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探析

摘要:核心素养是写作过程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作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思维的逻辑、审美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大部分。为了全面的提升初中生的作文素养,需要针对现在教学方法做出改进,说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作文核心素养。具体在教学中的改进措施主要有: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学习语言知识、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提高文化领悟能力。

关键词:作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

一、前言

初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综合应用的能力,对于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词语的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写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从写作过程中可以体现出语言知识的深厚程度、对于语言逻辑的掌握运用能力、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能力[1]。所以,写作课程是语文教育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重点。作文在考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内容。但是过度应试化的作文教学,给学生教授了固定的作文写作套路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被限制,固定的议论文的格式、固定的三段式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盛行的“八股文”[2]

为了提高初中作文写作能力,教育部也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改革,以期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丰富作文的写作形式,减少写作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的束缚。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达到培育学生的作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过程中的应试化教育

目前的在教育过程中,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在初中升入高中的过程中竞争压力大,学校和家长的主要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数,争取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以期望能够进入一个好的高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考试的内容进行教学[3]。对于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分析中考中的优秀作文,把作文的结构进行分解,形成固定的写作的套路和模式,然后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看到作文题目就能够很快的构思出一篇符合阅卷老师评分的作文。应试教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导致了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形成了批量化的流水线的作文模式,使得作文的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二)   教学内容的模式化

现在的作文课程的教学过程内容模式化,大题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老师布置题目并对于作文题目进行解读,然后其余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并模拟实际的考试过程中对于作文写作的时间进行限制,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写好的作文。长此以往,形成了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上作文课,学生对于作文课叫苦连天。对于作文的内容通常都是三段式的模式,第一段引经据典引出主要的作文主要内容引出论点,中间部分就是进行故事的描述形成论据,最后一段是对于文章整体的点题,进行作文主题的升华。并且作文的写作过程内容单一,多是进行阳光积极的内容,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的教育。描写的多是主流内容,忽视了对于自主思想的表达,掩盖了学生的创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4]

(三)   教学方法随意化

多数学校和老师对于作文课程不够重视,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充分的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时间,在课堂上监督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把作文写作的篇数作为了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练代教,忽视了对于学生作文写作的指导。对于作文来说,并不适用与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想千奇百怪,不能够通过固定的模式来统一大家的写作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学生的作业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注,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忽视了对于作文课堂教学的准备。另外,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消磨了学生对于写作的乐趣,同时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写作的过程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模式化的作文消耗了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作文空洞乏味、缺少真情实感,没有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不是一篇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5]

三、加强个性化教学对策

为了解决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过程中的应试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模式化和教学方法随意化的现状,本文从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学习语言知识、重思维模式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提高文化领悟能力四个方面出发,综合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核心素养。

(一)   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学习语言知识

作文核心素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字的运用,文字运用功底的培养主要是从平时课堂上的课文内容学习中获取的,通过在课堂课文的学习,分析作者进行遣词造句的选择依据,学习作者写作过程中应用的比较有闪光点的语句、搭配和修辞。语言知识的积累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累积的过程。在课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积累的意识,但是不能够盲目的死记硬背,需要综合的理解融会贯通才能在应用的时候达到行云流水的程度。除了课堂的教育,需要在平时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积累词汇量。

(二)   重思维模式的培养

思维模式的培养是保证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思路清晰,使得作文的展开都是为了主要的论点进行展开。逻辑思维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整体展开,首先是从作文的内容上进行改良不能够千篇一律,选题和立意要新。然后是文章的核心思想立意要独特,不能够人云亦云,注重引领思维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化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展开个性化教学。

(三)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不是教授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与丑之间并没有统一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引导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发现事物中的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摘录文章,进行审美的分析教学,从词语的选取、修辞的手法和思想的立意上进行综合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提高文化领悟能力

文化领悟能力就是对于文章的潜在的思想进行解读。还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并不相同,需要学生掌握文化领悟能力,才能够提高学生作文的核心素养。

四、总结与展望

传统的作文写作过程,教师主要工作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依靠学生自主的领悟能力。可是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单纯依靠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是不够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从教材中的课文学习语言知识、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提高文化领悟能力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文的写作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能力、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些都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本质不是应试,应试只是检验教学的成果的评判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理念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超群, 韦冬余. 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 教育探索, 2016(3):60-62.

[2] 曹洪彪.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写素养"培育与"书香校园"构建[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7(8).

[3] 王宇, 章新平. 渗透核心素养,彰显育人价值——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37题探析[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2):63-64.

[4] 王守强. 以“学研组”方式优化作文教学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作文教学评价改革[J]. 语文知识, 2016(21):49-51.

[5] 唐卉.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路——以"写实和虚构"为例[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文教学探索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行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郑桂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高中作文导写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