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疾病源于这四种恐惧:无法战胜恐惧的人如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心理疾病源于这四种恐惧

人类的一些心理问题是源于自身的恐惧,即使是人类自身,也没有发觉到,但是恐惧却无处不在,无影随形。

比如歇斯底里人格,强迫型人格,忧郁型人格,分裂型人格的根本起源都是因为恐惧。

人类的恐惧是源于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导致我们身处于无解的对立情境之中。

第一个矛盾是我们都想展示自己可能格,都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

可是我们也清楚,我们身处于群体之中,所以我们的个性许多时候也要让位于顾全大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个人意愿和自主权都可能受到限制。

此时我们个人的特性,就因为要臣服于人类整体,形成了与大局对峙的情况。

第二个矛盾是,我们一边追求永恒,一面又求新求变。

我们知道追求永恒,可能就是会固守己见,会抱着以前的知识不放,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另一方面又求新求变,他必然要去接受新的东西,所以这就形成一种对立的情景。

那这两种根本矛盾对我们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办法平衡这两大矛盾,那么我们的人格就会在这四种人格中不断徘徊靠近。

第一种是歇斯底里人格。

第二种是强迫性人格。

第三种是忧郁型人格。

第四种是分裂型人格。

这四种人格源自于由这两个基本矛盾而衍生出的四个恐惧原型,分别是:

害怕改变与消逝,所以不断固守自己已知的熟悉的人事物,不敢做出改变。

因为害怕在群体中失去自我的特色与个性,所以不愿意和人来往,或者避免与人来往。

恐惧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所以形成了固执己见独断专为的性格。

不能够接受自己一个人呆着,特别喜欢依赖别人,这种行为的根本是恐惧寂寞和分离。

这四种恐惧原型是如何影响人的?

一个人的心里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人的言行是一致的。

人们原本就处于对立矛盾的情境当中,所以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就让人感觉到前后不一致,有点尴尬,或者有点奇怪,但是这正好符合人内心的想法。

比如一个人喜欢追求自我,追求个性,他就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肯定自己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证明自己,无人能取而代之。

那他会怎么样做呢?他会去追求与众不同,但是追求与众不同,就会与其他人有疏离感,当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时候,就会感觉到寂寥的大浪打过来,这种寂寞的恐惧就如同潮涌,对自己造成威胁。

这种威胁来自于我们人类,其实是群体性动物,你再怎么想与别人保持距离与众不同,可是如果你没有办法过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其实内心还是会有很大的矛盾存在的,你一方面想跟别人保持距离,一方面因为想与人靠近,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所以很多人特立独行的同时,其实也渴望与人接近,也是这个原因,他并没有摆脱人的本性。

而且越是与众不同,越是与人疏离感强烈,那么就可能会丧失归属的安全感,当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其实我们就与别人不是一个圈子了,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孤寂不安,不被了解,被拒绝,甚至被排挤。

那如果一个人向整体大局妥协呢?假如一个人一直把自己隐藏在群体的规格之中,不去发展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特性,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就不是完整的。

之所以讲这个人的人格不完整,是因为人的个性是必然要发展的,如果没有这个个性,人,就会迷失自我,即使是隐藏在群体之中,但是也会成为一个麻木的行尸走肉。

假如一个人害怕改变与消逝,必然会固守己见,一直只接触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这类人是想追求幻想中的永恒。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不断的变化的,即使我们的思想不区别,但世界也会变化,该消失的还是会消失,该改变的还是会改变,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幻想中永恒始终是幻想中的永恒,无论是生命还是知识,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不论我们如何死守着熟悉的事物,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潮流。

可是如果一个人就是这种心态,那么这个人就会很固执,很守旧,总是对新事物抱着一种厌恶的态度。

讲出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一个群体?一旦这种人有这种心态,那么就是与时代社会脱节了,而且还会与周围的年轻人形成很大的代沟。

最后发现自己越想守着什么,越守不住。患得患失,提心吊胆,这类人往往生活不幸福,而且很容易亚健康。

假如一个人害怕寂寞,总是想依赖别人,那这种人会怎么样呢?

很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你在社会新闻里面,尤其是感情纠纷事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类人。

与之相反,有一类人正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害怕失去自己,变得依赖,任凭别人摆布,所以他们会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交流和人交往时,能让我们感觉到有一种施展不开的无力感,忸怩不安。

在与别人交往时,他们往往不太会顺着别人的心意,他们往往会只考虑自己,会形成一种自闭心理。

这四种恐惧原型会一直影响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我们的观念会成为我们的信条,我们会按着自己所想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我们的恐惧其实都源于生存和生活

我们所说的两大基本矛盾,其实都是围绕生存和生活。

我们既想遵循自己群体性动物的特性,与人和谐相处,可是我们又想同时保持自己的个人特色。

这二者看着很矛盾但是所有的出发点都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希望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我们非常清楚,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我们能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条件但是如果我们嫉妒去融入,就会丧失自我,这样我们就会很不开心。

矛盾吗?非常矛盾,但是又不矛盾。只要我们掌握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心态就不会趋向于极端。

另一方面,我们既追求永恒,但是又向往稳定,所以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也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还是为了生存和生活。

人类在地球筑巢,规划未来,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以为这一切很稳定,坚固,有一个未来可期待,但是这不是事实。

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真正的未来,可期待,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止境的,死神随时在召唤,生命随时有可能按下终结键。

所以人的内心很矛盾,明明害怕消失,害怕改变,但是另一方面又知道不能够停下脚步,因为世界瞬息万变。

我们所有的矛盾都是为了生存和生活两大主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生活不容易,生存也不容易,为了生存和生活,人类为了自保,衍生出很多心理疾病。

我们有没有办法战胜恐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无法战胜恐惧的人,如同长不大的小孩。

只有战胜恐惧,才能够不断进步。但是恐惧真的是非常强大的对手,我们很难攻克。

因为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和我都在劫难逃,从出生开始,直到死亡都伴随着我们,我们很多时候甚至看不出来恐惧在操控我们,可是我们就像是恐惧的棋子一样,随着它的步伐前进。

恐惧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的心头,我们的脑海,我们的潜意识里,只要我们的内心或者外在环境有一点点变化,就会迅速渗透到我们的大脑和观念中,潜伏着。

而且越是弱小的人,越容易成为恐惧的猎物因为他们能力弱,所以面对恐惧,毫无招架之力,所以恐惧会使他们更加恐惧。

为了克服恐惧。我们人类采取了非常非常多的方法。

比如宗教,比如研究科学,医学,心理学等 。但是并没有成功祛除恐惧,只是相比较而言,相信这些可能能够更加容忍恐惧或者把恐惧变成一种促进成长的沃土。

数万年来,人类与恐惧作战的方法并没有推陈出新,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战胜恐惧,当然也有人克服了恐惧,但是这一类人不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比如相信道家修行的人,这些人也不会抛头露面,所以我们对于他们始终是不了解的。

可是我们普通人就是很难克服恐惧,其实恐惧对我们而言不是一种绝对的威胁,我们很多时候的进步,就是因为恐惧存在,因为我们怕死,所以我们养生锻炼身体,爱惜自己。这是不是一种激励呢?

可是如果恐惧过了头,那么就是弊大于利,达到了极端,那么即使是俯仰之间,都会焕发出越来越多的恐惧因子,让我们感觉到心灵被撕裂。

我们很难很难战胜恐惧,但是我们可以缓解释放恐惧,虽然这也只是暂时的。

后记

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人类四大心理疾病人格的根源,是来自于内心所面临的四大恐惧,而我们内心所面临的四种恐惧原型,是源于我们人类在面对生存和生活这两大课题上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矛盾。

接下来会有四篇文章,继续详细分析四种人格:分裂型,忧郁型,强迫型,歇斯底里型。

这一系列都是拆书《直面内心的恐惧》这一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恐惧是生命原初的底色
道德内在于生命本身
为什么有些人会产生恐惧心理?(推荐)
试说“流行”
你的人格原型是哪一种?
流感相关的心理问题及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