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孔子说:“学了以后而按时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又不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分析】学了知识技能按时复习,真的很高兴吗?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呢?有朋友来真的很快乐吗?如果是添麻烦来了呢?比如借钱或者求办难事。别人不了解自己真的不恼火吗?比如自己被误解、埋怨,甚至中伤呢?

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解释为“觉”,从甲骨文看,是两个手摆弄“爻”,所以,学可能不是仅仅简单的学点知识、技能,而是有通过把握规律而觉悟的意思。简单地说,得开窍。

那么习呢?《国语-鲁语下》“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论语》里曾子也说每天反省“传不习乎?”所以应该是复习的意思,怎么复习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所以呢,习不是简单的温习一下,而是能有新发现。另外,《说文》说习是飞的意思,我怀疑小篆写错了,习字是羽下面是个白,但甲骨文是羽下面一个日,我觉得甲骨文更合理。如果这么理解,那么第一句的意思就是:通过把握规律让自己觉悟,恰当的时候可以展翅高飞,不是很高兴吗?

什么是朋呢?《周礼》说同门为朋。那么可以认为志同道合者为朋,那么友呢?甲骨文的友是上下两只手,我猜测是表示手拉手,表示亲密无间。所以朋友的意思应该是志同道合且亲密无间。这样的人从远方来看自己,一则说明是对自己的认可,一则说明会有益于自己的进步,如曾子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那么为什么不快乐呢?而且《礼记-学记》里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愠是怨恨的意思,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有本事的人是自足的,不需要依赖他人,不需要用他人来证明自己。而且独处时也严格要求自己,所谓君子慎独。所以没人了解也无所谓,没人搭理也无所谓,这样的人是君子。小人就不同,一方面需要别人关注,一方面又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总不安心。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梁漱溟先生说,人一辈子要处理好三种关系,而且顺序不能颠倒: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心的关系。我猜想先生可能受到《论语》这第一句的启发,因为这第一句隐约着在说这三个关系。怎么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呢?得学习,得把握规律,而且自己得觉悟,得明白。怎么处理好与人的关系呢?得交真朋友,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怎么处理好和自己的心得关系呢?得能自足、自证,致良知,下学而上达,乐在其中。

第一句前后连在一起:学而君子。我觉得这是《论语》整部书的总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
《论语》中的经典励志名言10则,孔子智慧论人生
学习论语心得的心得
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7.33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
精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三句话概括了孔子毕生为学的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