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最文艺老街:600多年的昙华林独一无二,融合中西文化

每座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一条文艺青年聚集的古老街区或文创艺术区,但比起文创艺术发挥区,古老街区的文艺往往更积淀了一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的旅游景点似乎更受年轻人的喜爱。百度快照软件

如上海的田子坊、厦门的沙坡尾、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南锣鼓巷等等。但比起全国各地清一色的美食小吃街,这文艺古街却独有特色与个性。

就武汉而言,你可能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能找到类似户部巷这样的小吃街,但百年古街昙华林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其历史悠久。

在这条老街上,汇聚了各流派的建筑,中西文化的融合十分明显,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有人说如果想要一眼看尽武汉的旧时光,昙华林是必去之地。虽然街道之间不乏咖啡馆、奶茶店、小吃店、花店、文创旅游纪念品店,是全国所有的文艺一条街上都会出现的门面,但昙华林的建筑与历史却只有来武汉才能感受到的。

从它建起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看似是一条普普通通长1200米的老街区,却集中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老建筑,包括有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公寓、老花园、老领事馆、老城墙等等,这些令人惊讶或激动的情怀并不仅仅只是房子老,而在于这些老房子所蕴含的历史内容。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大家居住此地,或是每天奔走穿行于这条古街上。虽为明洪武四年定型并逐渐形成,但蜿蜒的小巷深处,尽收眼底的基本上都是近代历史建筑,当年的名人大家在这里留下的历史痕迹依旧清晰。不论是对文艺青年还是伪文艺青年,昙华林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文化天堂。

但在这1200米的文艺街上,想要真正摸索昙华林的历史,还是得深入巷子里,在不惊扰本地居民的生活下,轻触他们的生活区域。你会发现那没有任何粉饰或装饰的一砖一瓦才是真正体现历史印痕的地方。文艺青年最常抒情的“老人文,老情怀”,也多藏匿在这样的深处。

不可否认,那饱经风霜的历史文化已经被包装成文艺青年所喜欢的样子,被誉为是武汉最文艺的地方。我们肉眼所见的西洋建筑、名人别墅,还有古朴深邃的街巷,多成为游客争相拍照打卡的背景墙。

曾有朋友跟我说,如果想文艺一把,昙华林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尤其是这阳春三月,在树梢之上的繁花开得灿烂时,砖瓦角落里的绿色更为鲜活。虽然我并不是一名文艺青年,但走近巷子深处,瞧见红色砖房,看见斑驳石阶,还是忍不住会拍一些伪文艺青年打卡照,一张看似是沉浸在岁月里的面孔,内心实则是被这老建筑所吸引。

这比起推开一扇门,走近由老房子改造的咖啡馆内,抑或是其他独具个性的小店,我还是喜欢一个人钻进巷子深处,在蜿蜒的狭隘的胡同里,拨动那历史跳动的脉搏。在包裹着淡淡咖啡香之外,你会被历史所包裹。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共产主义的演讲、南昌起义前在这里曾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首都”等等。

当别人以文艺情怀走进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可能是充满崇敬的。虽然它多了一些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文艺粉饰,但幽静静谧的街巷里,并没有人头攒动的拥挤,也没有从烂大街的歌曲,更没有匆忙穿行的脚步声。

当我从户部巷步行来到这里时,熙熙攘攘的世界慢慢进入佳境。同作为武汉市区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昙华林比户部巷更为稳重,具有个性。

在这里,依旧有很多老武汉人居住在这里,不论世界如何繁华骚动,他们依旧沿袭着多年不变的生活方式。而我们,有时候可能是刻意放慢脚步,去寻觅历史,感受老街文艺,但对生活仍是充满了锱铢必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兴里:遇见武汉最美小巷
闻名全国的武昌汉味小吃街——户部巷【上】
五一假期,武汉户部巷开门营业了!
【照片】武汉户部街
遇见丨唐家山房路 百年老街的慢时光
遇见江城的第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