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取名字不要再翻字典了翻《本草纲目》吧 里面的中药名美到不像话

辛夷,中药名。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

莳萝,又称土茴香。伞形科,果入药,有驱风、键胃、散瘀、催乳作用。

秋石(Prepared Salt),中药名,别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属钙化合物类。主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等症状。

重楼,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inn.),别名: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尤著。

茯神,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的菌核,原物种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中间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有镇静催眠作用,认识不甚一致;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

龙葵(学名:Solanum nigrum L. ),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檀香(Santalum album L. )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

枳实,中药名;属芸香科植物酸橙及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杜鹃,中药名。为杜鹃科动物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 Latham的肉。具有滋养补虚,解毒杀虫,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病后体虚,气血不足,疮瘘,跌扑肿痛,关节不利。

青菀,释名: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肺伤咳嗽;产后下血;缠喉风痹。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

昆布,气腥,味咸。归肝、胃、肾经。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能。用于痰饮水肿。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竹茹,中药名。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南星,也就是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是一种带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具有散风、祛痰、镇惊、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风麻痹,手足痉挛,头痛眩晕,惊风痰盛等病症。

苍耳,拉丁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尔雅)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都有其毒(贝壳杉烯毒苷),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豆蔻《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苍术,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

佩兰,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连翘(拉丁学名:Forsythia suspensa),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瞿麦,别名:高山瞿麦,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破血通经功效。

杜仲,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丁香,公丁香被用作香料和中药,指的是没有开花的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桃金娘科蒲桃属)花蕾晒干后作为香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良姜,别名小良姜、高良姜,其性温、味辛;具有芳香气,有节,节处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决明子,中药名。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百荡草、白前等,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杜若,(拉丁文名:Pollia japonica Thunb.),别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主治理气止痛,疏风消肿。用于胸胁气痛,胃痛,腰痛,头肿痛,流泪;外用治毒蛇咬伤。

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雪见,雪见草,直立草本,高15~19cm,多分枝。茎方形,疏生短柔毛。根生叶丛生,贴伏地面,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叶面有明显的深皱折。根性味苦、辛、凉,无毒。能活血,消痈肿,止吐衄,全草治疮毒。

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名医别录),别称: 金银花(本草纲目),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供药用。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作用。

水蓼,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地上部分。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具有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之功效。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

白芷,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开女人不老用药的秘密
中药正别名集(1)
用到中药红皮的方剂
16种有趣的中药名,您认识几个?
宜食宜药的甜瓜
张昶博士中医讲堂 – 头条号(www.toutiao.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