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琼舞双锏、学罗家枪、骑黄骠马?史学研究可能全是假的,《隋唐演义》可信吗?


真实的秦叔宝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人们十分熟悉又非常崇敬的一位历史人物。

在民间传说中,秦琼依仗杀手锏、罗家枪和日行千里的黄骠马,东征西讨、夺关斩将的故事,又经过小说和戏剧的精雕细琢,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老百姓甚至将他作为门神来顶礼膜拜、驱鬼避邪。

据史料记,秦琼在隋末唐初确实是一位“身先鏖阵”、“前无坚对”的著名战将。

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新唐书·秦琼传》)。不过,他所擅长的武艺、作战兵器以及战骑都与传说大有区别。为此,特提笔撰文,略加杂议。

真勇士不曾舞锏

双锏,是传说中秦琼最拿手的武器。清代作家褚人获在《隋唐演义》里,对秦琼舞锏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秦琼有一样独脚武艺;他祖传有两条流金熟铜锏,称来可有一百三十斤。他舞得来,初时两条怪蟒翻波,后来一片雪花坠地,是数一数二的。”

“叔宝抡动那两条锏,就是银龙护体,玉蟒缠腰……舞到好处,连身子都看不见,就是一道月光罩住……”

然而奇怪的是,在我们接触到的史料中,根本就找不到任何有关秦琼使锏的蛛丝马迹。尽管小说《隋唐演义》和《说唐全传》都异口同声断定:秦琼的是祖上所传,“乃祖是北齐领军大将军秦旭”,父是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

可是,我们查觉,象秦旭、秦彝这样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竟然前不在《北齐书》立传,后不见《新、旧唐书》有记载他们和秦琼的传系。更何况古人有冒认世家后辈来抬高自己门第的坏习惯,就连李白这样唐代伟大的诗人也难以避免,而伪称自己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后代,

西凉武昭王李皓的九世孙(参见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可想而知。“祖传”之言实在是不足为证。难怪非常注重历史真实性的蔡东藩,在写作《唐史演义》时,对此说不屑一顾,就连秦琼“舞锏”一语也避而不谈。

当然,传说本身也存在历史价值。那么,关于“秦琼舞锎”的传说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我们可以从元代杂剧中找到答案。

元曲《尉迟恭三夺槊》中有秦叔宝的一段唱词:

“当日我和胡敬德两个初相见。

正在美良川厮撞着。

咱两个比拼一个好弱高低。

他滴溜着虎眼鞭飘。

我吉丁着劈楞锏架却。

我得空便也难相从。

我见破绽也怎担饶。

我不付能卒卒地两锏才飘去。

他搜搜地三鞭却还报了。”

这就告诉我们,从元代起,开始有了秦琼舞锏的传说。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给传说中的秦琼勾画出这样一幅十分有趣的白描:以英勇善战驰名于隋末唐初的秦琼,只是到了元朝才突然想起要用来作为自己最称心的作战兵器而重显神威。

假亲戚精于枪法

秦琼虽然不曾舞过锏,但他的枪术却是神出鬼没异常高明,在沙场上于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请看《新唐书·秦琼传》中记载: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於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据说秦琼的枪也与众不同。唐·刘悚在《隋唐嘉话》中介绍:

“秦武卫(即秦琼)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常制。初从太宗围王世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秦琼的枪是特别重的。朝廷经常把秦琼的枪陈列殿庭炫耀他武艺高强,也可见枪是秦琼手中的主要兵器。

在传说中,秦琼的枪术原来是十分低劣的。据《隋唐演义》说:

“罗公(指罗艺)为何说叔宝枪法不如?因他没有传授。秦琼在齐州当差时,不过是江湖上行教的把式野战之法,却怎么当得罗公的法眼。”

后来,秦琼向表弟罗成学习了枪法,罗艺也“暇日自来指拨教导,叫他使独门枪”,秦琼的枪术才大有进展。其实,历史上并无此事。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根据传说,罗家父子能将自己秘不外传的独门枪术破例传授给秦琼,其主要原因是罗艺之妻即秦琼姑妈的缘故。

但是翻开《新唐书》,在《罗艺传》里我们就会发现有这样一段记录:

“济阴女子李,自言通鬼道,能愈疾,四方惑之,诏取致京师。尝往来艺家,谓艺妻孟曰:'妃相贵,当母天下。’孟令视艺,又曰:'妃之贵由於王,贵色且发’。艺妻信之,亦赞以反,既败,与李皆斩。”

可见罗艺之妻姓孟而不姓秦,与秦琼根本不存在亲缘关系。孟氏因为受女巫的迷惑怂恿罗艺叛唐,结果遭到了满门抄斩的下场,罗艺的弟弟罗寿也由于连坐被诛。

如果秦琼和罗家是亲戚,又怎么能不受牵连而让他的图形始终高悬凌烟阁享受致祭呢?

至于秦琼和罗成互相交换枪、锏之法,学得罗家枪术的故事则离史实更为遥远。秦琼不曾舞锏,罗成在历史上也查无此人,秦琼学枪之说从何谈起?

因此,我们可以说,秦琼精晓枪术,但并不是学自罗家,而将罗、秦二家硬凑成亲戚,教枪换锏的,则是小说、剧作家们为了要加强人物之间的联系所采取的艺术手段。

黄骠马冒名顶替

秦琼有快枪,也有宝马。不过,它不是在传说中久负盛名的黄骠马,而是一匹号称忽雷驳的千里驹。我们在唐·段成式编著的《酉阳杂俎》中找到了它的下落:

“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於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氇。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说唐全传》的编者似乎也发现了忽雷驳被冒名顶替的冤案,但又慑于黄骠马的威名,不敢轻易更正,只得将忽雷驳改名为呼雷豹,然后再通过尚师徒之手巧妙地让它回归了秦琼。

现在,让我们再来描绘一幅比较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秦琼征战图:

秦琼全身披挂,手持着与众不同特别沉重的快枪,跨下是能跳涧越溪、疾驰如飞的宝马忽雷驳,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斩将取首随心所欲,敌军望风披靡……(包于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琼靠黄骠马成名,但他早年发配,不可能骑马,黄骠马为什么没丢
洪波no angry 与秦琼卖马(洪波)
2021年全国乙试卷《秦琼卖马》真题解析
七律·马年咏马——黄骠马
《说唐》等隋唐小说中,秦琼的坐骑从黄骠马换成了呼雷豹
转载:文学与马之黄骠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