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随笔|颍州兵备佥事林云同创建“仰高书院”     李援朝

  坐落于南城大东门内北侧的颍州按察分司兵备道署,是河南提刑按察司派驻颍州的军政监督机关,权高位重,监督管辖范围宽泛。明嘉靖十七年(1538),福建甫田人林云同任颍州按察分司兵备道佥事。

  翌年(1539),林云同将在南城迤西的原“欧阳公祠”匾额易换为“仰高”(仰高祠),创立了“仰高书院”。“仰高”,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高书院”一度曾是诸生研习学业的重要场所,并培育出了一批人才。

  明嘉靖二十六年《颍州志》(卷下·宦业)记载:林云同“立仰高书院,拔名士,身督教之。所得隽者,试南北省无不符应。颍自是修修然争向学矣”。兵备佥事林云同在任期间,简静廉平,立学兴教,整饬吏治,盗贼潜踪,革除军卫积弊。尤其是其创建“仰高书院”,为颍州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仰高书院”是明代颍州创建的第一所书院,在阜阳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明嘉靖十九年(1540),知州林云同升为广东提学副使。颍民至今思之,曾作《颍水悲思歌》,赞颂和追念他在职期间的政绩。

  明隆庆五年(1571),“仰高祠”旧址改为“凤阳西府”。“凤阳西府”是凤阳府特派通判驻节颍州,专司捕务的一个重要治安机构,因颍州位处凤阳府之西,而雅称此名,亦称“府行署”。人们按其职能属性,习称“捕盗府”(相当于今公安机关的刑事侦缉机构)、“小察院”等。清顺治元年(1644)裁汰其官,“捕盗府”基址复又改为“仰高书院”,具体由谁复建,废圯于何年,旧志语焉不详。《阜阳县教育志》(第一章·书院)所记载:“清顺治初年由知州王天民改为书院”之语,也是推测。从旧志记载看,此处在明清朝代曾两度为“仰高书院”。虽然阜阳旧志“州图”上没有标出“仰高书院”的字样,但“捕盗府”(或小察院)标志处即是“仰高书院”旧址无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阜阳牛文化| “马厂”十三处,养马也养牛(上)
祖国风光(4251)阜阳颍州西湖
文史随笔|阜阳有村:“狗死庙”
清末的皖北十三县
实拍安徽太和
太和建置沿革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