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钝感力》,把心变得粗糙一点,或许人生会是另一番天地

文/麦穗小鱼

题记:

“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亦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 渡边淳一(日本著名作家)

敏感和钝感,是硬币的两面

“阅读空气”这个说法,近些年因日剧而流行。它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察言观色,感受氛围。可以说这一能力,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这种人,通常敏感细腻,天生善于捕捉他人的情绪和需求,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阅读空气”也被认为是高情商的表现,似乎掌握了这种能力,人生便能顺遂无忧,走上巅峰。然而,凡事都要有个度。否则,必将过犹而不及。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对别人的一言一行特别敏感,稍有异样就会觉得是不是别人不喜欢我;

和朋友在一起时,他们总会扮演那个照顾他人情绪的角色,甘愿做“中央空调式”的老好人;

他们时常会因为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或一件事,伤心自责很久,甚至茶不思饭不想;

他们一看到别人的不幸,就特别容易感同身受,像林黛玉一样,梨花带雨,共情力特强。

.......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当自己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时,常常委屈了自己,活得很累。之所以会无时无刻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神经太敏感了。别人的一个举动,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能让你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这类人就属于过度敏感的人,过度敏感的人于人于己都是很可怕的。到底有多可怕?或许我们可以从日剧《凪的新生活》的女主凪身上找到答案:

从北海道来到东京打拼的都市小白领凪是“阅读空气”的典型代表,她性格高度敏感,生活中患得患失,工作上小心翼翼,爱情中里战战兢兢。

生活中,有一次她在推特上看到同事发了一张聚会的照片,立马紧张兮兮地点开其他同事的推文,看她们是不是背着自己偷偷聚餐。她害怕错过公司的每一次聚餐,总担心别人会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

工作上,经常替同事顶班,为同事背锅,从不拒绝他人的请求,将自身的姿态放得极低。有一次,同事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上司来兴师问罪,犯错的同事向她使了一个眼色后,她立马心领神会,主动背锅认罪。原因很简单,她怕自己被同事孤立,她要极力在同事心目中塑造一个“好人”形象。

爱情里,她战战兢兢,卑微地爱着自己的男友。会因为男友随口说了一句喜欢“黑长直”的秀发,而每天坚持在男友睡醒前偷偷拉直那一头自来卷。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怕失去他。

可惜,她的察言观色,迎合讨好并没有换来朋友、同事和男友的感动。相反的,过于敏感的心驱使她无限压缩和包裹自我,活在别人的阴影里,让自己身心疲惫,甚至伤痕累累。

比如,相熟的女同事会在背后一起嘲讽她,所谓的精英男友会跟男同事吹嘘,说她“抠门,穷酸”,跟她在一起只是因为“那方面和谐”。

一直善于“阅读空气”的凪,在那一刻,被化做潮水的“空气”淹没窒息,她用敏感和讨好辛苦构建的世界顷刻间崩塌。在入院治疗一周后,她选择辞职走人,逃往乡下。凪是让人心疼,但却不值得同情。因为她过于敏感,甚至到了牺牲自我的程度。这样的人,不需要同情,只需要指引。

从凪的身上我们可以探究到造成敏感的原因大抵有以下三个方面:

  • 对细节有较强的感知力

通常能够观察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包括人的说话声音、说话语气、肢体动作等等,他们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共情力特强,看到别人难过时,会比别人更难过。

  • 善于解读他人的行为

内心敏感的人通常会不自觉地从他人身上接收更多的信息和情绪,如果缺乏强大的心理素质,难免会对这些“杂音”过度解读,为其所困。

  • 做人做事追求完美

做任何事情都想追求极致,担心别人会因自己的不完美指指点点。他们习惯了将自我建立于他人评价之上,善于依赖“讨好别人”让自己看上去更加无可挑剔。

诚然,以上三点如果不走火入魔,都是优点。比如,共情力强的人更有同情心,善于解读他人会更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在意别人的评价也可以成为一种自我成长的鞭策。

但是,过于敏感的人,常常伴其左右的是自卑和内耗会让一个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休止的自我困顿中不可自拔,从而裹住你前行的脚步

于是,就需要培育另外一种能力,去调和,去平衡这种敏感力。这样,一个人才能活出自我,人生之路才会走的更加轻便。

而这种能力就是,钝感力!

钝感≠迟钝≠木讷≠傻愣

“钝感力”很多人或许听都没听说过,按照中国人剖文解字的理解方式,钝感应该是和迟钝、木讷,甚至傻愣划等号的,被赋予了更多的负面色彩,总之和褒义很难扯上关系。

其实,说到“钝感”,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科技领域中的“钝感系数”、“钝感机理”。生活中,几乎没人用钝感这个词。但是,生理学上却对“钝感”一词有清晰的界定: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

提到钝感,我们脑海中很快就会跳出另外一个词——敏感。的确,敏感是钝感的反义词。敏感意味着聪明、睿智、灵活,带有强烈的褒义和肯定色彩。

这“一褒一贬”似乎就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它们相互站在彼此的对立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的双方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而,真正让“钝感”一词翻红的,还是被日媒赞誉为“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的渡边淳一。

他那部《钝感力》的杂文集,被称为处世的智慧之书。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也被情商大师蔡康永推介给众多读者。毫不夸张地说,《钝感力》和最为津津乐道的《失乐园》相比,其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可否认,很多人都被自己的迟钝木讷,共情力差所困扰和,甚至因此被周围的人排挤与嘲讽。但是,当我们读完这百余页的《钝感力》时,确有顿感。渡边淳一试图极力在向人们传达不因眼光浅短而喜忧、保持信念往前走的重要性。

就像他在书中写道:

“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钝感力”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对于“钝感力”会给一个人带来哪些好处,百度百科列举了5项。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摘自百度百科)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说白了,钝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钝感力”不等于迟钝,更不能和傻愣划等号。它强调的是从容面对挫折和伤痛的豁达,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

心变得粗糙点,或许人生是另一番天地

360CEO周鸿祎曾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还是迟钝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儿,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这样才能让自己多一些积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正确。你可以选择在年轻的时候过得肆意妄为,但如果没有趁着年轻打下一片基础,凭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CPI越来越高的地方生活下去?'

这一说法,和“钝感力”不谋而合。钝感力告诉我们,要过滤掉阻碍你前进的杂音,甩掉羁绊你前行的泥沙,勇敢的做自己。就像《无声告白》里说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讲到这儿,我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走出来的几位优质演员,他们个个都是钝感力的免费代言人。

一如,“一人千面”的段奕宏。他为了考中戏,复读了三次。特别是在第二次考试时,一个考官不留情面地说:“退一万步你都进不了(中戏),别耽误自己。

但是,段奕宏在伤心过后,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他把这句话当成是一句善意的提醒,是一句对自己的鞭策。丝毫没有影响他再次备考,再次冲击中戏的信念。他说:“新疆这片土地所赋予的刚毅,让我做任何事都是越挫越勇。”正是凭着这种比驴还倔的倔劲,和不被别人左右的钝感力,段奕宏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戏。

然而,这个自称是“中戏最穷的学生”四年里几乎没人愿意和他一起搭戏,只有曾经的“绯闻女友”小陶虹愿意靠近他。可以说,中戏的四年,他一直活在别人“土得掉渣”的流言蜚语中。但是,段奕宏从不把这些“杂音”放在心上,他充耳不闻,只顾着汲取知识,打磨演技。

毕业后,从《圣井》、《烈日灼心》、《刑警本色》、《让爱做主》,到《士兵突击》里的袁朗,再到《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龙团长,这一路走来,好像批评的声音从未断过。什么“他只会演军旅题材的戏,戏路太窄,走不远”、“段奕宏演戏用力过猛,有点假”等等,而段奕宏再次把“钝感力”这一神器发挥到了极致,一副“别人说什么都与我无关”的架势,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盘旋上行。

就像《钝感力》一书中写道的:

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

段奕宏从不在意别人的批评,更不会去为了讨好导演、讨好观众而改变自己的演戏风格。如同他自己所言:“演戏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越好。”随着一部部叫座又叫好的戏纷纷上映,段奕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特别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精彩的演绎,让龙团长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永恒的经典。

后来,段奕宏在采访时坦言:“有些人说我给人的感觉是宠辱不惊,不是说我从来没有欲望、浮躁、怀疑,这些我都有过,但我都消化掉了。如果,我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不可能扎扎实实地往前走,也就不会有现在。

再如,被称为“不哭比哭还能打动人心”的张译。在文工团当兵时,张译曾被酒后吐真言的团领导指着鼻子说:“就你这长相,演戏就是个死。”甚至,有一次导演来团里选角,看中了张译。而团里的领导含沙射影地奚落:“给你推荐好的演员不用,非得找个难看又不会演戏的,真是王八对绿豆。”面对这些奚落和噪音,张译通通选择把它们屏蔽掉。他只管用心演戏,只管堵住耳朵,大踏步地往前走。于是,我们看到了张译演的很多角色都深入人心,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影帝。

张译说:“从被人痛骂你演戏就是个死,到成为演员,我用了20年的时间。从演员到被观众喜爱的演员,我会用一辈子!”

当然,这样的演员还有很多。有谁会相信一没文化、二没长相、三没身高的王宝强能大红大紫;又有谁会相信,在农村连媳妇都找不到的黄渤,能成为票房的最大保证,导演们争相合作的演员。

不可否认,他们的这种好运是凭真本事、凭真能力挣来的。但是,除了脚踏实地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之外,他们身上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钝感力。

钝感力就像一张过滤网,会帮助一个人屏蔽掉外界那些无所谓的评价、毫无必要的杂音,让你不受这些干扰朝着目标前行。

不想太多,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才会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才会迎来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生活中无须那么多“弦外之音”

如果你发现自己过度敏感,需要打一针“抗敏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提高自己的钝感力。

具体该如何做呢?

  • 拉长时间和空间限度,放大视野范围

缺乏钝感力的人有个共性,就是爱钻牛角尖,特容易为一些小事所困。人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了他那里就变成了“小事变大,大事要炸”。遇到芝麻粒的事情,都会反复琢磨,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如何才能做到不庸人自扰呢?

一方面,拉长时间限度:想象一下一个月以后,半年以后,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还会不会像现在这么大。如果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都不需要care,那你现在又何必如此纠结呢?

另一方面,拉长空间限度:想象一下这件事是不是已经严重到足以扰乱你的整个生活和工作状态。如果没有,就请你先泡一杯茶,静静地听一段音乐,再去安然若泰地处理之。

  • 不必刻意地讨好他人,学会取悦自己

敏感的人常常会为他人的糟糕情绪买单,并且认为自己是感同身受,推己及人,从而把自己搞得很累。

蔡康永说:“真正的高情商是既能照顾好别人的情绪,又能让自己舒服。而那些过度敏感的人常常把自己当成小太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忽略了自己,慢待了自己

他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鼓励大家:

“我鼓励大家做一个比较冷淡的人,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一个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好的立场。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给绑住,就更吃力。”

当然,“冷淡”不是说要你任何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说,你不必强迫自己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更不必去刻意迎合所有人。

我们习惯了看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总是踮起脚尖去达成别人的期待。如果没有达成别人给我们预设的期待值,就暗自难过,仿佛辜负了别人的期待就特对不起他人。

这种成全他人的自我加压,时常会让我们迷失自己。钝感力恰恰告诉我们:不必任何事情都记挂在心上,也不必把所有人的情绪都照顾的妥妥当当。

  • 坚持自我,充分认识到他人的评价只是判断自我的一个维度

缺乏钝感力的人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与看法,甚至被其左右和反噬,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

实际上, 自我不一致理论(self discrepancy)中提到,他人的评价只是衡量自我的一个维度,并不是全部。“自我认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自我认知的自我”和“他人认知的自我”。

在“自我认知的自我”中,有三个维度:

即,实际自我,解决的是“我是谁”的问题;理想自我,解决的是“我想成为谁”的问题;应该自我,解决的是“成为谁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在“他人认知的自我”中,同样也有三个维度:

他人实际: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

他人理想:他人希望我成为什么样子

他人应该:他人眼中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

而那些过度敏感的人,时时刻刻在意的是“他人认知的自我”,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成是圣旨,不断地修正自我,去迎合别人的眼光,最终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把真实的自己丢到了九霄云外。

其实,真正决定你是谁的,只有你自己。锻炼自己的钝感力也是在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否则,一旦迷失了自我会活得很累。

一如,沈从文在《边城》里写道: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如果你也曾如此,不妨锻炼一下自己的“钝感力”,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为自己建造一个屏蔽外界纷纷扰扰的屏障。这既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也可以让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轻松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过一是场修行,不妨改变一下自己,也许会拥有另一番风景!
[董腾老师作文]挣脱之后,才是另一番天地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境界”说
心若有尘天地窄,眼中无物众生亲
云来云去,缘起缘灭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美图语录)看开-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