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种情形下急诊医生应掌握的沟通时机和技巧
经急诊医生首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没有明确诊断,以急危重症为主,患者濒临死亡,家属心急如焚,情绪可想而知。对此急诊医生不光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熟的策略,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时机和沟通技巧。沟通不到位,医生全力施救后,家属对此难以理解,易引发医疗**。本文以急诊科数多棘手情况采撷五种较为常见的情形,简析该如何把握时机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
  1.准确诊断 时时沟通 病史不清 患者危重
  一老年患者,既往高血压史突发剧烈背疼来我院就诊,排除心梗,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初步治疗病情稳定后,马上向家属讲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应在询问病情、初步判断、稳定生命体征后,立即简短、清楚地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后果,不宜与家属长时间沟通;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病因逐渐明朗后再详细沟通;如果患者病情恶化,考虑终将不治,则应边抢救,边沟通。给家属一个接受的时间,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沟通不到位而产生**。
  2.抢救过程透明化 病史清楚 患者危急
  72岁女性患者,多年冠心病史,突发昏厥入我院急诊。入院时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检查显示患者为大面积心梗。抢救过程中患者心跳停止,半小时后仍无心律,家属知晓后都情绪激动地冲入抢救室,这时医务人员将急诊室窗帘拉开,继续抢救并由急诊医务人员拿着患者即时检查结果(如心电图等),不断和家属沟通,20钟后患者心跳仍未恢复,家属很理解并最终放弃抢救。
  急诊的医患**大多是家属对医疗过程不满意和医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病史清楚的危重患者,让家属了解抢救过程和时刻沟通必须贯穿于抢救始终。将抢救过程透明化,让家属清楚地知道医生正全力抢救病人;时刻沟通,给家属接受的时间和过程。
  3.及时全面的告知 留院观察病情突然加重
  65岁男性患者,突发头晕,头部CT显示无异常,考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家属认为患者症状较轻,不愿住院。医生意识到疾病的危重性,劝患者留院观察。期间,不间断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病情,家属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观察过程中患者言语不清并突然失语,家属当即同意并配合救治工作。治疗后患者可自由交谈,家属已由原来的不信任转为感激。
  当患者留院观察时病情加重可能致死,如不及时沟通,往往会诱发医疗**。急诊医生要多观察患者多与家属交流并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否则患者加重,家属会认为是医生失职而引发医疗**。
4.沟通交给专科医生 外科急症
  外科急症多是外伤所致的多发伤及复合伤,患者流血较多,伤势明显。沟通在此时处于次要地位,重要的是马上实施治疗,抢救患者生命。
  医生实施救治后简短了解伤情,应该把详细沟通的过程留给专科医生;如果病情极重,与家属详述无义,可能耽误救治,初诊后应马上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手术。
  5.详细记录诊疗全过程 突发急症 家属不在场
  对于家属没在身边的患者,医生应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诊疗记录,如患者入院情形、各项检查等细节,如有条件可用录像机把患者的诊疗全过程录下来,以便找到家属时详细交代患者情况,以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急诊医生掌握良好的沟通时机和技巧,才能很好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给患者以最好救治的同时避免医疗**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患沟通技巧
急诊室里的急与不急,有意思
细节决定成败--危重病人的抢救
如何配合医生完成“中风急救”?
急诊工作中易犯的错误或经验
医海 西医继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