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糖最补虚损,仲景用它做了一个千古名方,专治体虚之人
现代人,谈糖色变,觉得糖或升血糖、或增加氧化,总觉得糖是对身体有害的。
 
但是古人却有一个专用糖做为君药的方子,就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在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所创的小建中汤




补虚名方,小建中汤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经典方。

张仲景《伤寒论》一典中有记载: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另半册,《金匮要略》中记载: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不难看出,小建中汤主要针对的是虚劳病症

还有腹痛、四肢酸痛等虚寒病症

以及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梦中遗精、心悸、心烦等虚热病症
主打的就是一个“虚”字


为何重用“饴糖”?


再看看小建中汤方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胶饴,用量高达一升,是小建中汤的君药。

中医也称之为饴糖,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有缓中补虚,生津润燥之效。

《千金·食治》言:“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
饴糖是粳米、高粱、米、大麦及各种富含淀粉食物经过发酵、糖化后制成的。

饴糖重用,具有甘温补中、调养脾胃以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古代制作饴糖的过程[1]。

首先需将糵(生芽的米)晒干成糵粉,制糵的原料有大麦、小麦等。

再将糯米或小米蒸煮,待温度降低后再加入糵粉开始发酵
发酵过程中保温十分重要,发酵时间则要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差异进行调整。之后将过滤出的汁液以小火慢慢地熬成饴糖
 
熬制好的饴糖十分稠厚,呈现出琥珀般的光泽。
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记载:“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谓之胶饴。色白而枯者,非胶饴,即饧糖也。

指出饴糖的色泽深且粘稠如胶,所以被称为“胶饴”,而白而硬的饧糖,就是民俗中祭灶王的糖瓜,与药用的饴糖不同。
除了饧糖,现代,“饴糖”和“麦芽糖”也很容易被混淆用,实际上麦芽糖是纯净物,饴糖是混合物,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本经疏证》中认为:“桂枝加黄芪汤不加芍药,不用饴糖,即不名黄芪建中,而蜀椒干姜人参协以饴糖即名大建中,是建中因以饴糖得名耳。”

说明有饴糖的方子,才能被称为“建中方”
 
小建中汤重用饴糖,一则取其建补中焦、滋养气血之功,二则用其味甘解痉止痛之效,一药两用,故为其君药小建中汤用饴糖,实为仲景立方之妙意。
 



简单六味,阴阳俱补


那小建中汤除了饴糖,还有哪些组成呢?
 
其实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芍药用量,再加饴糖而成的
 
桂枝、生姜性辛温甘草、饴糖、大枣性甘温,合用可辛甘化阳,补阳驱寒
 
味酸的白芍味甘的甘草、饴糖、大枣合用,可酸甘化阴,可补津液亏损
这剂饴糖“带领”的精简组方——

以甘温药为主,重在甘温健脾,从而鼓舞脾胃生发之气,还兼顾了补充阴津。

——调和了整体脏腑、阴阳、气血,颇有四两拨千斤之功。
 
小建中汤重用甘药,也符合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的理论“阴阳俱不足,阳则阴竭,阴则阳脱。如是者,将以甘药,可饮以至剂”。
 



劳倦脾胃虚,对证来用


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证。虚劳里急证是由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所致的一种证候。
 
其主要表现为脘腹挛痛,喜温喜按,心悸烦躁,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或少苔
 
如果您有以下几种症状,就可以试试小建中汤:
 

腹痛喜按:肚子、小腹时发绞痛,绵绵作痛,按揉后觉舒服,为内里虚寒

面白易劳:面色苍白或者黯淡无光,易疲劳,为气血不足

心悸烦躁:心跳快,心中莫名觉得烦躁,为心血虚

舌淡柔软:舌头颜色很淡而且舌头比较软,为脾胃失运


除了这些症状外,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气虚便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肝炎、甚至糖尿病等等,只要对症就可以用小建中汤。
 
有研究发现[2],小建中汤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效,小建中汤治疗后小鼠胃窦部炎症较没有治疗的小组均有所减轻,其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炎症几乎全部消失
 


糖并不可怕,它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 

选对糖,用对人,能滋养、疗愈我们的身体。 

而天然且制法不参杂“科技”的糖,更是拥有难能可贵的补益之效。

古人妙用饴糖,健壮脾胃、补足虚损,制成的小建中汤千古流芳

 
本文章内容仅作科普用,如需开方就诊建议咨询执业中医师。


引文:
[1]于大猛.饴糖传统制作工艺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06):462-464.

[2]赵红,杨倩,孙蓉.小建中汤水提组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02):277-27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调补脾胃的千古名方
调理脾胃
张仲景“健脾胃”第一方——小建中汤
聊聊酸辣汤里面的中医道理
李今庸讲小建中汤,虚劳病脾精虚损。阴阳两虚者,治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等
这个“不苦”的中药,专门补脾胃,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