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频繁咳嗽,有时是心衰信号



    7月27日晚9点多,南京王府大街秣陵路口一名出租车司机突感心脏不适,浑身无力,勉强停车,报警求救。


    7月28日上午8点多,南京察哈尔路姜家园门口一辆轿车突然停车,脸色苍白的驾车男子低声向路边执勤民警求救,诉说自己头晕厉害,呼吸困难。


    有数据显示,高温湿热天气,可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心衰的凶险之处,在于其先兆往往与其它疾病相似,心脏已濒临险境了,自己还浑然不觉!


    采访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王振兴


    本版采写:李兰陵


    1


    心衰是心肌


    缺血缺氧了


    个案:一位81岁的老人被送进急诊室,老人一直捂着胸口,呼吸急促。刚进诊室,突然站立不住,医生立刻将他扶住,检查发现,老人出现室颤,短时间内,瞳孔放大,立刻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历时1个小时,老人的呼吸才逐渐顺畅,心跳才恢复了正常。


    医生说:“这样的情况太危险了,要不是正好在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这位老人是心衰了。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


    其发病原因,是心肌缺血缺氧了——


    人的心脏每天泵出的血量有7吨之多,为了保证心肌正常工作,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会源源不断地向心肌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本身的供血,有个显著特点,即心脏的重量虽不足全身体重的1%,但却需要全身20%的血液量!而且,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血供,一旦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


    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时,代谢的废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时地清除。


    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


    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而致人死亡,就常与这种情况相关。


    2


    高温让心肌劳累还吃不饱


    高温季节,各大医院急诊科心衰病人人数均骤增了。


    高温对心脏有何威胁——


    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心率加快;人体大量排汗,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等,这些都增加了心脏的负荷。


    心脏如此辛劳,却可能“吃不饱”,原因是,高温环境,体表血管扩张,皮下血管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直接影响到了心肌的供血。


    再则,夏天还会造成情绪不稳定,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冠状动脉收缩,影响心脏供血。


    还有,出很多汗后,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粘稠,粘稠后血液容易凝聚,原有血管弹性不好的,或者血脂比较高、血粘度比较高的一些病人,血液会变得更粘稠,这样血液在血管内运行速度就会更慢,再加上原来血管弹性也不好,就容易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


    夏季炎热,容易导致睡眠不足,而这会使心肌耗氧增加。


    3


    高湿让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


    空气温度越高,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高,因此,夏季气候的特点是高温、高湿。高湿对心脏有何影响?


    希腊的研究人员对雅典3126起心脏病致死案例展开研究,又分析了这一时期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气压水平和湿度,研究结果显示,湿度越高,老年人心脏病致死案例越多。湿度是影响70岁以上老人心脏病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


    原因为何?


    空气的湿度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氧气比较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人会感觉最舒适。湿度过高,会影响氧气进入肺泡,同时也就影响到对心肌的供氧,所以人会有气闷的感觉。


    湿度过高,空气中的水汽趋于饱和,无力再吸收水分,汗液只得积聚在皮肤上,使人的体温不断上升,影响生理功能,让心力不胜负荷。


    研究还发现,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 人就会无精打采,受影响的,也有心肌细胞。


    4


    有高血压等基础病


    的人很容易中招


    个案:55岁的董先生半年前查出患有高血压,需要不间断地吃降压药。近些天来,董先生忙于照看孙子,又想着夏季高血压应该不会犯,于是擅自停了药。谁知当天晚上,他上厕所时突然感觉胸痛,之后就倒地说不出话来。送医,经查,收缩压超过了20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经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为什么高温天里,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最容易心衰?


    原因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硬化了,狭窄了,导致心脏的血供减少,甚至停止了。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了。


    高血脂患者,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因为血脂异常后,过多的脂肪会悄无声息地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肪斑或纤维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管壁硬化。


    高血压患者,也很容易患上冠心病,因为血管硬化会导致血压升高,升高的血压又会加剧血管的老化。


    糖尿病呢?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进而患上冠心病。


    这些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往往伴随心衰,如高血压患者中,80%的人伴有心衰。心衰了,其心肌本身就已缺血缺氧了,“高温”、“高湿”遂成压垮他们心脏的那根“稻草”!


    5


    心衰症状与其它疾病很相似


    “基础病合并心衰”有个特点,即,症状常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危险将至,却浑然不知。那怎么办?


    认识一下别样症状——


    1)咳嗽、气喘别只怪气管炎和哮喘


    左心衰的患者,最初可能仅有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运动或劳累时尤甚)等呼吸道症状。有些患者可在夜间突然被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会逐渐缓解。


    由于很多老年人都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因而当心衰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


    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心衰引起的咳嗽和哮喘与体位关系密切, 症状卧位时加重,坐(立)位时减轻;而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咳嗽、哮喘,与体位变化无关。


    2)尿少、浮肿不是肾脏病的专利


    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体循环淤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因而出现尿少。


    心衰患者还可因为体循环的静脉压力升高,足踝、小腿等处会出现水肿;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


    3)腹痛、腹泻不一定是胃、肠炎


    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原因是,患者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导致胃肠道、肝、胆等内脏淤血。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


    4)类似脑卒中或脑肿瘤


    有些心衰患者可出现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健忘、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精神症状。原因是,患者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当发生心衰后,脑缺血进一步加重,从而出现上述精神症状。


    上述诸多别样症状,若再伴有做一般的体力活动也胸闷气喘,那就肯定是心衰了。


    个案:68岁的洪先生,罹患高血压十几年了,近一个月来,爬楼梯或者进行体力劳动以后,总是感觉胸闷、气短喘促;夜里睡觉时,枕着原来的枕头总觉得不舒服,必须把枕头垫高,甚至有时需要半卧,呼吸才能顺畅;他还发现一天的尿量也有所减少,双脚和小腿出现了浮肿,劳累后情况会加重。医生诊断其为高压性心脏病合并心衰!


    “上工医未病”,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甚至肥胖等诱发心衰的早期隐患,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有利预防心衰、减少猝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肌缺血 无症状更可怕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B10 生命周刊·主动健康
心肌梗死的4大先兆,忽视一个都将送命!心脏不好的应该看看!
冠心病近年发病出现三大变化!防、治、查的这几个提示要知悉
冬季,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了!
突发心梗,如何自救?学会这5件事,既能自救又能救人,你知道吗
炎炎夏日要当“心”,谨防心梗!5大秘诀养护心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