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想借潜艇招标获取技术,大厂纷纷退出,称无法满足印度的胃口
userphoto

2022.05.03 黑龙江

关注
自从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之后,印度一直都是世界各大军火商们的“挚爱”!因为这个国家在选择武器时一般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要是知名的“大牌”武器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搞来,而且对价格基本无视!比如当年的苏-30战斗机,中国买来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而印度则搞来了最贵的那一款;在俄罗斯大搞苏-57隐身战斗机之时,印度兴致勃勃的“带资入场”,结果名义合作开发了几年后印度人才发现,所谓的“合作”就是印度掏钱,俄罗斯研制,最终印度也得不到真正的技术,自己要想获得这款战机还必须花高价采购,于是一气之下印度退出了苏-57的研制,30亿美元白白打了“水漂”,连个响声都没有听到。
以前包括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国都是印度的长期武器供应商,在印度刚刚开始大肆采购武器之时,这几个国家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不过在最近几年随着印度开始打出“印度制造”的口号,加之美国等军火商的加入,再向印度兜售武器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且印度在世界军火进口国第一的位置上待了几年之后也开始变得聪明了,他不想继续一味地撒钱买武器,而是想象中国一样,以采购武器为引子,让军火商们直接转让技术,进而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
不过印度人显然是没有掌握到“东方大国”在武器市场上纵横捭阖的精髓,在采购武器的同时“消化”相应技术的手法还十分的稚嫩,以至于现在很多的武器引进项目都卡在了技术转让的这一环节。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已经和众多军火供应商们谈了14年之久的P-75I潜艇项目。

P-75/75I常规潜艇是印度国防部在1997年批准的一个项目,计划的目的是要通过不同的外国武器供应商与国内的造船厂合作来建造多达24艘的潜艇,计划中共包含两款潜艇,分别是P-75,也被称之为“卡尔瓦里”级,另一款为P-75I,这级潜艇现在还未找到合作伙伴;
这项计划虽然始于1999年,可是直到今天“卡尔瓦里”级潜艇尚有两艘未服役,预计到2024年3月之前该级的最后一艘“瓦格希尔”号将会正式入列印度海军;
当然,时间拖沓点倒也无妨,毕竟人家印度早已习惯了一款装备从采购到列装耗时十几年的过程。
可是计划中的另一款P-75I同步潜艇的发展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因为到现在为止它仍未找到合适的供货商。
P-75I是P-75常规柴电潜艇的后续项目,这些新型潜艇除了具备P-75的优点之外,印度海军还为其设定了新的技术标准,包括必须使用AI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的动力系统)、具备情报侦察/监视/目标获取的能力、携带特种部队的能力、可反舰作战、反潜作战、以及对地攻击等能力等;
2008年印度海军为了该型潜艇向全球制造厂商“广发英雄帖”,它希望通过多家顶级军火商的竞争能够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技术最为先进的潜艇。
最初印度共向七家潜艇制造商发去了“邀请函”,分别为法国的海军集团、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韩国大宇造船厂、俄罗斯鲁宾设计局、西班牙的Nacantia、瑞典萨博科库姆以及日本的三菱重工;
另有两家印度本国造船厂也参与了竞标,不过他们的身份属于是合作商,大概率这两家企业都会成为潜艇制造的本土承接者。
经过了近10年的反反复复,印度国防部终于在2017年确认了四家供货商入围,西班牙、韩国和日本因没有做出回应被取消资格;
但在2019年故事出现了反转,因印度海军临时添加了P-75I潜艇需要发射对地攻击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的意向书让韩国和西班牙的造船厂重新回归竞标集团,至此除了日本对印度潜艇项目毫无兴趣之外,其余六家制造商在经历十多年的“搏杀”之后还是它们六家,谁也没有被淘汰。
一款潜艇项目的竞标就进行了十年之久,这在其他国家鲜有的案例在印度却属于常态,如果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在这六家制造企业中选择一家出价最低的成为印度潜艇的供货商也还算合情合理;
可是在2019年9月开始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瑞典萨博以对计划中的“战略伙伴关系”政策感到担忧为由退出了竞标,实际上就是人家萨博不想过多的和印度分享技术;
到2020年这五家潜艇制造商正式进入到“决赛圈”。

淘汰竞争者

原本以为可以看见这五家公司会为了印度的潜艇订单大打出手,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最后印度坐收渔翁之利;
很可惜,这一幕并未出现,在2021年7月,印度开始出手,它希望能够和未来的合作商共享AIP技术。但此时包括法国、西班牙和俄罗斯方面才告知印度,他们准备为其提供的潜艇均为没有配备AIP系统的潜艇,这...
竞标了十几年,印度居然没有向供货商透露自己的底线,好样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No!
因AIP系统,这五家供货商到现在只剩下两家,只有德国和韩国的造船厂满足印度人的需求,可在竞标过程中,法国和俄罗斯虽不能提供此项系统,但印度并未将其完全排除在合作名单之外,名义上这两个国家造船厂还有机会;
在2021年8月,最符合印度人口味的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突然提出退出竞标,理由和瑞典的萨博差不多,另外该公司还表示无法满足印度方面的需求;
在今年的2月和4月俄罗斯和法国两家公司也以无法遵守招标要求为由彻底退出了竞标,这下好了,只剩下韩国大宇造船厂一家公司了,竞标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大宇并不是凭借优秀的作品来赢得竞标的,而是在其余五家企业退出的情况下只剩它老哥一个了,这就很奇葩了...
韩国人什么都没做就“赢得”了印度的潜艇项目!
鉴于竞标过程中只剩下了一个合格的“参赛者”,印度国防部不得不中止竞标,根据安排下一轮重新竞标将会被推迟到2022年6月举行。

本来是一块“大蛋糕”,可惜还未等到开席,餐桌上的客人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为啥这些国际军火商如今会对印度的武器项目如此“惧怕”呢?

这就与印度在最近几年推行的“印度制造”有关了,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在此之前就曾表示,印度所谓高度本土化的武器项目和外国技术合作的无限责任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56亿美元的预算在制造商们那里看来几乎无利润可言,同时印度还想用这一点点的钱买到制造潜艇的核心技术,这对于国际军火商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根据印度方面的计划,这六艘新型潜艇的建造进度大致为第一艘的45%需要为印度国产,第二艘的国产率为60%,接下来的四艘则必须要全部在印度国内制造。也就是说要想卖给印度六艘潜艇,这些供货商除了要拿出技术之外,还需要指导那两家印度本土造船厂改进自己的厂房设施,相当于免费为印度培训出一批潜艇制造先驱,在完成这些潜艇的制造后,印度的队伍也就打造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一脚踢开那些外国制造商也就有了底气,这明显就是一个赔本还不赚吆喝的生意,那些国际大厂纷纷对现在的印度武器大单避之不及也就找到原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造船厂向印度海军交付第5艘鲉鱼级潜艇
印度军队真的很弱?是你太天真了,印度的潜力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战后德国潜艇的发展
看看日本海自最新的两艘常规潜艇(3)
文》——日本最新型潜艇“苍龙”号开始服役
土耳其下水第二艘雷斯级 214 型 AIP 潜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