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育儿:你知道父母的「刀子嘴」,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吗┃肖瑶悦
作者┃肖瑶悦  朗读┃紫苏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最近刷视频,看到不少遭到父母“刀子嘴”轰炸的段子,作为观看者和局外人,觉得很搞笑。

原来各家的父母对待在家懒惰的孩子们,都是一样一样的,鄙视的眼神,嫌弃的神态,再加上不带标点符号的狂喷,大部分人都看得挺乐呵。

直到朋友跟我讲了她的事,才发觉,父母的“刀子嘴”,也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年后约朋友吃饭,我们两人边闲聊边刷手机,她突然把手机伸到我眼前,问我:“你觉得这好笑吗?”

我看了一下,是一位妈妈狂喷女儿在家懒,还不如家里的二哈有眼色,还能给主人叼个拖鞋啥的。

评论区也是笑声一片。

我知道她跟父母关系一般,就斟酌着说:“这都是摆拍的,都是事先想好的词。”

她拿回手机,沉默了几秒说:“以前,我爸妈就经常说,养我不如养条狗,狗还能冲他们摇尾巴,我啥用也没有,活着都是多余,听多了,我也觉得自己多余,好多次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也正因为她小时候遭受了父母太多的“刀子嘴”,所以,她跟孩子说话也总是温温和和,从来不对孩子说刺激性的语言。

古人在与人相处上,早就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经典俗语。

对于总喜欢口出恶言的人,人们也总说这是“刀子嘴,豆腐心”。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针对“刀子嘴豆腐心式”的父母,曾说:“当父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表达爱意时,孩子早就被父母的刀子嘴划得遍体鳞伤。”

「刀子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我的小学同学庆庆,上学时从不主动与人交流,紧张时,话都说不完整,总是低着头不与人对视。

有一次,我们路过庆庆家开的商店。

庆庆正帮着妈妈搬运货物,大大的箱子,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看着她颤颤巍巍往店里走。

庆庆妈坐在一旁不停地唠叨:“这么长时间,才搬了这几个,我看你明天也搬不完,你没吃饱饭?”

“这点活干的磨磨唧唧,饭都吃到狗肚子里了。”

庆庆只是面带笑容,继续忙活,路过她妈妈时,明显绕了两步。

跟她家熟悉的同学说,她妈妈经常用手指戳着她的额头说:“白养这么大,还不如养条狗看家。”

据说庆庆上幼儿园时反抗过,但被她妈妈塞个篮子,篮子里放了碗筷,推到门外,让庆庆去要饭,还说庆庆死外边也别脏了家里。

庆庆害怕,在门口哇哇大哭,邻居看不下去,敲开她家的门劝说,庆庆妈才让她进屋。

后来,庆庆明显乖多了,但是,慢慢变得胆小、不愿意跟人交流。

去年逛商场时,偶然碰到了庆庆带着儿子,发现她还是跟小时候一样不善言辞,也不敢正眼看人,说话时低着头,偷偷瞟几眼,与人相处还是那样不知所措。

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说法,给人的感受就会不同。

一个人张口就是讽刺、挖苦,成年人听了,心里都会不好受,更何况是三观还未健全的孩子。

庆庆在妈妈 “刀子嘴”的荼毒下,连正常交友都困难。

一个长期在“刀子嘴”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人,会有两个极端。

要么,产生逆反,练就更加厉害的“刀子嘴”;要么,像庆庆一样,变得畏畏缩缩,缺乏沟通的能力。

这样避开「刀子嘴」的怪圈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面对外人的时候,总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是面对亲人,特别是孩子,很容易失去理智,说话带刀子。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刀子嘴”的怪圈呢?以下三个方法,给深陷其中的父母们参考。

01

处理好自己与「刀子嘴」父母的

相处模式避免情绪带入

我们的父母辈,说话习惯已经很难改变,我们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多少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比如,喜欢说一些打击性的语言:“你这点事都做不好,还有什么用。”或者用激将法:“我觉得你不行,你就不是那块料。”

我们可以用幽默迂回的方式回复:“我有什么用,我是小棉袄,给你挡风用呗。”“我这块料,还不是你精心雕琢的。”

如果碰到爱较真、不爱开玩笑的父母,你可以分析父母说这话背后的意思。

如果他们仅仅就是说顺嘴了,你就不必在意,如果确实想让你去干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应对。

和“刀子嘴”父母相处,要学会,不要把带“刀”的话扎心里,这样会带入情绪,为了拔出“刀子”去攻击另一个人。

02

调整你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收起你的「刀子」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与孩子相处中,你什么时候会亮出“刀子”?

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闹别扭的时候等等。

孩子在婴儿期哭闹时,我们会去找原因,看看是饿了还是拉了。

为什么孩子大了,我们反而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发火、训斥呢?因为我们不再去找原因了。

当孩子不小心摔坏一个杯子,我们第一反应,不该去训斥。

而是先询问孩子:“宝贝没事吧,手有没有受伤,脚有没有划破。”

之后,跟孩子一起收拾玻璃碎片,最后告诉孩子下次一定要拿稳杯子。

你瞧,是不是很平稳地处理完这个小事故了。

03

调整你与自己的坏情绪的相处

模式远离「刀子嘴」

有的人,坏情绪一上来,总想扎一下亲近的人,自己才能舒坦,因为只有亲近的人才能包容自己的肆无忌惮。

其实,坏情绪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总会是某件事引起的,但是坏情绪一来,很多人潜意识不会去关注源头。

所以,我们要回头去找源头来解决问题,即使暂时解决不了,也要告诫自己,这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在情绪上牵扯到别人,特别是无辜的孩子。

当你的坏情绪与孩子的事情碰到一起时,你要做好情绪分离。

先做几个深呼吸,让大脑冷静下来,暂停一下思考,然后摆脱上一件事对情绪的影响,把重心拉回到目前的事情上。

就是要跳出前一个事情,来处理后来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因为坏情绪,开启你的“刀子嘴”来处理孩子的事情。

摆脱说话「刀子嘴」

是当今父母必要的修行

在小区里碰到我们家楼上的大姐,她跟我吐槽,昨天她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跟她犟嘴。

她气得冲孩子吼:“你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你胆肥了,敢跟我拍桌子犟嘴了。”

孩子不服气地喊:“那我不吃饭了。”

大姐生气地说:“你威胁谁呢?你身上穿的都是我买的,有本事你别穿。”

本来就想吓唬一下,没想到孩子当场开始脱衣服,边哭边脱,孩子爸一看,可别给孩子刺激出个好歹,赶紧打圆场,两边哄。

有人说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说都不敢说,我们小的时候天天挨打,不照样活蹦乱跳的。

其实,最根本的区别是,生长、生存环境,完全不一样。

我们的童年,除了学习,还可以和小伙伴们撒欢地玩耍,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玩泥巴,跳皮筋等等,这些都能让我们锻炼出一颗强大豁达的内心。

现在的孩子,从小长在屋子里,自己跟自己玩,与同伴交流少,有什么不开心,就只能憋在心里,或者消极反抗。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你家有刀子嘴父母吗?”

有一位网友说,她妈妈就是,她知道妈妈是为她好,但是真的很不喜欢妈妈总是说话伤人,觉得刀子嘴对她的伤害一直存在,影响到她也有这种倾向。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理智处理孩子的问题, “刀子嘴”并不能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意。

努力摆脱说话“刀子嘴”,是当今父母必要的修行。

作者:肖瑶悦,女,36岁,有一枚小棉袄,企业财务会计,长在孔孟之乡,孟子故里,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刀子嘴,刀子心(非常好)
刀子嘴,为什么都是刀子心?
张嘉译怼闫妮!你的“刀子嘴”,在垃圾分类里那算有害垃圾
俞敏洪: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别让父母情绪的这五把“刀”,毁了孩子的一生
珍惜生命中每一个有缘的人【人生感悟】
夜读 | 哪有什么“刀子嘴豆腐心”?嘴巴恶毒的人,心肠也好不到哪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