”,属于非主体间性;官民关系讲的是我他关系:“我无事而民自富……”,属于主体间性。)上篇体现了“以天为则”,下篇体现了“以史为鉴”。上篇是“究天人之际”,下篇是“通古今之变”。(下篇提到“是以圣人之言曰”,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内圣是修身(做人),是要超越世俗性,对精神性的成全;外王是治世(做事),是要超越小我(一己之私),对大我的成全(公天下)。《郭店老子甲本》具有完整结构秩序,老子是第一个明确把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建构的思想家,内圣外王之道确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思维范式。

一般认为,内圣外王之道只是儒家的传统,其实道家也有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在《郭店老子甲本》中,老子是直接按照内圣外王的结构秩序构建自己的思想的。道家、儒家均有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冯友兰有过相关论述,“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33],在论述道家时提到,“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34]许抗生也明确表述过,“儒家道家都讲内圣外王之道”[35]。(汤一介也持同样的观点)贾坤鹏提到,“道家、儒家、法家均有‘内圣外王’思想,故‘内圣外王’应是先秦学术的共性,而非某家的专利”[36]。梁涛考究得出,“北宋时期是‘内圣外王’由道家用语向儒家术语演变的重要时期”[37]。也就是,“内圣外王”最先是道家的概念,之后才是儒家借用。最早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道”是在《庄子·天下篇》里,“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老子讲内圣外王与孔子讲内圣外王是不同的。老子在内圣里突出了自然(本然),在外王里突出了无为(老子用5个章节集中论述无为,是内容最多的一个专题),自然和无为都是老子的独特性。孔子也偶尔有自然和无为的意蕴,但所占的权重非常少。老子、孔子都涉及天人关系,其角度也是不同的。老子主张的法“天”,而孔子主张敬天(畏天)。法“天”主要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而敬天主要突出天的意志色彩与神秘色彩。

关于《郭店老子甲本》与五千言《道德经》的差异,之前学界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郭店老子甲本》不像五千言《道德经》有玄虚的表述;二是《郭店老子甲本》不像五千言《道德经》反对仁义,五千言《道德经》的“绝仁弃义”,在《郭店老子甲本》里是“绝伪弃虑”。《郭店老子甲本》与五千言《道德经》的差异研究还不够,应进行深入全面的比较。突出的差异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郭店老子甲本》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五千言《道德经》的章节顺序是散漫的。二是,《郭店老子甲本》是以道为本原,以治道为归宿点,不用大量篇幅论述德,只有一处提到德(“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全书仅从内圣外王之道的脉络结构展开。而五千言《道德经》既论本原之道,也论治道,还论德,主题比较混乱。(《郭店老子甲本》是老子道经,而五千言《道德经》是老子“道·德”经。)三是,《郭店老子甲本》是“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把有和无放在并列的地位,与“有无相生”的思想相验证,而五千言《道德经》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无的地位优先于有的地位,导致与“有无相生”相矛盾。四是,《郭店老子甲本》没有复古情结,而五千言《道德经》有“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复古色彩,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五是,《郭店老子甲本》不讲论鬼,而五千言《道德经》给鬼留下了位置:“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虽然认为道高于鬼,但还是承认了鬼的存在。六是,《郭店老子甲本》讲不欲,不彰显欲望,“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而五千言《道德经》讲无欲,“我无欲而民自朴”,陷入了禁欲主义,带有宗教色彩。(《郭店老子甲本》还不使用君子概念,不同于五千言《道德经》。)

四、余论

《郭店老子甲本》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郭店老子甲本》应为老子本人的原著(老子元经)。谭宝刚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老子及其遗著研究》[38]的摘要里也认为,《郭店老子甲本》19章是老子原著,给出的理由是,唐代陆德明认为老子“为喜著书十九篇”。当然,谭宝刚还没有注意到《郭店老子甲本》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如果《郭店老子甲本》是老子元经,别的内容为老子以外的老子学派内容,那么《郭店老子甲本》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内容。周凤五认为,《郭店老子甲本》与乙本、丙本的竹简差异,能看出经与传的差异。“郭店竹简有经与传注之分,简策长者为经,短者为传……以简策区分经、策的原则是一致的”[39],而《郭店老子甲本》比乙本、丙本长。“简端形状也是区分经、传的主要依据,梯形为经,平齐者为传”[40],“(郭店)甲组《老子》……竹简的上下端都修整为梯形”[41],“乙、丙两组《老子》的简端同样平齐而非梯形,显示其与甲组《老子》确有区隔。”[42]高华平认为只有分出经与传注,“才能给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三组长短不同竹策的事实,以一个合理的解释”[43]。高华平还“通过考察郭店楚简《老子》的内容和文体特征,认为郭店《老子》文本显示《老子》一书原是经、传(“解说文”)的混合体;郭店《老子》甲组属‘经文’,乙、丙二组属‘解说文’。”[44]“在先秦时期……经、传一并流传,这种情况十分普遍。现今传世的先秦诸子文本,有些人们已无法分辨出经、传,但有些文本却因为明确标示了经、解、说字样,而仍能使人一目了然。如《墨子》中有经有说,《管子》中既有《形势》、《版法》、《明法》诸篇,又有《形势解》、《版法解》、《明法解》等解说文,皆是其例。”[45]高华平认为,《太一生水》作为不是五千言《道德经》的内容,又与《郭店老子丙本》连接在一起,也说明《郭店老子丙本》是传、注的性质。[46]《郭店老子甲本》与《郭店老子丙本》有一章是重复的(“为之者败之”一章),这是因为虽是同一章,但内容有差异,比如甲本是“教不教”而丙本是“学不学”等,即这一章有不同的版本的流传,于是抄写者重新抄了一次,并抄写在丙本涉及五千言《道德经》相关内容的“末尾”。但并不是抄写在《太一生水》末尾,因为《太一生水》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郭店《老子》为摘抄本,但《郭店老子甲本》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章与章之间的先后顺序是按照思想脉络顺序展开的,行文一气呵成。如果是摘抄本,恐怕没有这么巧合,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老子本人写了数千言的内容。王博等认为,有的内容在《郭店老子》之前就有,但不见于《郭店老子》,因而《郭店老子》(包括《郭店老子甲本》)必然是摘抄本,比如《说苑》一书提到叔向引用老聃的话——“天下之至柔”。对此,木斋教授对《说苑》的引用进行了质疑,“《说苑》所载叔向的话语,不能证明确为叔向所言,而要研究所引出处之著作的时间,《说苑》为杂史小说集,二不可信”。[47]另外老子到底是谁还是一个谜,老聃未必是老子,老聃也可能是老子学派的人物。

五千言《道德经》应为老子学派的论文集,是逐步完成而定稿的。《郭店老子甲本》系一人所作,而五千言《道德经》是历经几百年时间由多人所作。(高华平根据先秦文献对《老子》的引用情况,认为五千言《道德经》定稿于秦代统一文字的时期,由李斯完成。)我们看到的《庄子》、《韩非子》等各种文本引用的老子言论,有的却在《郭店老子甲本》里看不到,那么这些言论引用的老子实际就是老子学派。五千言《道德经》和《管子》、《墨子》、《庄子》等类似,都是学派的论文集,《管子》是管子学派的论文集,《墨子》是墨子学派的论文集,《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论文集。许抗生、熊铁基等学者也认为五千言《道德经》的内容是逐步形成的。许抗生提到,“《老子》一书似乎经历了由简本向帛书本的转化过程”[48];熊铁基提到,“汉代曾经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 [49]。有不少学者从五千言《道德经》的用词变迁上也进行了论证,比如五千言《道德经》有的用词是老子所在时代之后的特点。梁启超也提到,五千言《道德经》里有的内容有战国后期的语言特点[50]。《郭店老子乙本》和《郭店老子丙本》的内容不同于《郭店老子甲本》,且在时序上又晚于《郭店老子甲本》,也说明内容在不断增加,五千言《道德经》是在老子原著基础上逐步增改完成的,而在秦汉时期重建经典时得以定稿,形成传世本五千言《道德经》。五千言《道德经》里有的内容可能是宗教思想混入,比如鬼神的思想、无欲的思想,以及玄虚的内容;有的内容是别的经典的混入,“谷神不死”章,《列子·天瑞篇》引用此章内容时,说是出自《黄帝书》;还有的内容,可能是在秦汉重建经典时,无意或有意的“改造”所致。秦汉重建经典,一方面由于原始经典不详,一方面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取舍需要,都必然造成秦汉重建的经典与原始经典的不符。熊铁基先生也关注过《老子》被改造的问题,“笔者想重申和强调多年来的一个看法: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如同战国时期出土的郭店竹简本《老子》那样,先秦的《老子》也可能与流传至今的《老子》不太相同,甚至很不一样,那是因为汉人对先秦典籍进行过多方面的改造”[51]。胡适也提到,“此书(五千言《道德经》)有许多重复的话和许多无理的话,大概不免有后人妄加妄改的所在”[52]。

《郭店老子甲本》如果是老子原著(老子元经),只有19章的内容,而五千言《道德经》是81章的内容(这里指王弼本《道德经》)。多出的62章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文本发展的文献线索呢?很巧合的是,《郭店老子乙本》8章,《郭店老子丙本》4章(不含与《郭店老子甲本》重复的“为之者败之”一章),《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老子邻氏经传》4篇(章),《老子傅氏经说》37篇(章),《老子徐氏经说》6篇(章),共计59章,与多出的62章数字相近,汉代五千言《道德经》分章是逐步形成的,有误差也在常理之中。(据《汉书·艺文志》,《老子邻氏经传》4篇,“邻氏传其学”;《老子傅氏经说》37篇,傅氏“述老子学”;《老子徐氏经说》6篇,徐氏“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郭店老子甲本》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本完整的著作。这一事实,可以重新审视一些传统共识。一般认为,老子的著作章节顺序散漫,章与章的顺序布局是跳跃的,而《郭店老子甲本》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一般认为,先秦无体系性著作,而《郭店老子甲本》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郭店老子甲本》应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完整体系的思想性著作。


附:《郭店老子甲本》释文

1内圣篇(成为圣人的路径)

1.1道(总纲)

第1章:有将昆成,先天地生,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人法天地

第2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3章:至虚,亘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1.3人法自然

第4章:含悳之厚者,比于赤子。螝虿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羕,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第5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4人法道

第6章: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第7章:持而盈之,不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外王篇(圣人治世的路径)

2.1圣人不欲

第8章:绝智弃偏,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第9章: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亘足矣。

2.2圣人好静

第1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第11章: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2.3圣人无为

第12章: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第13章:道亘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第14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第15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第16章:道亘无名,朴唯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2.4圣人无事

第17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第18章: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19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注释

轮值主编 | 刘 梁 剑

编辑 | 宋 金 明   李 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纸堆里寻安全 | 叁柒:大道行止,漆园小吏做圣思
内圣外王释“道法”
老子元经——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回归的《道德经》1
李健:老子真经轻松读
12-通玄真经卷之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