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490

0490-1

园馆夜集,闻俄罗斯、日本战事甚亟,感赋用前韵

三两儒冠剩醉吟,起巡秋馆漏沉沉1。烽烟遽有穷边警,奴虏难爲此夜心2鹬蚌傍观安可幸豕蛇荐食自相寻3。苞桑磐石凭谁计,独倚残枝听鷇音4

【笺注】

本年5月,俄国为进一步向朝鲜扩张势力,派军队开进了朝鲜北部的鸭绿江边,导致日俄关系开始愈发走向了恶化。为予以应对,日本政府从当年8月起,频繁与俄方交涉,主张将朝鲜置于日本势力范围,并以此为代价,承认中国东北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190426日,日本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8日,日本海军突袭了旅顺港内的俄舰,日俄战争爆发。

陈三立写此诗时,时值秋日,日俄关系已经紧张,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很是明显,他与友人在园中夜集,谈论起此事,有所感触而写此诗。诗用《赠别小鲁还武昌》韵。

诗批评了清室在日俄战争中的中立态度,并认为当前的状态是我们自己逐渐失策和软弱招致的。诗人甚为国势而担忧。

1)“三两”二句:三两个读书人,只剩下可以醉酒吟诗,起身走在秋天的馆舍,更漏声低沉传来。

    儒冠”,古代读书人戴的帽子,代指儒生,即读书人。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漏沉沉”,古代夜晚漏刻的水漏泄的低沉声音。唐李益《汉宫少年行》:“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沉沉清吹繁。”

首联交代园集饮酒的场景。

2)“烽烟”二句:穷荒边境突然有了战争的警讯,做了奴隶与俘虏,难以有今夜的好心情了!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借指战争。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广陵京口烽烟相望。”

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宋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穷边苦寒地,兵气相缠结。”

奴虏”,奴隶与俘虏。唐杜牧《李甘诗》:“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颔联写日俄战争,令人有一旦为奴虏的担忧。

3)“鹬蚌”二句:鹬蚌相争,旁观的态度,怎么可能幸免?强国如大猪长蛇不断蚕食,是自找的!

鹬蚌旁观”,即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典,出《战国策.燕策二》。日俄战争时,清廷无奈采取中立的态度,故陈三立称之“鹬蚌旁观”。

豕蛇荐食”,强国屡次侵略并吞。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注:“荐,数也。”

颈联抨击清廷对日俄战争持旁观的态度,招致列强窥伺。

4)“苞桑”二句:国家磐石似的根基,依靠谁来筹谋呢?我独自依着光秃的树枝,听着幼鸟乱叫的声音。

苞桑”,桑树之本,比喻国家牢固的根基。语出《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

鷇音”,雏鸟乱叫的声音,比喻人言纷纭,是非难定。《庄子.齐物论》:“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尾联写世人对此议论纷纭,莫衷一是。陈三立对此颇有菲薄之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世纪战争解密 第2集 日俄战争
旅顺口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最惨烈的一战《二零三高地》乃木希典的噩梦
一场奇怪的对决——日俄战争
图集 ▎日俄战争
视频日俄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