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熊孩子”接近艺术品,请立即拉响红色警报

艺术品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时间的侵蚀?遭遇盗窃?

都不是!“熊孩子”们才是最大的威胁!

这不,前段时间在香港佳士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熊孩子”手撕了一幅任伯年的百万名画,拍卖行只能撤拍。

被毁画作

任伯年《花鸟四屏》 设色纸本 1889年

被孩子损坏的是任伯年于1889年创作的《花鸟四屏》中的第一幅《澹黄杨柳带栖鸭》,整组作品估价为150万至250万港币(约合人民币132万到220万元),也是任伯年近年来估价最高的一组拍品。

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画家,是第一代“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这幅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古画就这样毁在一个孩子“稚嫩”的小手上。

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熊孩子”堪称为艺术品的最大威胁的原因。

2015年8月,在台湾“真相达芬奇天才之作特展”画展上,一名12岁的男童看展时不慎崴倒,连带着饮料,一手捅进了一旁的保罗·波尔波拉真迹《花》,直接在这幅有着400多年历史,价值千万的真迹画作上捅出个大窟窿。

保罗·波尔波拉 《花》

被破坏画作局部

万幸的是这幅作品后来被修复师修复,男孩最终也无须赔偿。

如果说这个男孩所造成的意外事件是无心之过,那么蓄意的破坏就让人无法容忍。

2013年,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两名男童闯进护栏内,玩弄一件名为《天使在等待》的玻璃翅膀展品,而孩子们的母亲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给他们拍照,直到孩子将玻璃翅膀扯烂,母亲才匆匆将孩子召唤出护栏。

薛吕《天使在等待》

《天使在等待》是艺术家薛吕在2012年为女儿的诞生所创作的玻璃艺术作品,从创意到创作完成一共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没想到展出后就遭到了这样的破坏。因为这件艺术品特殊的一体烧制成型工艺,局部的损坏无法修复。得知意外发生后,艺术家本人深感无奈和痛心。

最终,经过上海玻璃馆和薛吕本人的讨论,薛吕将这件破损的作品原样保存。只是在折翼的翅膀边上,配上损坏时的监控视频,然后改名叫做《折》,希望以此唤醒观众的文明参观意识和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爱护。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件在国外的展览馆里也上演过。

2018年,美国堪萨斯州的五岁男孩特洛伊随母亲参加社区活动时打碎了一件雕像,而他的母亲当时正在一旁与别人聊天,并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发生。

这座雕像名为“堪萨斯的阿佛洛狄忒”,是艺术家Bill Lyons历时2年手工制成的,价值超过80万,展厅特意向艺术家Bill Lyons借展展出。

意外发生后,展厅第一时间联系了艺术家,询问是否有修复的可能。艺术家也去往现场发现鉴定,随后发现雕像头部严重受损,每只手臂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碎裂。艺术家在确定无法修复后便发起了索赔。

遭到索赔的孩子家长却拒绝了赔偿,孩子的母亲则表示“他不过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并不是故意的 ,是展厅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艺术品屡遭“熊孩子”们破坏的事件,部分网友也在质疑展馆的保护措施。对于低龄儿童,展馆内确实有设置保护措施的必要。

但一方面,如果没有对艺术品基本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那么再多的防护栏也防不住这样的“意外”。

让孩子们接受“艺术的熏陶”本是件好事,但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文明的“观赏者”,离不开家长们的引导和教育。如果在意外发生后,只以“还是个孩子”为由来推脱责任,孩子们也只会一直“熊”下去。


编辑/优画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孩子”毁坏古画?|熊孩子|古画|艺术品
上海玻璃博物馆悲剧!破坏艺术品的蜜汁行为
这位日本老奶奶用老手艺給大人和熊孩子们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吊床
摧毁一个艺术品有多难?熊家长带娃去看展就够了
“熊XX”们的破坏力
上海玻璃博物馆免费开放,糟熊孩子故意破坏,家长非但不制止,还在一旁拍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