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服务”破难题,为中医药融合促进开“新”路——第一健康报道专访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会长周白宇

聚焦健康中国 专访(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实习记者李舒晴)

在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开创的“服务”工作模式下,“融合”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从奔走于专家技术与实体产业之间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脚印中展开,落实到高质高效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去。

“我们分会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做好'服务’两个字。”4月18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会长周白宇在接受第一健康报道采访时这样说。

周白宇会长接受第一健康报道采访

2021年,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创立之时,正值新冠疫情期间。“融合”是凝聚各路神通,汇集多方力量,综合中西医优势技术与资源的全力抗疫,也是中医药融入各行各业,充分展现其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独特优势的精彩亮相。

进入2024的后疫情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在周白宇会长看来,“融合”不再仅仅是中西医的融合,更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是日益扩大的健康消费市场对产业提质增效的要求,也是满足消费者精细化多元化健康新消费的需要。“融合”将以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分会工作在新时期也要冲破过去的陈旧观念,发挥自身平台人才多、专家多、联系方便、沟通方便等优势,坚持科技办会,服务兴会。”周白宇说。

制约企业、医院发展的短板是什么?怎样让企业的新技术、好产品走出去?怎样创新服务模式,让好专家、好模式、好资源赋能产业发展?这是周白宇这三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深化服务,破解中医院发展难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在各自领域有着独特品性与突出成就的名中医、名专家、医院管理者、政府有关领导、社会知名人士集群,他们都对中医药的传承、融合、创新、发展充满热情。

过去的三年中,周白宇带领这些满怀热忱的中医文化传承人,实地考察了河北省涞水、唐县等地的多家中医院,走访于搭建首都医疗资源与地方医院共建桥梁,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医院的诉求与他们所面临的诸多难题。

资料图:分会考察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参加高碑店中医发展座谈会

“随着中医受到政策扶持和全民关注,不少中医院在建设中做出了亮眼的成绩,但依然有许多中医院在发展中面临技术上的困境。”周白宇告诉第一健康报道,一方面,中医院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地方资金与人才资源的薄弱使得地方中医医疗机构在理论创新和方法研究上缺乏动力和支持,学科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许多中医院亟需通过中西医的结合来促进自身医疗体系的标准化、国际化、现代化,但在这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反复思考、研判这些问题,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决心探索一条以资源赋能为核心的“服务”中医院发展之路。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周白宇介绍,分会“服务”医院的能力集中体现在汇集诸多专家资源“小规模”但“高规格”的平台优势,“我们搭建了一套服务模式,依托产、学、研、金、政各种资源,组织医疗、管理、学术、经营各方面的专家联合对中医院进行技术指导与资源赋能;并组织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与中医院联合创建学术传承工作室,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分会与医院的共同努力下,这套模式已经在香河县中医医院、涞水县中医院、安国市中医院、唐县中医院等多个县域中医院成功落地,张大宁、唐祖宣等国医大师的学术传承工作室在地方中医院里揭牌开办,并开展学科带徒。

资料图:国医大师唐祖宣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

名医深厚的医学智慧,在现代中医体系中生根与延续,赋能中医院的学科建设与技术革新,并通过医疗单位的实践落实,最终以成功的果实造福患者。“这样的模式,让资源之间直接建立高质量的关联,把'服务’的价值做到最大,也大大节省了以往分会陈旧工作模式中不必要的冗余费用。”

顶层规划,桦南小紫苏种出“大产业”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们发展健康产业,靠的是新思维。”在对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探索中,分会还注意到地方乡镇经济中中药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宝藏有了,怎么做好开发?按照周白宇会长的话,还是“做好服务”。本着这样的原则,周会长将他的资源赋能服务模式进一步应用到对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上。

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分会参与点亮着它的“星星之火”,以首都资源赋能地方,动员专家,组织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农业科学院等有关政府领导、科研专家,对当地的紫苏种植产业开展了顶层设计,形成了一套中药+农业+文旅的种植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发展紫苏种植龙头产业,带动整个产业体系融合发展。“我们在原有品种单一的业态上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挖掘新价值,最终形成了中药产品+化妆品+药食同源产品+高端提纯生物制品等一系列产品。”

与产业发展相配合的是全产业链的市场配合与品牌宣传。“我们整个产业,就是由'抓关键’向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周白宇介绍,桦南县的紫苏产业最终形成了种植加工示范园、生产加工科技园、科研开发支撑园、储存市场交易园、品牌宣传文化园的全产业体系,“中国紫苏看桦南”的地域特色经济新业态也就此建立起来。

资料图:受邀参加肉苁蓉科技开发项目研讨会

资源链接,企业医院强强联手

“总会朱佳卿秘书长十分支持我的工作,他的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我。”周白宇说,“我们在开展资源赋能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大企业,因为大企业承担的责任重大。”

北京本草方源药业就是周会长“抓”的“大企业”之一。作为北京市饮片加工生产龙头企业,本草方源近年来积极探索科学技术创新,开发了智能煎药机和系列智能煎药生产线,将原本耗费人力物力的煎药事务浓缩到一台台自动化机器中,大大缩短了煎药时间;高标准、智能化的煎制系统也保证了中药的品质,弥补了人工煎药存在的不足。

周白宇也敏锐地捕捉到该产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突出优势:“智能煎药机,对应了当下许多医院煎药方式传统、耗时耗力的诸多痛点难点。”

针对这些痛点难点,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再次充当起“服务者”的角色,积极开展调研,对接企业技术与医院需求,协助该公司推广这一成果。“目前北京很多医院与本草方源开展了合作,该企业也与多家地级市达成了合作开发的协议。”周白宇说。

“本草方源现在在进一步完善该服务,智能煎药机煎出的中药可以直接通过同城快递送到老百姓的手中,大大方便了病人煎服中草药的需求。”周白宇表示,“我们服务企业、医院开展工作,最终目的还是让'强强’能够联手,服务于普通老百姓的健康需要,为广大人民带来健康生活的福祉。”

2024大健康元年,分会以县域中医院、企业为单位,在复制成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

4月23日,分会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赴“中国中药材之乡”安国市,就数字药都、中药产业、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考察,并协同当地政府积极筹备2024年6月份在安国举办的中医药交易大会。新的火苗,已开始酝酿。

在帮助企业发展的旅程中,周会长带领团队,走出了服务为先、提质提效的分会工作新道路,而他的“服务”之路、创新之路也还继续。

“我们也在积极丰富我们自身的团队建设,于外维系好专家资源,于内提升我们的操作水平,勇于担当,积极协调,争取在服务能力上更上一个台阶。”周会长最后表示。

图为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会长周白宇(右二)、副秘书长王颖(左一)、副秘书长王宝林(右一)与第一健康报道总编辑李达(左二)合影

(责编:郝健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味学苑:海派中医妇科(上)
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
史仁杰追忆干祖望的养生之道
世界中联热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第三届健康科普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首届世界蜂疗大会胜利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