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熊孩子妈妈一味护短,小心被反噬!江西孩子的事还历历在目

6月9日,发生在北京某小区的这一幕,又再次让人看到了,熊孩子背后熊妈妈的护短一幕,熊孩子高兴得跳脚说的那句话,看来得让他的愿望实现。

小区里,一位熊孩子拿着水弹枪在公共场所乱打,打到别的小朋友还不道歉。被打到小朋友家长过去理论,熊孩子抱着水弹枪跑了,熊孩子妈妈不干了,反过来说:

“你们会不会文明点?对小孩子喊什么喊,挺大的一个人!”

被打孩子爸爸说:“我家孩子被打到了,很疼!我问问是谁打的还有错吗?你的孩子应该道歉!”

熊妈妈认为被打孩子家长态度不对,不应该嚷孩子。

被打孩子家长问,我该怎么说,水弹打到人还有理了?

熊妈妈甚至反骂对方,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

不仅不觉得自己有错,甚至还反口骂人。

此时,藏在后面的熊孩子兴奋的跳着叫着“上新闻吧,上新闻吧!”

这样的做法,令人无语!

自己家孩子拿着水枪打到别的孩子,孩子妈妈不仅毫无歉意,甚至抓住被打到孩子爸爸生气着急之下对熊孩子吼两句不放,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你凭什么吼我儿子?你一个大人吼我儿子,你对吗?

对于被打孩子妈妈询问,拿着水枪打到人,这样做对不对,视频里没有看到这位男孩妈妈的正面回应。

而熊孩子看热闹不嫌事大,反而高兴得跳脚,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个毫无公德心的熊孩子!

而水弹枪的杀伤力实际上也不弱,如果打到别家孩子的眼睛,有可能会让孩子受伤。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事情如果妈妈护短,熊孩子更会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这次碰到的还是讲理的家长,或许自己家孩子被打到着急了,声音大些就不愿意了。下次如果熊孩子真的打伤别的孩子,碰到比较直接的家长,恐怕熊孩子就不是像这样只被要求道歉这么简单了。

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对熊家长,如此做法,传达了两种意思:

1、他还是个孩子,你不能吼他,就算有错,也不行!

2、自己儿子有没有错不知道(不承认),你的态度就有错!

跟这样的家长沟通,会让人抓狂,一方面态度强硬,甚至比找她理论的家长情绪更大;另一方面你说东她说西,抓住一点就揪住不放,反而变成你骂了她儿子,你的错更大。

庭爸想说,熊孩子的培养和成长,是家庭的一种隐患,如果总是护短,这样的孩子内心想法,只会把问题都归咎于别人,自己肯定是没错的。

一旦有事,父母一定会出面处理,如果父母无法处理,熊孩子会怪自己父母没用。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毫无规则意识的他,制造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父母纵使能力多强,也无法总跟在后面扑火,这样的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受到该有的惩罚,而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

一个怨恨父母,又没有公德心和规则意识的孩子,还能做到孝顺和独立吗?

这里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就是一个毫无规则意识的孩子,就像是在悬崖边缘上行走,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危险。

懂得规则的父母,会拉孩子远离悬崖,只会纵容溺爱的父母,反而是把孩子推到危险边缘,也让自己吃尽苦头!

​江西卫视有一期《深度观察》,曾经报道过一位母亲亲手杀死16岁女儿的真实事件。

从小,夫妻俩对独生女儿就非常溺爱和忍让,虽然作为普通工人,生活条件一般,但父母给予女儿的,从来都是高标准。给的零花钱,一出手就是几百上千。

11岁时,他们就给女儿开了银行户头,到了16岁,女儿户头上都有了6万多元。

这些钱怎么来的?

原来因为父母的宠溺,这个娇娇女把父母当成自己佣人,一不如意就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甚至还曾要父母给她付300元的“道歉费”。连父母上厕所,都要交给女儿500元“如厕费”才行。

有一次,妈妈急着去接孩子姥姥,女儿却闹着要买烧烤机,妈妈说“等把你姥姥接回来再买。”女儿却说:“不行,你敢走?我就把你房子点着。”

说到做到,这个女儿真的就这么做了。

父母长期的溺爱与纵容,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直至妈妈有一次终于忍无可忍,在面对女儿索要5000元自己不同意后,口出恶言拳脚相加下终于失去理智,摁住女儿的头直到再也没有声音,窒息而死。

心碎的妈妈投案自首,看着其脸上身上的累累伤痕,最终妈妈被判两年徒刑,缓期五年执行。

好好一个家庭,却因为这样的事情,让女儿身亡,妈妈入狱。

这样的内心伤痕,恐怕会存在一辈子!

这里,也是要警醒家长们,对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真的不能娇惯,特别是规则意识,一定要培养,否则的话,最吃亏的,或许就是自己了!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定要注意:

1、言传身教,如果孩子犯了错,就需要承担这种错误的责任,唯有让孩子意识到,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未来才能让他有规则意识;

2、带孩子到小区这样的公共场所,一定要事先告知注意事项,比如不能拿水弹枪打人,注意不要影响别人等等;

3、鼓励孩子守规则,有礼貌,如果失误打到人,一定要去道歉,最好是父母带着过去。

熊孩子无意,熊家长则有意,改变和纠正,父母是关键啊!

对此,你怎么看?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聪明家长绝不会让孩子触碰这3个底线
【教育】“熊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不做“熊”家长,素质教育从自身做起!
聪明父母最大的远见,就是教给孩子这件事
【父母必读】李玫瑾:怎么养好一个孩子?小时候斗勇,长大了斗智
“你家娃偷拿东西,不信就搜身”,妈妈一句话,让工作人员没话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