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帮孩子改毛病,却做了相反的事,难怪火上浇油,越帮越忙呢!
上周六,一位妈妈联系宋居慧老师,希望如果有时间,可以和我直接沟通一次。

孩子在我们这边上过线上走心课,正在上培优课,走心课还颇喜欢,培优课却一直存在问题,换了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王晰伟老师,第二位是任娇丽老师,任老师的课,又从4人小班换成了一对一,可是,还是觉得有问题。

然后就停止了。

“孩子的教育顾问是哪位?”

“王晓华老师。”

“家长说,跟晓华老师和任老师都沟通过孩子的情况,但是,感觉老师对孩子的问题还是判断的不准确,说不到点子上,所以,想跟你沟通一下。”

是吗?

我很感意外,因为,无论是王晓华老师还是任娇丽老师,她们在阳明教育都有十年以上的工作资历,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教育教学经验,都极为丰富,她们像老狐狸一般敏锐,怎么会看走眼?

”哪个年级,孩子数学能考多少分?“

”初一,90分上下的样子,女孩。“

那就更不应该了。

我在工作群里,钉了一下娇丽老师,让她把她对孩子的判断给我说一下,很快,她就发来了长长的一段话:

“***同学的问题在于觉得自己‘会’,但是,这种‘会’只是停留在自我的一种感觉上,处于非常浅的层次,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是不能细究,也正因为如此,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灵感层次的典型特征)的状况,甚至有的时候不会,或者做错,稍微提醒一下或者不提醒,只告诉孩子做错了,她又能改对,从表面上来看,好像属于一点就通型,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解决问题没有章法,下手不够准确,对于典型问题的通解通法不够熟练。由于前期知识简单,现在才初一,加上自己以前的基础还不错,现在70%--80%的问题能解决,再往上走需要的是对做事品质的磨砺和能力的提升,需要静下心来去做卑微而琐碎的事。”

非常棒!

事情其实蛮简单,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阳明教育的课程操作是胸有成竹的,就像李波老师教导我们的,”做事之前,你要胸中有丘壑,不要想一出是一出,要有系统化处理问题的思路。'

按照任娇丽老师的方案,持之以恒地做训练和指点,不仅当下的问题解决了,连带着会帮这个孩子琢磨她的心性,锤炼她的品质,不用说未来几年,对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可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周四推完文章,下午我就给这位妈妈回了电话。

是一个非常沉着的声音,一听就很有主见,我刚自报家门,妈妈就亲热地给我讲起了孩子的情况,她说:

孩子做事总是没有常性;
也藏不住话,心里有话,就一定要说出来;
没心没肺,犯了错误,老师刚说了,下一秒就又犯;
可是呀,对老师长辈又非常礼貌;
为什么中止课程?
班里有四个同学,老师要一一照顾,她觉得浪费时间;
后来改成一对一,安排在平时晚上,她又惦记着做作业,心里急,不能安宁下来听课;
可是分数都不太好,120分满分,数学90分的样子,语文100左右,英语也就这样;
......

听得出来,她不是不明白孩子的问题所在,甚至,对于孩子的问题,她其实有着非常深刻而准确的认识。我们很快达成了共识——

孩子今天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的所有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源于三个字:心不静。

因为心不够静,她平时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仅仅走到3-4成,就停止了,浅尝辄止。这种思维习惯,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你所学的知识都是直接与生活联系的,看一眼大约就能明白,但是,上了初中后,知识的抽象性加强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坐不下来,沉不住气,为人处事没有静气,你对问题的思考就不可能往深处走,你就会浮在知识的表面。

似懂非懂,时灵时不灵。

如果再往后走,初二初三,甚至到高中,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会大大地拖你的后腿。

即便你很努力,你做了很多的事,你解了很多的题,你的分数也不会因为你的工作量而发生质的改变。

各位父母,思考问题是有习惯的。

有的孩子总是习惯于看局部,有的孩子总是着眼全局;有的孩子总是陷入细节,而有的孩子却总是在抓主要矛盾,并能够一眼看出关键性的细节;有的孩子思维上总是剑走偏锋,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是走正道走阳光大道;有的孩子总是被眼前的东西所牵制,有的孩子却能将目光放在长长的远处,并且,明白眼下应该做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浮在事物的表面,并因此而沾沾自喜,有的孩子却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穷究事物的本源;有的孩子最喜欢抱残守缺,保守狭隘不肯往前多走一步;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大开大合,善于坚守,更善于放弃,胸中唯有目标......

更糟糕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难看到自己的思维惯性,进而学业事业命运都被这个惯性牵着鼻子走!

思维即性格;
性格即命运。

我们做教育是在干什么?

就是让孩子看到他自己习以为常的动作背后的底层规律,并且让好的更好,不好的则加以启发、指导和训练,进而改进。

所以,李波老师常常讲,教师某种程度上类似医生,对孩子有治疗作用,只不过前者施治于肉体,后者施治于精神。

妈妈听了非常认同,她不住地点头,说,赵老师,你说得非常对!非常对!我也做了很多工作想要帮她调整,可是,不管用呀!

”您是怎么做的呢?“

妈妈立即开启了滔滔不绝的描述,她事无巨细地向我描述了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管理的,可是,她说的越多,我的眉头皱得越紧:

什么嘛,问题的根子原来都在这位妈妈的身上!

是,她是做了很多,比如,每天会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常常跟学校的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常常对孩子进行说教,并且,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并且,根据其中一本书上的要求,每天给孩子制定任务,要看你一天完成了多少,完成的就画勾,周末的时候,会要求孩子规划好时间,细细分配,要孩子完全按着计划来......

可惜,付出了心血孩子却并无突破。

这时,她就焦虑、难受、恐慌,焦虑又推动着她去做更多的事。

当我向她指出,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不是我们按一下按钮,她就会自动按程序运作时,她甚至大笑着叫道:

“哎呀!赵老师,我真恨不得她是一台机器呢!”

你看,“真凶”浮出水面了!

如果孩子真是一台机器,比如就电脑吧,够“高智商”了吧,可是,同志,电脑能够思考抽象的问题吗?

电脑是可以进行复杂的运算,处理复杂的问题,但是,它对于抽象的问题是无法做到自主思考的,人的肉脑才可以。

但是,我们的人脑思考问题,它又是需要时间作为保障的,如果你把孩子的时间,一天12个小时,划分为12个小格格,把第一行小格格放数学,第二行小格格放英语,第三行小格格放语文,第四行小格格放运动,第五行小格格放吃饭.......

并且,规定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个时候,孩子连发呆、沉淀、深入、整合的时间都没有了,何谈思考?

我们想要培养出一个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孩子,却用操作机器的办法来训练她,也像杂技团里的驯兽,这怎么可能?

何为深度思考?

就在于它是没有止境的,甚至,它可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对时间要求的尺度是很大的,它需要你拥有足够足够的耐性。

就像赵老师上高中的时候学历史,然后就萌生了一个问题: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肩不能提手不能扛,不事生产,只是讲讲话,写点书,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地位那么高,历代帝王都要供奉,甚至要做一个一流的帝王,都要努力学习,参悟他们的学说,而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无数帝王将相,却抵不过这几位圣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请教了很多人,可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一直到我28岁那年,偶然间读到一本书,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当然,牟先生的书我自然也没读懂,因为,真的很难懂,但是,我却从这本书里,领悟到了文化和思想对于一个民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所在了。

因着这一个顿悟,忽然间,自己人生中纠缠的诸多困惑,1000个,10000个小问题都一一视若明镜。

一通百通,底层规律,本质问题一旦彻悟,表面的问题就灰飞烟灭了。

难怪李波老师一直教诲我们:高度的学习可以涵盖低度的问题。

深度思考是一种习惯,所以,你给思考仅留一个小格格,是对思考这件事极大的限制。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一上午,一下午,一整天,或者连续几天,去学习研究琢磨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习这件事,你要想做透了,就跟浇地一般,你要有足够的耐性,你要收住自己那颗急功近利,躁动不安的心,你要稳如泰山。

肉身坐住了,灵魂才能上天入地,自由舒展。

所以,阳明教育的走心课,我们要讲,长长的日子,闲闲的功夫。

我们还要讲:

学习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没那么严肃,也没有那么凝重,
甚至不需要那么正式,
只需要找一个安静的角落,
安顿好我们的肉身,
带上我们的灵魂,
就可以开启一场愉悦的精神之旅。

所以,阳明教育初高中培优课程,我们要有三个小时的保障,这就是用形式来磨砺一个孩子的耐性,要用形式来给孩子的思考一个保障;

试问,没有三个小时做保障,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怎样能够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从三生发出万物?

如果连”一“都参不透,那一千个、一万个又怎样解得开?

学习是高级的智力活动,是高级的精神活动,它不是我们织袜子,要计件算钱。

但是,偏偏我们很多父母,用基层工作的经验来指导孩子的学习,结果,只能在这种匆匆忙忙的学习奔忙中,牺牲掉了我们学习上最大的一个品质,那就是:

静气!

李波老师在走心课中不断地讲,静能正道,静能生慧,静能开悟。

可是,我们的父母们,却在用南辕北辙的方式,一遍一遍在相反的方向上,企图矫正孩子的浮躁。

这就像您要去北京,却一个劲地往西走去。

所以,我跟这位妈妈讲,您才是始作俑者!

“您只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却没有反观自己,更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实,正是您自己制造出来的,这就像,您照镜子,看到镜子上有一个黑点,就使劲擦,使劲擦,却不知道,黑点就在自己的脸上。

所以,您做的越多,孩子的问题就会越严重,您这是在火上浇油,而不是在帮忙。”

电话的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

第一、孩子的走心课,至少要坚持一年,直到走心课中倡导的理念、思想、品质内化到她的体内;

第二、数学这门课依然交给任娇丽老师,相信,这位朴实无华,但坚毅智慧的老师一定可以带着孩子,不断砥砺她的心性,教给她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分数的飞跃。

第三、最关键的,这位妈妈,务必做到一点:修己;三个字:断离舍。

把自己头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断掉,远离那些让自己焦虑、烦躁、急功近利的观念,舍弃掉生活中不必要的牵制,专一修养自己。

怎么做?

走心课学起来,跟孩子一起,甚至,要走在孩子的前面。

修己方能渡人!

妈妈很欣喜,焕然一新,我想,对她而言,今天思想清明,仿若被水清洗了一般。

我也很愉悦,因为,又学到了一点:

原来真的有很多父母,平时一味将眼睛盯在孩子身上,看孩子问题看得很清爽,却从来不反观自己,然后,解决问题的时候,南辕北辙,帮倒忙呀!

放下电话,就看到晓华老师做的案例笔记——

有一个孩子,常常有极端的情绪,在外面补课,遇到好老师,她会讲,为了这几个老师,我可以去死!而她的妈妈,也常常这样,说,老师呀,你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孩子,真恨不得她去死!

一模一样的反应,仿若孪生。

又一个——

有一位爸爸,孩子初一之前学习非常好,也很懂事,家里开着饭店,他会常常来帮忙,客人们都纷纷竖起手指头,交口称赞。

但是,初一之后,开始接触手机,最开始其实不严重,就是看看网文什么,但是,爸爸非常粗暴,常常不分场合,破口大骂,结果孩子越来越叛逆,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考试都迟到几个小时......

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想要教会儿子文明、自制,最终,却只能把孩子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帮忙和帮倒忙之间的距离,只有四个字:

觉知自我!

可是,这距离,有的时候,却长到可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

好在,我们有很多好学的妈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像最后这位妈妈跟晓华老师讲的:

”老师,我改变不了孩子的父亲,但我跟他讲,以后,孩子就由我来管了,你就不要再插手了。上次跟您谈完,对我启发很大,我也开始用咱们文章中的观点来调整我和儿子的关系,效果很好,下一步,我会把他交给你们,参加你们的走心课和培优课,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帮到他!“

改变,有的时候看起来真的很难,但是,当我们觉知到真相的那一刻,其实,我们就已经站在了改变的起点上!

各位,加油呀

最后,赵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特别好的消息,2020金秋十月,阳明教育的走心课将闪亮升级为“走心家族

,三倍赋能,不到一半的价格
,补一年的课,也不如带着孩子坚持做这一件小事
,帮他建立“达观而开放的人生态度,高效而便捷的学习方式”,让他学习、人生双丰收

首期会员8月30日之前报名,更享受1000元优惠;老学员还有特殊优惠等着您!

点“在看”实力支持“考试帮”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浮躁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教育即培养习惯 (家长会讲话稿)
修心,让我跟人家“和解”了
训诫孩子绝对不要超过三分钟
大人,你能不能对孩子多宽容些?因你比较大![帖子]
活泼泼的小二班(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