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与学整合设计”备教模式解说
“教与学整合设计”备教模式解说
 

一.“教与学整合设计”的设计背景

我校设计的教与学整合设计的前身叫导学提纲。 自2005,我校便开始了以导学提纲引领课堂教学的教改实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又使我们认识到导学提纲只是一种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并不明显,淡化了教师“教”的过程。为此,在导学提纲的基础上,我们又着力于教师课堂组织策略的研究,加入了教师“导”的成分,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融合在了一起,编辑合成“教与学整合设计”,从而实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二.“教与学整合设计”的设计理念

本着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教师有效导学的任务。教与学整合设计,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了教师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关注了课堂师生共同探究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基础,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上得到加强,达到教学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与学整合设计”的设计特点与要求

“教与学整合设计”体现了“一个整合”、“两个为主”、“三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

(一)“一个整合”:即学生的“导学提纲”与教师“组织策略”的有机整合。

(二)“两个为主”:即课堂设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启、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二)“三个阶段”:“教与学整合设计”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三部分:课前预习导学、课中合作探究、课后巩固练习。  

 1.课前预习导学

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有关知识点,自主解决预习指导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老师质疑。
   
预习导学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独立的围绕预习题有效地预习。老师设计时要深入浅出,能把一些具体的问题化解成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老师尽可能地使预习导学的内容体现出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不同层次的预习效果。以“数学”为例,教师在预习导学的设计上,具体包括:“基础知识汇总”、“例题习题试做”和“问题发现” 三方面内容 ,“基础知识汇总”将学习内容分化为几个小的知识点,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握基本定义、定理、公式、表示方法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例题习题试做”是给学生一次独立闯关、挑战自我的机会,是对所预习知识的基本运用、巩固提高;“问题发现”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以疑难问题引导课内学习,使所学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预习导学所关注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预习完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课堂学习研讨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学习过程,通过“预习检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总结归纳”、“课堂解疑”等环节来完成。
   
课堂学习研讨应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所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规律、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究和积极合作的良好学风。

在课堂学习研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享受探究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快乐。如在语文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加入了诗词品读、素材积累、即兴表达、随堂练笔等活动,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感悟语文的内涵,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思品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在课本之外,扩充学习材料,通过漫画欣赏、材料解读、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寓教于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愉悦、高效。

 3、课后巩固练习

1)随堂基础知识检测
   
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基础知识检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互当老师”、“互相评阅”、“互相评价”,教师适当抽取班级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批阅,对有分歧的或重点的题目作相应的点拨和引导。

2)课外拓展练习

立足于课内外的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拓展练习包括: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供学生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以及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四、“教与学整合设计”的编写和使用
    1“教与学整合设计”的编写程序
   
“教与学整合设计”按“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完善定稿”四个步骤来实施。
   
提前备课:包括假期备课和日常备课。学期末根据下学期教学实际,由备课组长安排下学期的备课任务,教师在假期编写导学案初稿,开学时交备课组长;平时备课要求主备老师提前两周将导学案初稿完成,以备研讨。
    
轮流主备: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确定每课的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协助查找资料,以备研讨。
   
集体研讨:依照教学进度安排,主备教师提前两周将设计初稿完成,在备课小组内交流,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修改初稿。研讨时,主备人要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说明设计意图,提出困惑和疑问。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补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主备人参考其他人的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修改,充实完善。
   
完善定稿:主备人将研讨修改后的设计交备课组长,组长审定签字后交教导处,教导处审批后制成正式文本,进行印刷,提前两天交任课老师使用。
    2
“教与学整合设计”的使用
   
1)教师方面
   
二次备课。教师使用该设计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一是要把主备人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教学思路融合在一起;二是查阅部分或全部学生预习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完成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以整合设计为蓝本,充实、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
   
检查预习。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设计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第二天收交,任课教师根据抽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上课时,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课堂操作。用“教与学整合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作用,精心组织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努力做到八个放手: 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索;重难点放手让学生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习题放手让学生讲析;课堂放手让学生评价。

2)学生方面
   
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使用“教与学整合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前布置认真进行预习,要求所有学生本着自主、独立的原则,自行解决“预习导学”中的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老师质疑。
   
完成课堂学习内容: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教与学整合设计”中预设的重难点问题以及课前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完成“当堂测试”中的相关练习,如课内时间不够,可作为当日作业完成。
   
整理完善:学生对师生批阅过的“教与学整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认真地进行纠错,每单元(章节)学习结束,学生将各科“教与学整合设计”方案按顺序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之用。

 五、“教与学整合设计”的修订与保存
     每周各学科集体备课时,要对已经使用过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由备课组长充实完善后将电子稿交教导处,教导处将每学期的设计样稿统一装订存档,以备下学期借鉴使用。

六、推行“教与学整合设计”的效果

1、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悄然转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推行“教与学整合设计”备教模式,“走课改兴校之路”,学校教学管理走向优质高效。由教学常规到课堂改革,由量的积累到质的优化。

2、教师角色与课堂行为根本转变。在推行“教与学整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取舍教学素材的“编辑”角色,组织学习活动的“导演”角色,评判学习优劣的“裁判”角色等得到彰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有意识地学会智慧的沉默和理性的等待,适时介入的主导意识日益增强。

3学生学习方式大大改善。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自觉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综合评价等学习习惯和能力得到培养。课堂常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悟生本之“前置性作业”的设置 - 学习、实践感悟
锻练教师,提高自我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课堂六看观察
教育随笔丨“单元”教学与课堂转型
中国最著名的九个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