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多份理赔年报,暴露了这5个真相

又到了一年一度各种总结的时候了。

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发布了2020年的理赔年报。

我这两天看了20多家保险公司的报告,其中“大公司”也有,“小公司”也有。

今天把有代表性的数据分类汇总出来,提炼一些自己的观点,给大家当个参考。

  结论前置:

1、理赔获赔率很高,在98%以上,理赔平均时效只有1天多。

2、重疾中恶性肿瘤理赔占70%以上,其次是心血管疾病。

3、重疾保额普遍不足,大部分理赔金不足20万元。

4、相比意外,疾病是危害生命的主要因素。

5、医疗险理赔案件数量占比最高。

01

理赔没想象的那么难

先看看下面这份保险公司理赔概况:

可以看出,除了刚成立没多久的保险公司以外,大部分保险公司每年理赔出去的钱都是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有人以为保险公司靠故意拒赔赚钱,说保险公司只有两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其实不然。

能不能赔付取决于投保时是否符合健康告知、是否符合条款,跟保险公司是哪家、认识不认识业务员,没什么关系。

一方面保险公司盈利的大头主要在于利差,即投资收益。

另外保险公司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恶意拒赔是不允许的。

每家公司都巴不得搞好品牌形象呢,恶意拒赔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是不会做的。

从理赔时效上来看,平均都在1天多。为了提高理赔体验,很多保险公司还推出了线上自助理赔、闪赔等服务,小额理赔平均几个小时就搞定。

理赔,还是挺方便的。

02

重疾中哪些发病率更高?


重疾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能占到重疾理赔的70%以上。

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严重冠心病。

在恶性肿瘤中,男性高发的是肺癌、甲状腺癌、肠癌、肝癌;女性高发的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

甲状腺癌成为恶性肿瘤理赔重灾区,有保险公司统计,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比男性更高。

图片来源:百年人寿理赔年报

之前我们一直提到,重疾新规在甲状腺癌方面有个大变动。

旧定义重疾险能够全部按照重疾赔付,但新定义重疾险只有甲癌TNM分期为Ⅰ期以上才能按照重疾赔付,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只能按照轻症赔付,赔付比例是重疾的30%。

据统计,目前甲状腺癌理赔中有90%都属于轻度甲状腺癌。按照新规理赔的话,要比现在少拿70%理赔金。

在甲状腺癌的保障方面,明显看出旧定义重疾险更有优势。

如果比较担心这方面,尤其是女性朋友,建议选择旧定义重疾险。

除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不容小觑,对于有家族病史、长期加班熬夜等人群更要注意。

有条件的话,投保时可以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心血管疾病二次赔付。

03

你的重疾保额,够不够?

重疾险赔付金额普遍不高,50%以上的重疾理赔金额不足20万。

图片来源:同方全球人寿

1)不足20万的保险金,无法解决全部问题。

生病后的康复费、营养费、无法工作后的生活费等等,花钱的地方很多。

保额不充足,就意味着依然有风险敞口,保险没能充分对冲掉生病的经济损失。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不够,出了事真扛不住啊。

分析理赔金整体偏低的原因,有一方面有可能因为是过去很多年前的保单,随着通货膨胀,保额逐渐不够用了;

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有保险就行了,随便买个保额低的。哪怕是现在,在线下依然有很多人热衷20万保额的重疾险。

小保总说配置保险时,先要满足当下的保障需求,重疾险的保额一定要充足,建议配置年收入的3-5倍,一线城市至少配置50万以上。

除此之外,保险配置也是个动态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每隔几年还需要重新审视保单情况,保额不够要及时加保。

2)重疾险的赔付金额与实际所需治疗费用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没有医疗险,如确诊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等,60%左右的客户不足以支撑最低费用标准。

一旦罹患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等,80%以上客户重疾保险金远低于实际所需医疗费用,还不包括后期复诊及康复所需的昂贵费用。

这说明在配置保险时,医疗险和重疾险都不能少。

医疗险直接解决就医费用,重疾险作用在于收入补偿,保证生了大病后,失去收入来源依然能维持家庭支出。



04

用意外险代替寿险,行不通


各家保险公司统计的身故原因,超过70%是因为疾病。


涉及身故责任的险种,主要是意外险和寿险。

值得注意的是,意外险中的身故责任,只保障由意外导致的死亡,疾病导致的死亡是不赔付的。
除了意外险不能代替寿险外,即使重疾险有身故责任,也需要配置寿险

来源:华贵人寿


根据华贵人寿的理赔年报显示,导致身故的疾病相当高的比例是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基本上是能得到重疾险理赔的。

目前大部分重疾险附带的身故责任,和重疾责任共用保额。也就是说,只有重疾没有理赔过就去世,才可以赔付身故责任。

现实中寿险作为比较冷门的险种,不太受人追捧。小保认为有必要为寿险正名,如果是家庭顶梁柱,一定要单独配置一份,没有其他险种能替代它的作用。


05

医疗险必不可少

在各险种中,医疗险是出险案件数最多的。不难理解,我们日常最常和理赔打交道的,一般都是医疗险。

一些小额医疗险,通常0免赔,头疼脑热跑医院都能用到,像小孩子本身免疫力低,感冒发烧、咳嗽头疼是常有的事;上了幼儿园跟小朋友玩耍打闹,摔倒磕碰,意外就诊也不少。

比较热销的百万医疗险,保额高,超过免赔额以上的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支出都能报销,不限制意外还是疾病,实用性也很强。

在数据上看,超过60岁老人的理赔占比较低。怎么不吻合我们的常识呢?现实中明明是中老年人经常跑医院啊。

其实并不是老人不容易生病,而是有医疗险的老人太少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一开始接触到的保险大多是重疾险,很少有搭配组合的概念,等意识到需要买医疗险的时候,往往由于身体原因而无法购买。

所以在有机会配置医疗险,一定要尽早投保。

06

总结一下

那些让人耳朵生茧的话,都是有若干数据在背后支撑:

1、保险配置要打组合拳,要理性分析自身风险,别单纯因为个人喜好抛弃某个险种,构建全面的安全网才能对冲好人身风险。

2、重疾险保额一定要充足,可以适当加强恶性肿瘤及心血管保障。

3、能买保险尽量早买,一方面大病有年轻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避免因身体条件被拒之门外。

提醒一下,还有半个月旧定义重疾险就下架了,攻略我放这里了,有需要点蓝字自取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各大保险公司理赔年报新鲜出炉,新的一年保险这样买!
看完保险公司最新的理赔年报,我有三个重要的投保建议
1000万总保额,这些保险重复理赔吗?
重疾险要改了!现在上车还是等新规出来再看?
理财之路,保险先行(单身篇)
《2020半年度理赔报告》披露,大部分人都不会买保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