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策划三

2013年10月31日,由搜狐公益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的For Youth 我们在行动-2013青少年健康公益行动正式启动,关注青少年怀孕这一社会性问题。少女妈妈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201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每年有730万不满18岁的女孩分娩。本次活动意在提高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认知。活动期间将采访报道一些青少年怀孕的真实故事,让青少年、年轻农民工和医务工作者等从各自角度发表看法。

性学专家:中国99%成年人是性盲
彭晓辉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性教育的监管,“如果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必然导致全民的性教育缺位。”

“性教育困境”

唐涛 木颜
  •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性”思想观念日益解放,与此同时,关于青年人尤其是流动青年的婚前性行为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青年人如何看待性健康?评论婚前性行为是否该用道德标准?性教育在婚前性行为中又扮演者怎样的角色?

  • 直击:“从恋爱到同居顺理成章”

      徐美目前是武汉某部属高校自考大四学生,她从2010年军训开始谈恋爱,3年过去了,像很多情侣一样,两人之间的磕磕绊绊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我们俩感情基础比较好,都有一直走下去的想法。”

      今年4月,两人索性从寝室搬到外面过起了“二人世界”。农村出身的徐美,谈到同居,显然有些放不开,尺度还停留在拥抱接吻上,对于是否有过生殖器官的接触或者说发生性关系,更是讳莫如深。

      相比徐美的羞于启齿,和她一起租住的李莎“两口子”观念上更加开放。李莎和男友认识已一年半,今年刚毕业,就搬出来同居,不久,也顺理成章发生了“亲密关系”。

      谈到同居,李莎十分自然,在她看来,这是成长过程的必然经历。大学里,李莎和男友都是社会学专业,对于常人觉得的大尺度问题看得很开,用她的话说,这叫专业素养。

      据李莎了解,像他们一样同居的同学和朋友并不在少数,“发生性关系也不稀奇,毕竟都是成年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徐美班上有27人,目前同居的有5对(不包括自己),差不多占总人数的1/3。据她了解,其他班上的情况也差不多。

      “从恋爱到同居,很自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徐美说,刚开始大家可能会多问几句,时间长了,也都习惯了。现在,有哪些人出来同居了,彼此都很清楚。

  • 背后:发生关系“水到渠成”

      有意或无意与朋友的聊天,徐梅也知道“谁和谁发生了关系”,但很有限,相比同居,这样的事可能更见不得光。

      “很自然,水到渠成。”谈到第一次,李莎毫不顾忌,觉得那是感情的升华,没有什么说不得,“刚开始有点小紧张,但慢慢进入状态就好了,更像是一种享受。”与李莎的经历有些类似,王娟也是在毕业之后和男友的同居中“献出了”第一次。

      “很紧张很紧张,浑身都忍不住抖,害怕。”说到那次“性”经历,王娟心有余悸,到现在都有些不敢想。谈恋爱近两年,王娟和男友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稳定,几乎是奔着结婚去的,所以发生关系时,她觉得顺理成章,没有太大的压力和心理障碍,也没想“贞洁”那回事,唯一的感受就是怕疼。在她的记忆里,第一次就是很疼。

      那次之后,她开始十分享受有规律的性生活,并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接受父母传统教育的她,虽然有些正统思想,但更愿意抛开道德的枷锁,过现代人的生活。

      大学期间,王娟曾对校内旅馆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旅馆生意火爆。她以某旅馆为例,24间客房,平时入住率在6成左右,周末几乎都是满客,不少还需要提前预定,客源主要是流动的学生情侣,只有少部分是长租客。老板还透露,店里的避孕套、避孕药等性用品也十分畅销,“每个月都会进一次货,数量在500份左右”。

      相比从恋爱到同居,再到发生关系,汪操的感情生活有些单调。出生于1993年的他是典型的90后,初中毕业后,直接到了一家服装厂工作。几年过去,钱攒的不多,女朋友倒是换了不少,如果按照发生性关系来严格计算,他至少谈了三个女朋友。

      “我们没什么文化,谈不上有共同语言,谈的最多的就是家庭条件、经济收入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汪操说,这样的恋爱省了很多环节,该了解的了解完之后,就只有男女那些事儿了。

      “第一次有点紧张,但为了图新鲜,还是大胆的尝试了。”18岁那年生日,汪操完成了由男孩到男人过程,“尝”到了女人的味道。在他现在看来,那时候胆子小、不成熟、没技巧,“更像一个小丑在做坏事,有点偷偷摸摸的感觉。”

      “当时,我觉得,发生关系就是一种责任,就是要对她以后负责。”汪操说,出生于农村的他,对于性行为背后的责任感十分当真。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阅历的逐渐丰富,谈的女朋友多了,心态也变了,他觉得谈恋爱有时候就是一种生理需要,互相的满足。

  • 现状:性教育缺失现状堪忧

      虽然已经发生过多次性关系,但李莎从来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幸运的是没有发生过意外。发生关系前,李莎通过朋友和网络了解了相关的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并学会了计算日子避免意外。

      同样,王娟、汪操关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很局限,都是网上“自学成才”。汪操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性知识是从A片学到的,也有朋友间相互交流的经验。

      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早在2008年12月,教育部就颁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应该进行的性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而实际上,当前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途径,除了网络等媒体外,极少可以接受到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记者调查武汉多所高校,发现少有高校将系统、专业的性教育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范畴。记者查询武汉某重点高校的公共选修课课表,其中显示,学校目前已设《心理学与生活》、《职业生涯与大学规划》等相关选修课,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性方面”的选修课。

      在记者的一次随机采访中,有学生表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可以更好学生地学习知识,更好地去爱。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位学生认为:“若涉及‘性方面’知识,学生听课难免尴尬,还不如自学”。同样也有一些人对教育部的这项政策持怀疑态度,“我个人认为比较形式主义,难免哗众取宠”。

      缺乏必要的性教育在流动青年中显得尤为突出。伍玥是湖南某重点高校的大三学生,出生在湖南偏远小县城的她,是村里少有的几个大学生。她的大多数同学,在初中、高中便已辍学外出打工,“寒假回家的时候,发现我初中的同桌李彦竟然已经有小孩了。”

      因为父母关系紧张,李彦从小养成了叛逆的性格,早在初一便开始了第一次恋爱。“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反正也就是拥抱接吻之类的,都很自然。”初中毕业后,李彦便辍学追随自己的第三任男友去了浙江打工。

      由于缺乏必要的性教育,李彦与男友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已经四个月了,来不及了。”谈到此处,李彦有些懊恼,她今年才20岁,孩子却已经两岁,她更担心的是,“我们至今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户口问题还没有解决。”

      谈及李彦的遭遇,伍玥很是惋惜。伍玥印象中的李彦,是一个敢想敢闯的人,如今却只能留在老家带孩子,过早地成为家庭主妇。“我们都是初中毕业,只能在沿海地区打零工,其实我们自己也刚刚成年,根本不懂怎么带小孩,都是被逼出来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谈及未来的打算,李彦眼中写满了迷茫。

      “从上学到现在,我和我的同学从来都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这一块都是缺位的。很多人都对婚前性行为缺乏正确地认识,我身边的未婚妈妈越来越多,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伍玥担忧地说道。

  • 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性教育监管

      对于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著名性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但他并不赞成“未婚生子”。

      “年轻人已经是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个人,选择发生性行为,是个人的自主选择。所谓婚前性行为,不应该道德标签化。你可以在道德观念上不喜欢,但无权干涉。”彭晓辉说,从法律来看,年轻人有自主选择权,任何人都不能强加干涉;从生理上,年轻人(尤其是21到27岁)正是性能力的旺盛期,有性的需求和欲望,满足这一欲望是天经地义的。

      为什么有人对婚前性行为提出质疑?这是性教育的缺失。在彭晓辉看来,中国99%的成年人是性盲,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性教育。他援引教育部相关规定,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性教育的监管,“如果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必然导致全民的性教育缺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拿大女留学生怀孕却不知孩子爸爸,中国性教育到底有多落后?
高校让女生承诺拒绝婚前性行为 学生:道德绑架|道德绑架|婚前性行为
象牙塔里艾滋病也“疯狂”,原因竟是……
大学女生为什么守不住处子之身
【舆情观察】为什么高校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率连年增长?
106名学生染艾滋 学生同性性行为竟成艾滋病最大传播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