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都有哪些大家了解吗?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唯一绵延到现在没有灭亡的古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我们深厚的底蕴,毕竟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能从历史典籍里寻找到古人对类似之事的应对之方。

不过,并非所有的古人都是妙算无遗的,大争之世,有胜就会有负,而败方失利的原因可能也不都是对方太强大,也有可能是自己犯了蠢,出了馊主意。

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各朝自废武功的“馊主意”。

秦代:赵高矫诏

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了“大一统”的终极目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统一的封建帝国,即秦帝国,可称雄才大略。

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性格就不如他的父亲那样暴烈强悍,他偏向儒家,往往会劝谏秦始皇治国要柔和一些。

而当时秦朝天下初定,各个反秦势力还不安分,正需法家治国的雷霆手段。于是他打发扶苏去蒙恬那里监兵,历练一下性子。

秦始皇在东巡的时候暴毙,临死之前要求把扶苏叫回来主持丧礼,意思大概就是要传位给他了。

但是就在这时,他手下的大宦官赵高跳了出来,他和扶苏早有过节,怕扶苏上台后清算他。于是他准备矫诏,拥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但是想完成此事,还需要当时随从的丞相李斯的配合。李斯是法家出身,而扶苏信奉儒家,他害怕扶苏日后也冷落他,于是答应了赵高的矫诏请求。

秦二世即位后,继续采用法家的强力手段治国,把当时亟需缓和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了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大起义。

李斯后来回过味儿来,打算劝谏秦二世,结果被手握更大权力的赵高杀死。秦王朝也在秦二世执政三年之后就走向了灭亡。

汉朝:李广利征大苑

俗话说汉以强亡,汉朝在对外政策上可以说是刚得不得了,对外的使者基本就是冲着宣战去的。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其中有一个西域小国叫做大苑,他们那里盛产一种名马,叫汗血宝马。

汉武帝十分喜欢汗血宝马,于是派使者前去索要。大苑自然不肯把国宝相送,于是汉武帝特地为此马发动了征讨大苑的战争。

领导征伐大苑的是贰师将军李广利。这位李广利在治军打仗上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但是当时两位将军都已经去世,也只剩下他了。

李广利虽然打下了大苑,夺得了汗血宝马,但是他带领的军队损失极其惨重,为汉武帝后期“海内虚耗”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三国:东吴背刺关羽

三国时期,曹魏最强,蜀汉和东吴两个政权被迫联合起来抗击曹魏。但是吴主孙权却是鼠目寸光,竟然在关羽征讨襄樊大胜,名震天下的时候出兵偷袭关羽所在的荆州,并将关羽擒杀。

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他死后,刘备兴兵征讨东吴为关羽报仇,失败后郁愤病亡,两国元气大伤,虽有诸葛亮这样的大神也难以抵挡曹魏政权统一的步伐了。

晋朝:胡人内迁

晋朝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事件可称古代中国最为惨痛的战乱之一。而这场灾难的根源就是曹魏、西晋时期持之以恒的胡人内迁活动。

因为中原一直在打仗,汉人基本不够了,于是曹魏和西晋将大量胡人从边塞迁到了内陆居住。

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西晋却把这些内附的胡人当成是王朝强大的体现,可谓是司马家大门常打开。

最终,随着西晋统治的腐朽,内迁的胡人纷纷叛乱,揭开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时代序幕,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隋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是一名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了满足自己的征服欲,曾经三次向高句丽发起统一战争,然而全都无功而返。

过于庞大而无果的战争需求摧残了隋朝的社会,从而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朝随之灭亡。

隋文帝杨坚几十年打下的盛世基业被隋炀帝短短几年就败了个干干净净。

唐朝:唐玄宗处死封常清、高仙芝

封常清、高仙芝是实打实的唐朝名将,其中特别是高仙芝,他虽然是胡人,但一心一意为了大唐江山出生入死。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后,唐玄宗命令他二位出马,抵御安禄山。

但安禄山毕竟是天下名将。头一战就把封、高二人打的节节败退。封常清、高仙芝于是决定退守潼关。

潼关天险,又有两位名将坐镇,安禄山打不进来,封、高二将打不出去,双方形成了僵持。

就在这时,监军太监边令诚向李隆基进献谗言,说这二将指挥不力,养寇自重。唐玄宗听信了这些鬼话,于是将封常清、高仙芝二将尽数赐死。

两位大将一死,唐朝军心大乱,安禄山随即攻破了潼关,占领了长安,安史之乱达到了最高潮。

宋朝:开城念咒退金兵

北宋的灭亡极其令人瞠目结舌。根据史书记载,金兵打进北宋首都汴梁城下时,宋钦宗听信了一个道士的鬼话,将城门大开,开坛祭祖,道士口中又是念咒又是跳大神的。

金兵先是一脸懵逼,随即冲进了城内,将宋朝的领导班子还有宋徽宗、宋钦宗全部俘虏,人称“靖康之变”,北宋从此灭亡。

明朝: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任着他祸国殃民。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势力前来边境骚扰。

而王振为了过大将军的瘾,于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于是明英宗带着二十万大军出了北京城。

虽然这二十万大军是皇帝担任总指挥,但是实际上的指挥权却在王振手里。然而王振根本不会指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王振怂了,决定班师回朝。

然而路过一个小村子的时候,祸国殃民从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王振却作妖一样的要求大军停止前进,理由是害怕大军践踏了麦子,实在是小人得志的典范。

然而正是这个致命的命令,让瓦剌的大军追上了明军。明军溃败,明英宗被俘虏,由朱元璋、朱棣和仁宣二帝为明朝打下的盛世局面就此终结。

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世界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但是清朝统治者害怕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意识传入中国,导致人民的觉醒,又自满于“天朝上国”的地大物博,于是下了闭关锁国的命令,让中国错过了工业化的机会,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它们是哪九个?
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他们是哪九个?
最早平分天下的地方,到底是河南荥阳的哪里?
亡秦者,胡也[短语]
中国历史上的谶语 (连载)
秦始皇将蒙毅30万大军交给扶苏却不立他为太子,全是因为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