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延春阁等被火烧毁,是不是太监放的火?有何历史依据?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话说1923年6月27号晚(并非26日),天上月朗星稀,地上燥热无风。很多四九城的老百姓在外边儿纳凉聊闲天。约摸21点左右,突然一道火光从紫禁城东北角儿冲天而起,熊熊火焰随即映红了夏日的夜空。

有人不禁大吼:“坏事儿,宫里着火了!”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翌日,有报纸上刊登了紫禁城失火的消息,说这场特大火灾从紫禁城东路静怡轩开始烧起,延烧至延寿阁。雄伟高大的延寿阁倒塌后,又将附近一些建筑点燃。如此一来,慧曜楼、古云楼、秒莲花池、广生楼等宫廷建筑瞬时间化作一片火海,连累宫中数百年的参天松柏变为一棵棵火树。

意大利使馆的消防队第一时间赶到宫外,但内务府中堂绍英却命令紫禁城卫队不要开宫门,将意大利消防队阻在宫外,致使火势蔓延。等到宫门开启之时,四九城的消防队全部赶到,然而却因宫中无水,而一时无用武之地。

不得已,只好从城外御河取水扑救,然而火势太大,不见效果。意大利消防队遂将房屋拆毁,阻隔火道,天亮之时大火总算扑灭。

这场大火烧毁房屋三四百间,里面的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是清宫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不但烧毁金佛以及金质法器数千件,还将一些绝版经文烧毁,更连累清代历代帝王的画像和行乐图,历代命人的字画、古铜、古瓷,连同溥仪大婚时收到了全部礼品,一股脑烧了个精光,仅字画就有上万件,损失难以计数。清理火场之时,仅将熔入土中的金水重新熔化而成的纯金便有四百多斤。

火灾发生后,末代皇帝溥仪大为震怒,下令追查责任。然而对于这场特大火灾的起因说法都不一样。第一种说法,认为这场火灾是宫内的太监监守自盗,担心追查起来连累到自己头上,因而故意放火。

事实上太监盗取宫内珍品贩卖在当时已经形成风气,许多古玩铺内赫然出现宫内古物,这些古物是根本不允许出宫的,分明都是太监盗走卖掉的。有几次溥仪所要的古玩竟然取不出来,监守自盗的太监眼看纸包不住火,担心自己的罪行暴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毁尸灭迹”。

据参与灭火的意大利消防人员透露,他们初到宫中之时,曾闻到一股浓烈的煤油气味。溥仪听闻此事后,更加认定是太监监守自盗,企图纵火灭迹。马上下令逮捕了几个太监,并予以杖责,太监被打的死去活来,但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就是纵火犯。最终因为查无实据,只能不了了之。

没过多久,养心殿东暖阁突然之间又着了火,所幸扑灭及时,才未酿成大损失。溥仪十分害怕,他认为太监不仅监守自盗,还图谋报复,点这把火只为把他活活烧死,于是下令将太监驱逐出紫禁城。驱逐太监与火灾仅隔20天,太监一走,火灾的起因更无法查清了。

第二种说法则是认为电线起火所致,当时宫里已经通了电,还具备一个小型发电厂。但因为技术不过关,电线的质量太差,不止一次发生过因电线走火而引发的事故。此次着火的地方,全部架设了电线。起火当晚,有七个太监在附近值班,火烧着之后,几个太监大喊大叫“走水了”,此刻整栋建筑已经烧着,很明显太监有意拖延时间。很有可能这几个太监渎职,当时不在值班地点,等到发现着火之后,已经为时已晚。

紫禁城的建筑几乎都是木质结构,自清道光十六年起,火灾不断,有五次查明跟太监纵火有关。其余几次,要么是雷击,要么是天气干燥所致,但没有任何一次比1923年这场火灾更严重。谁是肇事者?失火于何处?时至今日,没人说得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时期故宫建福宫失火案解读
1923年紫禁城特大火灾是怎么发生的?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担心被太监谋害
溥仪查监守自盗 太监放火烧园毁灭证据
建福宫:百年内的消失与重生
火爆宫斗戏《延禧攻略》背后延禧宫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