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老字号半解(上)

文丨-108p@bigfun社区

我写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时兴起,又因为我这人没有长劲,所以大都是很快动笔,起码留个稿子,这样就算写了一半日后多半也会续上,这不,本来新稿子该是中国妖怪图谱,但到底是先溜出来了这篇关于北京老字号的半科普文,至于为啥是半解,因为我也不太懂,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要是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谅解。


讲究

规矩呢,指的就是约定俗成,你要说谁谁谁出了本书订了这个东西,那指定没有,但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认。而北京,大地方有大学问,而在吃饭这一行上,那学问更是海了去了,咱就首先说说这饭庄酒店的规矩,或者说讲究。

过去不像现在,当时能下馆子吃饭的,都不是一般人,那你既然是有身份的人,那下的馆子是不是也得区分开来?起码人家走过去看见你家牌匾,一抬头一扫眼,一下子就知道你是多大的店。就这样,堂庄楼居馆,老北京饭庄的分类,慢慢就定下来了。

“堂”呢,顾名思义,人家是能办堂会的,就是那种台上有戏班子唱戏,台下有人吃饭的堂会,也就是说“堂”不仅有桌椅,还有戏台和大片的空地,各位,在北京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地方大,就代表了排场,所以呢,在以前“堂”主要是在皇城根下,周围也都是王侯之府。

“庄”和“楼”分的没那么开,他俩比“堂”小,大小属于一个等级。而“居”就又要小一点了,需要注意的是,到这个大小他们基本上就不做堂会的买卖了,主要是想做也做不了,地方不够啊,也就是做做宴会业务,但是呢,鉴于后面还有个“馆”,所以它仍然不是饭馆的最低层级,也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往这儿钻的一般是那些进京述职的小官和赶考的秀才。

到了“馆”就好理解了,饭馆吗,这就是平民吃饭的地方了。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斋”,这个大家应该都熟,影视作品里点心铺一般都叫xx斋,所以“斋”就是做大了,做成饭馆的点心铺,一般它的档次规模也就和“馆”差不多,顶多比“馆”大点,但指定是比不上“庄”。

再说说冷饭庄热饭庄的事儿,现在是没这个区分了,毕竟也没人请堂会了,但以前这必须分的清清楚楚。冷饭庄呢就是只接大生意,比如堂会宴会,或者红白喜事,所以啊,冷饭庄都是大饭店,一般都是那种老北京四合院,台上唱戏,台下吃喝,至于单个散座的客人,不好意思,出门左拐热饭庄。


十大堂

这北京十大堂说白了就是那个年代北京城有名的十家大饭店,但说法也不一,比不上八大堂那么确定,目前有名堂的分别是聚贤堂、福寿堂、会贤堂、庆和堂、同和堂、同兴堂、惠丰堂、庆丰堂、福庆堂、天福堂,还有燕寿堂,聚寿堂和隆丰堂,行吧,反正我能找到资料的我都一个一个给您掰扯掰扯。【十大堂目前只剩下惠丰堂。】

聚贤堂

聚贤堂以前在西四北报子胡同,它的格局较新,四合院三面有楼有戏台,这就导致有一面是白虎台——戏台朝西,这是戏行的大忌,所以名角都不愿去那儿唱戏,怕出岔。聚贤堂的拿手菜是炸响铃双汁。炸响铃就是把烤好小猪的脆皮回锅再炸,当然这炸响铃能成为聚贤堂的招牌菜,也是有讲究的。北京以前想吃回烤猪麻烦不小,不但得交税,还得申请填表,谁也不能在不景气的年头为了口吃的东奔西跑,那咋办,聚贤庄有啊。那时候西单有家叫“天福”的酱肘子铺,生意特别红火,而和聚贤堂这么多年街坊邻居,关系自然也不差,有那种薄皮小仔猪,就都给聚贤堂匀一些出来。炸好的烤脆皮,甜咸两味汁水浇上去,用来下酒,滋味别提了。【本段部分改自《先生馔:梁实秋唐鲁孙的民国食单》】

福寿堂

这是家主打山东鲁菜的饭庄,光绪二十八年开业,1938年倒闭,位于东城区西打磨厂街179号。这家饭堂规模很大,据说能容纳数百人看戏,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菜做的确实好,据说光是鸡就有三十多种做法,至于招牌菜则是红烧熊掌和翠盖鱼翅,当然,熊掌也不是普通的烧法,他们的熊掌是在烛火上慢慢煨上十天做成的,以香嫩软滑名扬京城,当然,现在是吃不到了,不过有兴趣的可以看BV1Ht411S7Ba,第一集8分45秒有红烧熊掌的真实影像记录(吞口水)。另外他们家的翠盖鱼翅也是独占鳌头,在京城鱼翅菜里是独一份儿,上品鱼翅的用鸡汤小火慢炖,等火候到了再连同上好的紫鲍、云腿,以及剥下的油鸡鸡皮用新鲜的荷叶包在一起,再烧一个时辰,然后再用新荷叶盖上蒸,上笼蒸20分钟,最后再用新鲜的绿荷叶盖上上桌——这就是翠盖鱼翅。大家都知道,鱼翅本来是道样子菜,没啥味道,所以这道菜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鱼翅借味,吸收了火腿鲍鱼的鲜美醇香,再辅以鸡油的顺滑细腻,荷叶的清新芳香,就一个字,绝。【改自唐鲁孙先生的《吃在北平之饭庄子》,后文不注。】

会贤堂

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北沿18号是一家私宅改的饭庄,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七座院落,北边是一座三层戏楼,戏楼东边是座小四合院,西边是座大四合院,大院的南边是一座二层小楼,抬头望去,大门正刻——会贤堂,当然,现在已经是北师大的宿舍了。

据唐鲁孙先生所言,会贤堂菜做的一般,只不过地处什刹海,是个避暑的好去处,所以夏季生意好罢了。当然,他们的什锦冰碗倒也为人称道。会贤堂旁有十亩荷塘,塘水源自玉泉山——天下第一泉,泉水醇厚甘甜,河鲜自然也是上品,产出的莲子饱满香甜,鸡头米又极嫩,冰碗里再添上鲜藕,鲜菱角,鲜核桃,鲜杏仁,鲜榛子,点缀几颗蜜饯,荷叶一拖,颜色分明煞是好看。

庆和堂

北城最有名的庆和堂来往的都是高官显贵,所以堂倌都经过训练,进退有素,以防叨扰了贵人。他们家拿手菜叫做桂花皮渣,具体做法是精选猪脊背上三寸宽的一条猪皮,祛毛之后用花生油炸到起泡,沥干,晒透,放入瓷坛密封,防潮防湿,等到第二年取出,用温水洗净,用高汤泡软,切成细丝大火炒制,最后浇以蛋液火腿末起锅。这道菜的桂花就是炒鸡蛋,皮渣就是皮肚,其关键在于肉皮的油发及火候,要让肉皮完全发开,均匀炒制,最后吃起来松松软软,香而不腻,味如鱼肚。

同和堂

同和堂就在聚贤堂旁边,几步路远,相较而言老派了一些,没有戏台,却也没了烟火气息,院子层层叠叠,花木围绕,让人升起几分家的感觉。他们的招牌菜是真正的绝活,只有老主顾一年能吃上那么一回,叫天梯鸭掌。怎么做呢,鸭掌清水泡一天之后,顺着纹路撕去上面的薄膜,然后再泡上黄酒,泡的鼓鼓涨涨的,抽去筋骨,包上一片肥瘦相间的火腿,一片春笋,刷上蜂蜜,用海带丝扎到一起,小火蒸透。

南北方的鸭掌鸡爪,要么是焖炖,要么是辣味,同和堂的蒸制可谓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笋香,酒香,火腿的脂香交织在一起,难怪唐先生称之为“腊豕笋香,曲尘萦绕。”可惜,同和堂歇业之后,这道菜已经失传了。

同兴堂

同兴堂算是在梨园的支撑下走下来的,基本上梨园大大小小的事务,祭祖拜师焚香等,都会去同兴堂,一是那儿家伙事儿都齐全,二是这么多年,也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他们家要说,就是一道菜——烩三丁,据说这是白石老人最喜欢的一道菜。三丁是火腿、海参和鸡丁,不用说,都是最好的,海参要选黑刺参,鸡丁也必须是带有鸡皮的活肉,不能是胸脯肉,而勾芡的芡粉是藕粉与茯苓粉混出来的,使得三丁入口不柴不木。据说他们家还有一道枣泥方谱,选的是那种上好的肉厚香甜的紧皮枣,做馅不用加糖,一顶一的地道天然。

惠丰堂

惠丰堂是至今唯一还在营业的十大堂,建于1858年,后来1902年被张祖荫买下用心经营,据说当时张祖荫走了李莲英的路子,让慈禧太后为惠丰堂题了字,自此日益红火,最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据说惠丰堂尤为擅长烩菜,如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烧烩爪尖以及糟烩菜等,在此不做多言,诸位有机会可以一试。【人家还在我就不能胡侃了】

天福堂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熟悉,嘿,不就是聚贤堂的邻居嘛。那估计就不用我多说了,他们家招牌菜——酱肘子。要说能做这么大也正常,毕竟地处北京肉市街 ,旁边几步就是正阳楼和全聚德,这一看就是好地方。据说当年慈禧的另一位红人安德海就是在这儿娶了名角马赛花,大摆宴席。另外哈尔滨的看官可能对这名字熟悉点,你们那儿过去有家天福号,前身叫馅饼周,都是取自北京的老字号。


结语

关于北京老字号的科普就到这儿了,目前还不确定一共写三期还是两期,毕竟后面还有什么一楼二烤三轩四顺,至于我没写到的十大堂,主要是因为我确实找不到文字记载了,顶多是只言片语不如不写,诸位看官要是有相关资料,可以告诉我,万分感谢。

图片都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百年经典鲁味,尝老字号惠丰堂镇店之宝烩菜
济南食苑(四十):老字号的故事·燕喜堂篇
老北京“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您都清楚么?
天津的饭庄子
老北京的饭庄
老北京的'八大堂',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