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四军十个老团来源,三个团皖南事变损失,其余发展为哪支部队

1938年新四军组建初期,有四个支队十个团,这些团的来源和发展各不相同。

一支队1团

团长傅秋涛(上将),副团长江渭清(江苏省委书记)。

这个团可以追溯到红16军。1930年7月,红16军由湘鄂赣边苏区的红军和平江、修水、铜鼓等地的工农地方武装改编,隶属红三军团。主要领导人陈寿昌、徐彦刚(牺牲)、方步舟、傅秋涛领。

这个团可以说是新四军所有团中的精锐。1938年5月,第1支队由岩寺出动到苏南发展,12月,第1团调回皖南,归军部直接领导,改称为3支队1团(与6团对调)。

该团在皖南事变中损失。不过还残留了部分部队。1938年冬,该团的2营改为1支队特务营。该营的一部和独立营组成新6团。1942年12月,新6团缩编为5个连并入4团。该营的两个连改编为1支队6团3营,后来成为华东野战军11纵队31旅55团3营,29军85师253团3营,在金门之战损失。

一支队2团

团长张正坤(牺牲),副团长刘培善(中将),参谋长王必成(中将)。

2团1营来自湘赣边游击队,是红六军团长征后该地区留下的地方武装,在谭余保的领导下坚持游击。1936年12月,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段焕竞(开国少将)任团长,刘培善任政治委员。

2团2营来自赣粤边游击队,是红24师和地方武装突围人员与当地游击队合编的红军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项英、陈毅、蔡会文(牺牲)、陈丕显、李乐天(牺牲)。

2团3营来自皖浙赣游击队,是红十军团北上后,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军区组建的游击队。主要领导有关英(牺牲)、熊刚任、刘毓标(少将)、王丰庆(1940年牺牲)。

该团后来改称江南指挥部2团,新四军重建时番号为1师2旅4团,解放战争时期为华东野战军6纵16旅48团,后来改编为24军70师210团。现在为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13团。

二支队3团

团长黄火星(中将),副团长邱金声(去世)。

该团源自福建军区独立第8、第9团和明光独立营,后来与红24师突围一部合编,主要领导人为张鼎丞、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其他领导人还有罗忠毅、方方、吴胜、谢育才、邱金声、邱织云等。

抗战初期,该团随二支队东进苏皖边地区。1939年2月,第三团调回皖南,归军部直接领导,“皖南事变”中损失。

二支队4团

团长卢胜(中将),副团长叶道志(去世)。

一营来自闽西游击队,和3团同源。

二营来自闽南红军,各县独立营队、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第一、二中队等游击队。该部分红军原本有1000余人,抗战改编时司令员何鸣轻信敌人,整编时被粤军157师缴械。后来有部分干部战士逃出,重建红三团,卢胜任团长。

三营来自浙南游击队。主要部队是红10军团余部挺进师,领导人刘英、粟裕。

该团后来成为新四军1师3旅7团,解放战争时期华野4纵12旅34团,建国后23军69师205团。

该团1营先是留守军部,改编为警卫营,后来成为新四军2师6旅17团,华东野战军7纵队20师60团,建国后24军70师210团。

三支队5团

团长饶守坤(中将),副团长曾昭铭(牺牲)。

源自闽北地区游击队,1935年2月合编为闽北独立师,主要领导人黄道、黄立贵、饶守坤有原红五十八团、闽北独立团,还有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系。

5团一直留守和军部在一起,皖南事变中损失。

该团3营被编进3支队挺进团,后来成为新四军7师58团,建国后成为23军68师一部。

三支队6团

团长叶飞(上将 ),副团长吴焜(牺牲),参谋长黄元庆(江西上饶地委书记)。

源自闽东独立师,由闽东红军独立第2团、独立第13团和第7军团留下的部分人员合编而成。主要领导为冯品泰、叶飞。

该团原本留在军部,1938年12月到达江南,改称一支队6团,与一支队1团对调。该团不久成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主力部队,1941年改编为1师1旅1团,解放战争成为1纵1旅1团,建国后为20军58师172团。

该团2营于1942年9月地方改为泰州独立团第1营,后来是华东野战军11纵队31旅55团1营,建国后为29军85师253团1营。

该团3营留在皖南,“皖南事变”中损失。

四支队7团

团长杨克志(叛逃),政委曹玉福(叛逃)。

源自鄂豫皖边区游击队,主要领导人高敬亭由红28军244团改编。

1941年改称新四军2师4旅10团,解放战争时华东野战军2纵4旅10团,建国后21军61师181团。

该团3营后来划归9团。

四支队8团

团长周骏鸣(水利部副部长),政委林恺(国家体委)。

源自鄂豫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张星江、王国华、周骏鸣。

该团后来成为新四军2师5旅13团,华东野战军7纵20师58团,建国后为24军70师208团。

四支队9团

团长顾士多(牺牲),政委高志荣(少将)。

该团不是新四军初建时的8个团,1938年初由鄂豫皖边区游击队红28军特务营及鄂东北独立团改编,1938年秋一度撤销,年底又重建。

该团后来发展为新四军2师4旅11团,华东野战军2纵4旅11团,21军61师182团。

该团1营原本是红28军特务营,后来发展为4支队14团,2师6旅16团,华东野战军7纵队19师55团,23军68师202团。

四支队10团

团长詹化雨(国少将),政治委员汪少川(少将)。

该团也不是新四军初建时的8个团,由红28军军部手枪团改编,后来改称4支队教导大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四军成立初期的主要将领都有谁?
新四军早期的八个主力团队
新四军4支队实力最强,历程苦难辉煌
详解1939年9月前新四军二支队4团调出与调入的八个红军连
新四军第3支队北移后的结局
长篇纪实战争回忆录《父亲的风烟岁月》(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