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服时课|敦煌石窟中的菩萨服饰

悲慈怡然——敦煌菩萨服饰

菩萨是菩提萨埵(梵文Bodhisattva)的略称,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有情,凡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都可以称为菩萨。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佛经中所说的与佛共弘教化的胁侍菩萨以及经变画中的供养菩萨,常绘制在主室西壁龛内外、主室南北两壁的说法图或经变画中以及东壁门两侧的壁面上,有独尊式画像和群体式画像两类。

相对造型较为固定的佛像而言,菩萨像的变化极为丰富,他们身材修长,体态轻盈,面目圆润清秀,恬静安详,服饰受到印度、波斯造像的影响。菩萨多束发戴冠,宝冠依据身份不同有化佛冠、三珠冠、仰月冠、花冠等不同的类型,上身裸露或斜披僧祇支或络腋,有左袒式和右袒式两种形式,肩覆天衣或披巾,腰带束扎腰裙、长裙或裙裤,裙带飘扬。他们常佩戴耳环、项链、臂钏、手镯等首饰,身上披挂层层叠叠的璎珞,珠串有时在裙子或裙裤两侧兜揽出自然的弧线,变化生动,雍容华丽。

✦  +

+

莫高窟盛唐第31窟主室北披西侧

供养菩萨服饰

图|莫高窟盛唐第31窟主室北披西侧供养菩萨服饰

绘|刘元风

盛唐第31窟主室北披绘文殊菩萨及其赴法华会中的供养菩萨,此图为位于文殊菩萨右前方的供养菩萨,手擎长茎青莲,后有天王、力士、夜叉以及孔雀明王护卫,脚踏祥云,步虚行空,共赴法华会。

菩萨青春面貌,梳低髻,戴宝冠。冠前中央镶宝珠,即摩尼宝珠。菩萨腕戴手镯、璎珞装身,璎珞由珠宝金玉等雕琢镶嵌、串联而成,故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有“解颈众宝璎珞,价值百万金而与之”之说。敦煌壁画、彩塑中菩萨及贵妇皆饰璎珞,早期样式简单,多作金玉环带,其上稍饰珠贝。到初、盛、中唐则精雕细镂,金线编织,珠联玉串,绿松石镶嵌,网结连缀,长曳至腰,环垂腹前,极显高贵华丽之态。菩萨服饰色彩配置轻重相宜,上衣着半臂,搭饰披巾,垂落于身后,从图中的服饰造型来看,二者的材质都像是罗巾类的轻薄面料。菩萨腰身束蓝白两色的围腰,并在体侧系结,围腰之下穿装饰有四方连续散花纹的长裙。

(文:赵茜、吴波)

✦  +

+

莫高窟盛唐第66窟主室北壁

供养菩萨服饰

图|莫高窟盛唐第66窟主室北壁供养菩萨服饰

绘|刘元风

盛唐第66窟主室北壁供养菩萨呈现为侧面形象,面相端庄,直鼻秀目,头束硕大而夸张的发髻,并向后、向下延展。供养菩萨挺胸收腹,玉树临风,跣足立于莲花之上,双手奉上宝石珠串。菩萨上身披络腋,肩上着红绿双色天衣(天衣正面为绿色,背面为红色)下身穿薄纱阔脚裤,另穿绿色的腰裙,长长的彩带随风飘扬;头上佩戴玉珠宝冠,冠体前面有三颗立体的宝石镶嵌,耳饰、项饰、腕饰及背部装饰尽情展现。

在艺术表现上,色彩采取了对比色的配置方式用线刚劲流畅。供养菩萨的姿态优美,无疑是盛唐社会女性的真实写照,从中也反映出佛教的日益世俗化和本土化走向。

(文:刘元风)

✦  +

+

莫高窟盛唐第199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

菩萨服饰

图|莫高窟盛唐第199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菩萨服饰

绘|刘元风

盛唐第199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的观世音菩萨形象端庄秀美,含情脉脉,眉间点缀白毫。左手托宝瓶,右手轻拈柳枝,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上身穿绿色右袒式僧祇支,边缘有白色半团花装饰,肩披蓝色丝质天衣。下着深红色织花长裙,裙摆处镶饰蓝色贴边,内佩绿色衬裙,其下摆也有贴边。腰部系有精美的长方形红蓝宝石腰带,并配有淡红色裙带在膝部打花结垂至身前。

菩萨头束高髻,佩戴化佛冠(观世音菩萨头上多佩戴的宝冠之一,冠中所呈现的化佛,即体现菩萨之本态),上饰有宝石镶嵌的火焰纹,身上佩戴的项链、手镯与璎珞浑然相连,自肩部垂下的双色彩带与冠缯延伸下来的圆环形细带一起上下穿插环绕,使整套服饰动感十足,飘飘欲仙。

诚然,从盛唐时期对于菩萨的精妙表达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教艺术向民族艺术的过渡,以及佛教绘画与民族绘画的有序融合,进而使菩萨服饰艺术体现出民族服饰艺术的审美内涵。

(文:刘元风)

图|莫高窟盛唐第199窟观世音菩萨服饰艺术再现

这尊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端庄秀美,含情脉脉。因原壁画中人物服饰色彩已大部分变黑,因此在进行复原时参考同时期壁画人物形象进行了合理推测。菩萨头戴火焰形化佛冠,身披璎珞,上身穿绿色右袒式僧祇支,边缘有半团花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围腰袱,系有精美的嵌红蓝宝石腰带。下着绿色腰裙和深红色散花长裙,裙摆处镶饰红色或蓝色贴边,并配有红色裙带在膝部打花结垂至身前。肩披青色丝质天衣,交互搭于两臂弯后垂下,使整套服饰动感十足,飘飘欲仙。

✦  +

+

莫高窟盛唐第208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

菩萨服饰

图|莫高窟盛唐第208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菩萨服饰

绘|刘元风

盛唐第208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供养菩萨,容貌丰润甜美,楚楚动人。左手托着花瓶,右手轻拈柳枝。上身斜披络腋(此处络腋的披法有所不同,一般均从左肩落下,而此款络腋是从右肩落下)。下身着赭石色丝质绣花罗裙,其下摆镶蓝色贴边。蓝色的腰裙上装饰精致的菱形纹样,宽宽的双面条带围在腰间,条带的正面呈绿色,背面是点缀几何纹

的赭石色,条带缠绕在从腰部垂下来的蓝色绳带上折返而垂落在身前。另有绿色彩绦自腰部垂于裙子两侧。

菩萨头束高髻,余发披肩,佩戴化佛冠,正中上部和两侧装饰有日月图形,从冠缯延伸下来的彩带绕臂飘落。尤为鲜见的是身上的璎珞,其材质、工艺及“X”形佩戴方式均独具特色,彰显其在共性倾向中的个性化审美风格。

(文:刘元风)

图|莫高窟盛唐第208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菩萨服饰图案

绘|常青

第208窟主室西壁龛外南侧的菩萨下身外裹腰裙,腰裙底色为石青色,整体图案从上到下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赭褐色勾勒的联珠纹;第二段为主体纹样,以赭褐色与浅绿色相间排布的菱形为骨架进行连缀排列,三种不同构成的几何纹样填饰其中,错落有序,呈现四方连续的构成形式;第三段为赭褐色勾勒的弓字纹与联珠纹。整体图案为疏密相间的几何纹样构成,秩序统一又富有变化。绘制过程中参考了常沙娜主编的《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一书的整理临摹稿。


(文:常青)

本文选摘于由刘元风、赵声良主编的《敦煌服饰文化图典·盛唐卷(上下册)》。

图文排版|刘金金

责任审校|张婷婷  徐屹然

书籍推荐

丛书选择敦煌历代壁画(尊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供养人像等)和彩塑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佛国世界中的佛陀、菩萨、弟子、天王、飞天、伎乐人,以及世俗世界中的国王、王后、贵族、平民等,对其反映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进行整理绘制,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理论研究。

讲座推荐

点击图片获取讲座信息

展览推荐

敦煌服饰文化线上展览,按照时间轴分为初唐、盛唐、现代三大板块,共同演绎敦煌服饰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壁画服饰复原是本次展览的特色,从斑驳沧桑的壁画到手绘复原图,再到服饰艺术再现,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复原过程。此外,精选初唐和盛唐时期壁画服饰,对其色彩、纹样、风格进行逐一描述。现代部分则展示了运用敦煌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系列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书选摘 |《敦煌服饰文化图典·初唐卷》——敦煌服饰图案
唐 代 壁 畫 中 的 女 性 美
【转载】敦煌莫高窟佛像欣赏
敦煌莫高窟塑像,榆林窟密教壁画,大美!01
敦煌莫高窟佛像欣赏
敦煌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