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控制糖尿病的N个监测项目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不但与长期的高血糖有关,还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吸烟、个体体质差异等有关。所以,糖尿病患者仅重视血糖控制远不够。糖友除了监测血糖外,不要忘了监测下面这些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反映糖友最近两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情况,而与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评估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建议糖友们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正常人HbA1c水平为4%~6%,糖友HbA1c应控制在7%以下为宜,合并妊娠者控制应更为严格,老年人目标则可适当放宽。

血压

高血糖和高血压常结伴出现。控制好血压不但可以显著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还可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所以,糖友平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压,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内。而对于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值可适当宽松。

血脂

糖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使血管壁内皮受到“糖毒性”伤害,变得“坑坑洼洼”。这样,血液里的坏胆固醇就会“乘虚而入”,导致血管硬化和斑块的形成!所以,糖友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病程较长或者年龄偏大的糖友,还需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和斑块。糖友的血脂控制目标是,甘油三酯<1.7mmol/L,HDL-C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LDL-C<2.6mmol/L。如果已有心脑血管疾病,LDL-C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体重

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体重减轻可以明显改善糖耐量情况,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停用药物。所以,体重超标的糖友们注意啦,减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常用体重指数(BMI)衡量体重是否超标,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另外,对于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的糖友更需要控制体重。选择降糖药时,应优先选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利拉鲁肽和达格列净等有降低体重作用的药物。

眼底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失明。视网膜病变早期不影响视力,所以不易察觉。糖友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而不是等到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时再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

很多糖友最担心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2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同时检查。尿白蛋白在30~300mg/24h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大于300mg/24h为大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所以糖友每年应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等。

骨密度

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血糖过高时,多余的血糖从肾脏随尿液排出,同时,带走大量的钙、磷。另外,糖友饮食控制较严格,导致摄入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所以糖友们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日照,年龄较大者,尤其注意预防跌倒。骨密度测定(双能X射线)是评估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建议糖友们下次来医院就诊时,不妨做个骨密度检查。

文 宁波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励丽 杨茜

编辑 栾兆琳

校对 余运西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83FRP8M3】获取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糖尿病
糖尿病个体化治疗,这7大策略要知道,7个指标因人而异
惊!现有了新版“五驾马车”!防控糖尿病,快看这些新细则
2016 年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一)
一文掌握 | 妊娠糖尿病诊治 8 要点
2016 年 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哪儿有变动一文尽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