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岁高一女生成中国式天才

一位15岁,才读高一的女生,受邀参加上海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与诺贝尔奖科学家一起交流,成为参会年龄最小的少年科学家。她,就是就读于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的谈方琳同学。

15岁,就与世界顶尖科学家一起同台交流,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优秀了,未来的前途无可限量。

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做为学渣,我仔细的看了看这个成果,唯一的后果就是,学渣真的完全无法理解那是啥,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实在是太难了。

实际上,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了,在她还是初中生时,就应上海青少年科学社邀请,参加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

很多家长都想知道,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说起谈方琳,特别提到,

“这个孩子很值得研究,在初中阶段,从来不在外补课,也不刷题。”

而有如此的表现,与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

她的家庭和教育背景让人侧目

谈方琳的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谈胜利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小学时也参加了一些数学竞赛的补习班。

谈同学小学读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是上海普陀区最好的学校,这类学校大多为本校教职工子女开放,是普陀区Top1的小学。

初中就读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同样大名鼎鼎,其原初中部是长宁区最好的初中。只要排名能进全校前50,一般会被上海“四大”(上中,华二,复附,交附)录取。

高中就更厉害了,就读于上海“四大”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而华师大二附中有多强?数据来说话。

2019年,华师大二附中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人数在上海排名第一,高考录取率95%以上。

就是这么厉害!

这一路的成长,可谓是顺风顺水,而为了谈方琳更好的学习,她的父亲让同校研究数论的一个数学教授来指导自己女儿。

简单来说,这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达到的教育资源、家庭背景和实力。

看到这里,一般家庭的家长是否心往下一沉?毕竟,有如此专业背景,有如此强大的财力的家庭,在中国的环境中也属于极少的那一部分了。

以这样的发展趋势来说,谈方琳基本可以说出国留学是大概率的事情。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中自费留学共54.13 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88.97%。与以往相比,出国留学不再只是大学才考虑,很多学生在高中甚至是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规划。

自费出国留学,是对家庭财力的最大考验。

启德教育曾做了份热门留学国家学费对比,热门留学国家中,英国和美国的学费最高。英国公立学校学费每年15到20万元,私立学校学费则高达每年25到30万元。

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如此沉重学费,若再加上孩子在国外的生活费用、其它开支,绝大部分中产阶级都负担不起。

2019年,常春藤校共招收中国学生315人,仅北京就有63位,约占20%。

培养“学霸”,北上广深一直远远走在全国人民的前面。

以谈方琳家庭为代表的北上广深家庭,拥有如此多的资源与优势,似乎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除此以外的全国人民,又要怎么才能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希望,难道,寒门再难出贵子了吗?

我们先不得出结论,来看看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

学渣刘路的成才之路

这是一个著名的“差生”,而让他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为人所知的,是这个考上大学都默默无闻的“差生”,居然破解了困扰世界顶尖数学家数十年的的难题。这个难题叫“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所提出的一个猜想。

此时,这名学渣20岁,在著名的985学府中南大学读数学系,成绩只在中游。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收他为徒弟,其后中科院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及教育部,希望国家重视这位年轻数学天才,应当破格录用。

2012年,他被中南大学重点表彰,获100万奖金。

当他23岁时,正式被中南大学破格录用为教授,成为最年轻教授。

如此人生逆袭,现实永远比电影还精彩。

这个昔日“学渣”,今日“教授”,就是刘路。现名刘嘉忆,为了方便述说,我们还是用原名来讲述他的事迹。

刘路,出生在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喜欢数学,特别喜欢研究数学难题,这个孩子,走路吃饭甚至上课都在研究数论,对数论如此的沉迷,导致除了数学之外,语文、英语等都不及格,成绩如此差,居然是因为他沉迷数学所致。

以至于刘路妈妈一度以为儿子是早恋了,不然怎么整天关在房间里“学习”,如此努力却成绩如此差。

班主任老师告诉刘路妈妈,“刘路确实努力,就是智商实在差了一点儿。”

好吧,刘路妈妈也不忍心责备儿子,也许刘路真的笨。

那段时间里,刘路真的很艰难,当身边的人都放弃了他,刘路在初三或许意识到了什么,突然超水平发挥考进了一所重点高中。

但也就那么一下爆发,刘路又回到默默无闻的样子,在学校成绩依然差强人意。

高考时,刘路又再次爆发,高考成绩公布,考出一个超出辽宁重点线56分的好成绩,2008年,被中南大学录取,进入自己最喜欢的数学系深造。

刘路继续沉迷在他的数学难题研究之中,直到破解西塔潘猜想,一举名扬天下!

堪称是“当代陈景润”!与当年的陈景润一样,都是破解数学难题而出名(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1+2”问题),不同之处在于,陈景润英年早逝,而刘路,是一颗无可限量的新星!

谈方琳与刘路的成长之路,给我们的启示

刘路成长在普通如你我的家庭,而谈方琳却是处于各方面条件最优越的环境中,他们有如此大的不同,但却都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想,你一定从中有很多的启发。

比如,我们都发现了,让他们走上如此道路的,有一个共同的动力在推动。

那就是兴趣!对数学的兴趣!

这种兴趣是早早就在幼年时就播种下来,还在孩提时代时,喜欢数学,就已经给他们装上了未来成才的推动引擎。

这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一点,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对数学的兴趣。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从小学开始,如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建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同时,针对语文和数学,我们可以分别从两个途径来进行培养。

针对语文,小学的语文背后,与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语文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词汇量,最终建立对语文的兴趣。

而对于数学,则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人们面对数学,第一个感觉就是枯燥的,都是各种数与数之间的运算。遥想当年,我在所有学科之中,数学是最不喜欢,成绩也是最差的。

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呢?

方法是有的,在我们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对数学的一大贡献,就是启发与影响了一大批人,喜欢数学,从而学好数学,并且最终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83年跟中学生介绍自己如何学习数学时,这样说: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没错,他用讲故事的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身成为一个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喜欢上数学。

现在,有了这么一套书,刘薰宇的数学三书,值得推荐给大家。

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在这本书里,刘熏宇化身马先生,讲解了一百多道题,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

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

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也能看懂不少。

刘薰宇简直就是科学家里的故事爷爷,里面的函数知识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

这样的书,我们甚至可以拿来和孩子一起做亲子共读,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些故事。

在故事之中,就让孩子发现,原来数学是如此的有趣,又这么好玩。

把这样喜欢数学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让数学在孩子眼中,成为有趣好玩的学习。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

因为是中国数学家写的,所以里面有很多中国的数学妙题。

也许,我们没有谈方琳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像刘路一样,从小培养数学兴趣,也许,买的是书,为的是才!谁还敢说,寒门不能出贵子呢?

事在人为!

不论怎么样,教育就是最超值的投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十五岁“天才数学少女”成为当今顶尖数学家之一,
20岁“学渣“攻克世界难题3院士致信教育部,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2019年中国15岁女孩解决世界难题,婉拒央视采访:不想让我妈看到
中国数学天才刘路:大三破解世界级难题,22岁破格成最年轻正教授
中国数学很强大,年年得国际数学竞赛金牌,为何无人得到菲尔兹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