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之(宋胜利)参加墨彩清韵第五回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乐之(宋胜利)参加墨彩清韵第五回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乐之(宋胜利)祖籍甘肃,旅居北京、青岛。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修国画。

长期从事影视工作,先后在青岛崂山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中央数字《书画频道》等单位任职。

长期在张立辰中央美院写意高研班、教育部博士课程班等从事宣教工作。

现为自由艺术家。北京乐之空间文化公司“乐艺生活”创办人。

北京大都艺术馆学术主持。

1992年毕业创作《黄色的记忆》及毕业论文《论连环画的创作》均获本年度毕业作品一等奖。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4年作品《华夏大吉》《晚点》入选第六届中国美展和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并获二、三等奖。

1998年在青岛国际啤酒文化节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作品《吃心的人》《幽山怀古》被英国助学基金会收藏。

2006年作品《年青的历程》参加“西望敦煌”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7年作品《人生如戏》参加“首届中国岩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3年作品参加中央美院张立辰教学四十年师生展。

2015年先后在北京和青岛举办中国画写意精神六人展。

2016年担任清华美院“中国书画名家”专项课题高研班主导老师。

2019年作品参加国家画院“拓境流远”张立辰高研班师生展。

冯远(中国文史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我认为你那张静物《年轻的历程》最见功力,四人骑马的《远方》感觉不错。再就是《受惊的马》、《吃心的人》还有《马语者的清晨》这像是一个系列,有点观念的东西,可以看出来你是有些想法的,也是有点个人的风格出来了,但还不够鲜明,要按这个路子继续拓展下去会有希望的。我看你后面还有一些国画人物、花鸟、连环画什么的,看来你比较全面,什么都能画一点,这在年轻时是好的,但往以后发展还是要越来越专攻,因为人的精力不能太分散。与做电视相比,你还是在绘画上更有发展前途。”

张立辰(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

“我看你有几张临摹不错。汲取前辈的艺术精华,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反复的观摩,包括看一些好的论著。其实一些好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观摩。……你的画里面装饰的东西很多,当然要把握一个度。“装饰”在生活和绘画中的意义是不同的。追求一种唯美的境界,在一定阶段是好的,但一味地追求唯美是很可怕的,就走到了“艳俗”。唯美主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是要尽量避免的。再就是你认为国画里面有很多“程式化”的东西,缺乏创造。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体现艺术规律的最高境界就是“程式”,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面的“程式”,而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程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境界。它是一个不断发现、发展、变化和创新的“程式”。

杜大恺;(清华美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必须看到胜利的知识系统是很宽的,你在做媒体这个过程中间,你要关注的要比普通画家关注的多。这都是你的所长。你应该是很理性的,当你拿起笔来的时候,你应该比一般的画家有更多理性,所以这个选择是很重要的…像你这样一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怎样去和社会、生活契合,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怎么把传统和当代、和我们生活的实际感受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这一时代画家必须的选择。”

孙焱:(美国马斯金格姆艺术学院院长)

“很高兴在电话里谈论你的作品,根据我提交的《中国现代绘画邀请展》报告,拟定了在中国的三位画家和美国的中国画家三人,共六位。我准备将你的《兰亭图》、连环画等几幅有中国意境的作品提交艺术委员会。你在北京开辟了一片天地,又有了自己的文化艺术公司,你在当今的大好发展形势下,一定会有广阔的空间。”

恒持与取舍——宋胜利其人其画祝振中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客居台湖期间,余有缘与胜利(乐之)比邻而居,所以饭后茶余谈书论画自然也就成为常事,这使我对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直到有一天他请我为他写一些文字,一时无从措手。思之再三,还是从其人写起吧。

胜利(乐之)为人朴直、为艺执着,心性专一而务实从事。他乐道人之善,善学人之长。在与周围朋友的交往中,总能发现他人的长处,而且最善于学习。往往在一些并不起眼的作品中,他独具慧眼,找到自己创作的生发点,由此成就一幅佳作。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一个旧家具厂闲逛,他一下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随身拍摄了大量图片,回来时他说,日后可以尝试做一个类似题材的系列创作。由此我明白了,他何以能在繁杂的工作之余,还能闹中取静,创作出如此多的风格题材相异的作品。

说实话,胜利不是那种以聪明取胜的人,这点如我一样;但他绝对是能随时专注于一的高手。可举两例为证:一者,有时我们一起闲聊,你会发现他时或走神,当冷不丁他说出一个别的主题,你才知道他其实已沉入思考之中。二者,当他风急火燎地工作归来,你以为他肯定在疲累地休息,可推门一看,他已在案前挥毫,进入了忘我状态。对照他,我常常自叹弗如:因为一件事而旬日甚或整月砚田荒疏,无奈,定力不足而徒使心焦。所谓静境,岂可待而得乎?

清人刘熙载有言,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余亦不妨学舌曰:艺者,人也。在这一背景上,宋胜利的绘画创作也表现出丰富而统一,坚实而灵变的多重风采,呈现出创作灵性与艺术思维活跃的巨大发展潜力。

首先,他能工能写,有着极其专业的造型功底。在西北师大就读期间,他已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基础,所以无论人物、山水、花鸟,他都能由临仿而快速进入创作。他早期画了不少工笔,无论人物亦或动物,都能刻画入微,即便一些追求变形夸张韵味的人物画,也能把握得形神兼顾、恰到好处。他有扎实的临摹功底,尤其对于任伯年下过很长的功夫,而且不限题材,举凡人物、鞍马、花鸟、山水,皆能很快撮其要领、撷其神采,这也使他的创作在这一基础上呈现出题材与技法的多样变化。

其次,他的写意花鸟能于放中取势,而且在用色上有突出的表现。在从师张立辰先生之后,他的写意花鸟创作大量增多,题材也十分广泛。他的写意之作,很好地承继了张先生的用水用墨之长,下笔果敢,笔势奔放,水墨淋漓,凸显出“大”与“写”所强调的审美要素。他还善于用色,常以泼彩成绘,使画面绚烂夺目,显示出独到的色彩修养。而且,他的泼彩也不限于传统的中国画范筹,有选择地吸收了西画的养分,在形式上显示出审美创造的新意。

另外,他注重书画印的综合修为,而且旁涉诗文,在文化上有深刻的认识和自觉的实践。写意画发展到明清,已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对文化的要求也成为至高的标准。因此,潘天寿先生提出“不必四绝,但须四全”的主张,陆俨少先生的“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观点,其深意亦在此。宋胜利在习画过程中,体会既深,践行亦切。他案头常置各类法帖,暇时随手临习,体会用笔之道。他还时常奏刀刊石,于方寸之中用意不懈,保持了对绘画相关诸艺的热情与敏思。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胜利既有明确志向,又有广博的见识与交游,复能踏实地践行与深思,当他渐渐集中于自己的主攻方向,其艺术前景自是值得期待的。余将乐见其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艺术报·当代名家专栏(三)】写意花鸟——王金岭
《乔维谈艺术》当代美术大家批评——郭怡孮
顾杰花鸟画作品欣赏
-品读画家徐舒妍大写意花鸟画
著名画家李智纲——我与花鸟画结缘
2020收藏与推荐著名画家:崔树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