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育儿: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从完美走向不完美┃冰蓝拿铁
userphoto

2023.04.07 广东

关注

作者┃冰蓝拿铁   朗读┃踮脚微笑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奚梦瑶,秦海璐,袁咏仪等明星都曾在综艺节目里自曝过自己产后抑郁的经历。

第一次当妈妈,焦虑,不安是常态;只不过有人从焦虑走向了自愈,有人走向了抑郁的深渊。

或许看到下面的一组数据,你的焦虑会缓解,因为有许多妈妈,和你一样,“感同身受”。

中国每年都有1500万以上新手妈妈,而这些人,至少有40%会在孕期和产后经历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

其中15%—20%的产妇,情绪会越来越严重,直到发展为临床抑郁症。

——摘自:由海普诺凯1897与壹心理联合发起了《2022年新生妈妈情绪白皮书》

我们要试着去理解,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如果能做到下面这三点,也许我们都会是好妈妈。

01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总是把最差的情绪给孩子,过后看着她可爱的模样,后悔又自责。

自己也曾是产后抑郁的经历者。

大宝,刚生下来,因为溶血性黄疸,就经历了母子分离。

一个月时,呛奶导致肺炎住院。

两个多月时,又因为感冒引起肺炎住院了。

弱小的他,百天内就去了医院三次。

宝宝每一次嘶声力竭的哭喊,都是当妈妈的内心的一次抽搐。

那时,无比怨恨自己,恨自己没有给他一个好身体,恨没有照顾好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遭那么多罪。

越自责,越焦虑,脾气越差,暴躁的情绪无处安放,只能通过吵架发泄。

宝宝体重长得慢,归因于自己没有喂养好。

宝宝说话晚,走路晚,认为是自己不会带孩子。

愤怒感,无力感,全部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

老公建议我做点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不要全身心投入到宝宝身上。

后来,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被深深的触动了:“不接纳自己的妈妈,养不出接纳自己的孩子

原来,归根到底,都是我不能接受自己不是一个超人妈妈,接受不了自己“做不到”。

找到问题,就要改变。我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一点一点松弛下来。

降低自己的要求:从辅食要精细,营养均衡的高标准,降低到不管宝宝吃什么,吃多少,只要吃饱就好。

降低自己的期待:以前希望他是同龄宝宝中发育最好的,现在觉得只要他健康就好。

做出微小改变:育儿观念不一致,就和婆婆分开住,上班时婆婆带孩子,自己不挑毛病,下班时自己带。

允许自己做不到:宝宝生病,无法控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无味的自责。

当我不再事事苛求完美,好像生活一切都顺了。

宝宝越来越健康,家庭也越来越和谐了,重要的是自己好像也越来越轻松了。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必要求自己做完美妈妈,也不必执着打造满分小孩。我们一起在爱和陪伴中学习长大”。

深表认同。

一件事情,太过用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当母亲亦是如此

成熟的妈妈,要学会与这个世界讲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别人的不完美。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60分妈妈,是最好的妈妈。

你不是100分的宝宝,我也不是100分的妈妈,但我们是彼此眼中最好的母亲和孩子。

02

学会爱自己

身边同事,一位全职妈妈心酸的故事。

她,本是体制内工作,虽然挣钱不多,但是工作稳定。

有了孩子后,老公挣钱养家,她全心带娃。

刚开始日子过的不错,孩子老公照顾的也挺好,很舒心。

很快,几年过去了,孩子上小学了。

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却没想到孩子给了致命一击。

这几年,在培训孩子上花了不少心思,各种兴趣班,技能班也上了不少。不成想,小学考试时成绩不及格。

曾经也是当过老师的人,怎么就培养出了个学渣。

她想,一定是忽略了孩子的文化课教育。

从此,她更加抓紧孩子的学习,全部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甚至和老公的交流都少了。

但是,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夫妻俩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怀疑孩子有学习障碍。

孩子健康的很,只是没有学习天赋而已。

事已至此,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追悔莫及。

为了孩子,失去了体制内的工作,家里每天也是鸡飞狗跳,

甚至遭到了公婆的嫌弃,只花钱不挣钱,每天在家,连孩子也教育不好。

自己都有点不喜欢自己了,很久不买衣服了,身材也走样了,没有了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圈。

回过头来发现,除了和孩子的生活,什么都没有了。

就像刘涛在《我是真的爱你》这部剧中,对一位全职妈妈妈:“你要懂得爱自己,善待自己,才能得到尊重。

有句高赞语录:母亲的状态,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母亲爱自己的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教育高度。

合格的妈妈,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被滋养了才有能力爱孩子。

爱孩子的原动力来源于妈妈对自己的喜爱和欣赏。

妈妈是孩子的天空,没有晴朗天空,孩子很难茁壮生长。

牺牲掉自己的一切去赌孩子的未来,不如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孩子。

03

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妈妈,所以妈妈们也在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与孩子一起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

身边有位很特殊妈妈的故事

在培训机构,遇到了一个有点特殊的孩子,智力有些低于正常儿童。

他比一起参加培训的孩子大3岁,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因为接受能力差一些,所以学习费力。

但是,他的妈妈全程陪伴着他,而且妈妈也在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

有次聊天,才知道,这位妈妈真的很令人佩服。

面对这样的孩子,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也没有埋猿,而是用母亲超强的耐心陪宝宝经历一切。

课堂上老师讲的,她认真学会了,回到家再一次又一次讲给孩子听,直到孩子明白了为止。

想一想,都觉得这个过程很痛苦很煎熬。

但是她却说“遇到了一个特殊宝宝,这是上天给我的与众不同的礼物,陪他一起面对成长中的一切,让我觉得很幸福。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候。”

朴实的话语,平和的心态,面对这样一位妈妈,突然让我觉得自己愧为母亲,愧对孩子。

最好的妈妈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而她真的做到了。

张德芬说过:“父母的真正年龄是与孩子同岁,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好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对孩子而言,陪伴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和孩子一起成长,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淘气,允许孩子不听话。

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发生的一切,这是孩子将来面对世界的底气。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所有面对的第一次,也是父母的第一次,父母和子女,是彼此给予的最佳礼物。

你陪孩子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陪你到老,温暖你的心灵,守护你的终老。

04

写在最后

记者马朝宏说:

育人即育己,育人先育己,安顿好自己,争取做一个有能力陪伴和支持孩子的人,并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妈妈,在人格和精神上独立了,才有能力去爱孩子,去洞悉孩子的灵魂,给予孩子完整的情感体验。

孩子带给我们凌乱,不堪,暴躁,甚至抑郁,但同时他们也带给了我们惊喜,快乐,与笑容,是软肋亦是铠甲。

好妈妈,就是认清了妈妈这个身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这个身份带给我们的一切。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体谅每一个妈妈的不易,育儿路上,一起成长,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冰蓝拿铁,爱文字的二胎宝妈,越努力,越幸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岁孩子爱哭特粘人怎么办?
家有“粘人”宝宝,妈妈如何脱身?
约三成“80后”孕妇患产前焦虑或产后抑郁
孩子晚上久久不睡?我这样做竟然有神奇效果
微头条
这才是亲生的,太有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