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为人、为发展的人、社会的人、完整的人提供必备的基本素养。
教育是精神的熏染和扎根,是引领学生身心成长的多边活动;
是在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的前提下,引领孩子们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丰厚精神世界的过程;
是引领学生积淀核心素养,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做个身心两健、体魄两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的修为过程。

教育当具有三重境界:
教育当然要为人的就业与生活谋利益,使人拥有一技之长,获取物质财富,解决一日三餐、养家糊口的物质需要,甚至发家致富,满足人最基本最底层的需要,这是教育“生存境界”;
教育还要唤醒“人的尊严与价值”,培养真实个性与独立人格,既能利己,也能利人,有滋有味有情有义地生活,能在庸俗功利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认识与不泯的人性,这是教育的“生活境界”;
教育的原点是爱,是厚德载物,是把人性深处最真、最美、最善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拥有洞察世事的超然悟性,无论出于何种境地,都能使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使人趋向于最本质的真、最真实的善和最纯粹的美,活出“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教育的“生命境界”。

真正的教育并非是“成才教育”,而是“成人教育”;
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始于知识、基于能力、终于品格,要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才趋近于教育的本质。

必须让教育回归原点——关注生命,发展个体;
让教育回归人——关注心灵,涵养人文;
让教育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经历体验;
让教育展望未来——关注自我,提升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熏染,教学的本质是互动与交流,学习的本质是质疑与探究,过程的本质是体验与感悟,知识的本质是习得与运用。

真正的课堂是建立在“知识课堂”之上的“生本课堂”“能力课堂”“素养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丰富的、民主的、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交流的、体验的。[赞][赞][握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名学术型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观念?
李冬梅:奉献 研究 创新 境界
“白名单”蝴蝶效应让教育回归本质
周一见·名师心路丨不忧、不惑、不惧,让教学回归教育本源
教师高度决定未来课改的高度
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