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惩戒的父母有大智慧!当孩子犯了错,咱要这样治他......

小学生父母看👇 这部:

如何让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变得有悟性,让有悟性的孩子变得有追求?

中学生父母请看👇 这部:

青春期是一个孩子的心智水平第二次飞速成长的机会,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精神滋养?


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与孩子相处的时光是怎样的呢?

想来,一定有甜甜蜜蜜的时刻。

就像今天早晨,我轻轻走进儿子们的房间,俯下身子,细细端详十岁大儿子的面庞(须知,若不是熟睡,人家可不允许你这样含情脉脉地注视了),从眉眼,到脸庞,到泛着光泽的细腻皮肤,嘴唇......似乎就在不久前,还是天使一般的稚嫩童颜,此刻,却初露少年的俊朗,如天神一般健硕俊美......

正看得入迷,小东西却微微睁开眼睛,我以为他下一刻就要推开我,没想到,嘴眼弯弯,露出笑意,双臂伸长,一把把我搂到他胸前......

哈哈哈哈,老母亲的荣光时刻!

可是,资深老母亲想必都懂得,这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瞬呀,就像天空中轻快飞过的燕子,更多的时光里,充斥着琐碎、无聊、操劳、忧虑、争论、抗衡,甚至疾风骤雨......

养育子女,不是偶像剧,不都是美好,还有一地鸡毛,遍地狼藉,甚至,四面楚歌。

那一刻,我们这些平日里体面光鲜,衣冠楚楚,似乎体面成熟强大的成年人,就像站在孤岛上的野人在独自面对一头小兽的冲撞一般,焦头烂额、脆弱无助、濒临崩溃。

因为身为父母,对孩子,除了爱,我们还富有教导之责。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赵老师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当中的惩戒: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治”他?

三点建议送给你,一定要细细牢记嗷。

第一、最好的惩戒,不是你罚他,而是让他开始自己罚自己!

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人,他最忠诚于谁呢?

父母?爱人?朋友?社会声誉......

都不是!

人,最忠诚于自己。

所以,当一个人犯了错的时候,你在旁边训他、骂他、打他、责罚他,寄希望于他良心发现,痛悔前非,其实,若不是你太笨,就是太自以为是,把自己看得太要紧,因为,即便是你的爱人,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别看平日里,跟你耳鬓厮磨,心心相印,但,他还是一个他,如果他自己内心中不以为然,你再深的责骂,也只是功夫下在面上,隔靴搔痒,甚至,你骂得越恨,责罚的越重,他越解脱,越逆反。连原本的一点点愧悔都会烟消云散。

这就是人性。

人,最拗不过的是自己;最过不了的关是自己的那一关。

我们永远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会为了外在的人而改变。即便这个人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所以,古人才说,匹夫不可夺志也。

既然如此,真正有力量的惩戒,就不是你惩戒他,而是让他自己惩戒自己。让他自己心里过不去。

真正的教育,永远不是外在的,强加的,而是内在生发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责、自省、自己觉悟......

写到这里,想必有些父母要绝望了:

“赵老师,你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那孩子要是自己醒悟了,我们还费这些劲?他就是不自己醒悟嘛!”

别急,顺着上面的思路,赵老师带着你再往前走一点,你就明白了,让孩子自省、自责的方法,核心其实就三个字: 

立标准!

最近,我的小儿子上一年级了,开学两天了,字词句姑且没怎么学,先学了一套动作回来:半臂间隔、一臂间隔、起立、立正、稍息,见了老师要鞠躬“老师好!”,见了同学要点头示意,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举手有范式,不能手臂摇得高高的,妨碍同学......

小家伙一招一式,学得像模像样。

回家后,常常给我得意地炫耀。看着儿子这一举一动,我知道,学校在做一件非常要紧的教育工作,那就是身教。

何为身教?

我做给你看;

你做给我看。

教育的目的不是读书识字,读书识字也只是手段,是途径,它的终极目标,是要唤醒孩子内心的智慧、塑造道德、充实知识、传递文明。

但智慧、道德、知识、文明,最终要干嘛?

最终还不是要落实到世俗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餐一饭中吗?

Ok,这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教育,就是塑造。

那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我做给你看。

在你做给他看的过程中,人生的活法、做事的章法、为人的底线、行动的规矩,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渗透给他了。

孩子是有神性的精灵。

他们浑身都是感觉器官,身边的大人,周遭环境中的一切信息,都会源源不断地被他吸收、捕捉、整合,进而模仿运用,最终内化成为他。

所以,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而我做给你看,就是教育的第一步。

越小的孩子,你越要做给他看。因为,越小的孩子,模仿的能力越强。

这就叫“耳濡目染”。

时间久了,浸润深了,孩子就慢慢定型了,所以,我们才讲,“三岁看小,七岁看大”。

所以,赵老师很少惩戒孩子,因为,标准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父母的为人做事说话,都活生生摆在那里,就像活条例一般,他们都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所以,但凡做了出格的事,做了错的事,不用我讲,他们自己晓得,自己会羞赧。

一个孩子因为害怕外界的惩罚而不敢做什么事,和他自己内心的道德原则不允许自己做某件事,这两者之间千里之遥。

前者一旦有机会,有条件,在无人监管的时候,就极有可能会越轨;而后者,才是真正的自律,一旦做错,无论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人发现,有没有人指责,他都会真诚地在内心深处产生自责、自省,进而改正。

因为,如果错了不认,错了不改,他首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第二、孩子犯了错,惩戒时最忌讳父母情绪失控。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犯了错之后,第一个反应都是怒火攻心,就好像看到白璧微瑕,忍无可忍,这个时候,往往最容易失控。

赵老师曾经听说,有女儿一夜未归,父亲把女儿绑到椅子上,用鞭子抽得遍体鳞伤,更污言秽语地辱骂;还有一个初一的男孩,因为玩手机和父亲发生了争执,爸爸踢打了儿子,大冬夜,孩子哭着跑出家门,正在洗澡的妈妈,匆忙之中,披着一席浴巾,就追出去;还有父亲把儿子打到蔫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我们似乎忘了,惩戒的目的是什么。

惩戒是手段,惩戒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下次不再犯;惩戒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泄我们的私愤和怒火,不是为了彰显我们的权力,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惩戒,是为了拉回迷途的孩子,而不是要把他推得更远。

其实,在绝大多数孩子的内心中,是善恶分明,知晓对错的,因为,平日里,我们绝大多数父母,还是做出了正面的榜样,所以,在做了出格的事情,做了错事之后,他们自己冷静下来,心里也是有数的,也是打算接受父母的惩罚,责骂的。

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责罚之后,他们非但没有认错,甚至还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对着干?

为什么现在动不动就跳楼的孩子这么多?

因为失控的父母太多了。

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失控,激活了他们的失控;我们用自己的非理性,激活了他们的非理性。

现代生活,压力太大,工作、婚姻、教育、养老、育儿......很多成年人长期在这种重负之下,自身的矛盾挣扎焦虑凝聚积淀,就像一个待燃的火药桶一般,这个时候,孩子的叛逆、任性、冲撞,往往一点点矛盾,就会直接炸掉,喊出诸如“你去死吧!”的咒语,劈头盖脸扑打,羞辱孩子!

而这样的责罚,已经超出事实很多。

超出常理的失控的举动,非但不会让孩子同情,相反,会让他更加鄙视父母,更加绝望,更加孤独,就像一尊巨人轰然倒塌,这个世间,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信赖,可以仰望,可以安心把自己交付给他。

青春期的孩子,在桀骜、任性、叛逆的背后,是脆弱。

因为他们未经世事的淬炼,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他们还需要扶持,需要引导,他们更需要榜样。

所以,极度愤怒的时候,依然可以克制自己;惩戒的时候,依然有分寸;再大的冲撞,都能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的长辈,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钦佩,进而亲近,即便你狠狠责罚了他,他也欣然接受。

而且,因为这次碰撞,更觉与你亲近。

我们中国人常常讲,“苦口婆心”,做父母,就是苦口婆心,不是那么轻易的,因为我们责任重大,所以,反而要格外慎重;因为我们手握权力,所以,反而要格外自律。

所以,惩戒时,作为父母,一定要冷静下来,责罚打骂孩子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他这个错误的性质是什么?

2、他目前这个状态适合不适合谈这个问题?

    (避免在孩子情绪化的时候谈)

3、他自己心里知晓不知晓自己错了?

4、我对他责罚的力度要多大?

5、我对他的责罚最终要实现怎样的目的?

6、我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实现责罚的目的?

须知,肆无忌惮地打,骂,这不是权威,仅仅是暴力。

真正强大的父母,真正让孩子心生敬畏的父母,他们都是冷静自持的。

这样的父母,很多时候,仅仅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罚站,都比肆无忌惮的打骂,更有分量,更能让孩子自愧、自省、自我激励。

第三、该责罚时就责罚,坚决不心软。

赵老师的小儿子,两三岁时和我玩笑,有一次,一口咬住我的胳膊,得意地看着我,我毫不迟疑,立时也狠狠咬住他,他一定没料到我会真咬,我是那么爱他,眼角眉梢都是宠,可是,我竟是真的咬,他咬我多重,我就咬他多重。

刚开始他还笑,后来渐渐表情凝重,到后来,哇,就哭了

大滴大滴的眼泪,从黑葡萄一般的眼睛中喷涌而出,满脸都是。

看着他这样子,我是真的心疼呀!

可是,依然绷着脸,等着他哭完,一喘一喘地慢慢冷静下来,才扶着他的肩膀,郑重其事地对他讲:

“憨憨,知道你刚才咬妈妈的时候,妈妈多疼了吗?”

他点点头,泪珠犹挂在脸上。

在家跟哥哥争抢东西时,他也往往仗着自己小,恶人先告状地跑来,满脸挂着泪珠,说“妈妈,哥哥欺负我!”大儿子倔强,这时,往往挺着脸,一言不发。

但是,细细问了,很多时候,都是他打人在先。

这个时候,我就要主持公道,责罚他。

即便再小,再疼他,也不懈怠。

因为,我实在不愿意,把老大炼成钢,把老二宠成猪。正因为他小,正因为他最受宠,才要严格要求,才要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责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什么有些孩子越大越管不住?

因为在他两岁三岁,五岁六岁,娇美可爱的时候,或者在他脑子聪明,成绩优异的时候,我们忘记了对他人格、品行、操守的要求,因为,我们作为父母,在爱、分数、漂亮、可爱、聪明......面前,我们失去了底线,失去了原则,失去了权威,让我们的孩子,也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开始任性乱来。

等到问题越来越大,想管,孩子却到了不容易受教的年龄。

责任在我们!

所谓慈母多败儿。

阳明教育一直认为,成才的前提是成人。

如果把人品、操守、心性比作“1”,分数、漂亮、聪明、能干、优秀......就是“0”,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价值,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个“1”,那么,后面的“0”排得再多,也是空的。

社会生活是异常复杂的,孩子们的未来要面临的考验,诱惑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一个孩子,他人品不过硬,心性不坚韧,对的就无法坚守,诱惑就无力抗拒,人生就会一败再败。

所以,真正慈悲为怀的父母,如果能够看破这一点,如果能够看得更长远,那么,今天,在遇到大是大非的事情上,才能狠下心肠,矫正孩子。

所谓“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子不教,父之过”,我们不图孩子大富大贵,但求孩子坦荡光明,胸襟宽厚,性情坚毅,一生平安。

最后:爱,托举起孩子;惩戒,却铸就了孩子的底色。

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善用手中的权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避开人生的险滩、弯路、陷阱,走向光明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老师不会拿戒尺惩戒你,但你今后的人生会……
【亲子时光 No.050】赵永刚:现在不教训娃,就等着将来让社会惩戒吧
只有“傻瓜”老师,才“体罚”学生!
这些年,你有没有逼孩子认错?
睿智的的家长,当孩子受到教师惩戒时,非是追责,而是感谢
以前家长会支持老师惩戒孩子,现在却不能,因为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