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10万大军到绵阳求学后,3000名外地家长又到绵阳听课

最近,重庆有这么一位企业家,上午主持完公司的会议,下午和妻子赶赴绵阳,听冯老师讲课。

一听就是3.5小时。深夜,他还得赶回去,明早8点还要飞往新加坡。

尽管累得像一团烂泥,但他说,为了孩子,每周一次,一共6节,近20个小时的课,再忙再累也要全程听完,这课听得值。

近年来,共有近万名家长报班听冯老师讲课,其中,来自成都、重庆、德阳、南充、遂宁、广元等外地家长,包括政府领导、企业高管、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共3000余人

绵阳名校自主招生盛况

继10万大军到绵阳求学之后,3000家长又到绵阳听课,成为绵阳教育一道特有的景观。

什么课如此有魅力?

听一位公务员讲,他是妻子逼他去的,一开始烦躁不安。但冯老师一开讲,全场鸦雀无声,抽烟的,全部摁掉,玩手机的,一律调成飞行模式。

三个多小时的课,竟没有一人离场1分钟,连上厕所的人都没有!

仅3分钟,全场进入互动环节。

在10分钟或半个小时内,她会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逐一提出解决和提升的方案。

有家长说,这不像是听课,而是重回儿时时光,感觉被父母尊重,被父母看到自己的内心,继而被父母热情的激励!

错了没关系,再来一遍,发脾气没关系,只要不伤害他人和自己,达不到目标没关系,父母会充满同情,然后和你站在一起解决遇到的难题!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家长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孩子的沟通很可能也有阻塞。

一场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塑造,家庭教育的全面升华!

对,这就是冯老师正面管教公开课。

她教会你用既不娇纵也不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

她教你真的能在教育孩子时控制好情绪;

她教你用20几种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孩子的烦恼;

……

有家长说,冯老师的课,不是在讲理论、灌鸡汤,而是在找问题,讲方法,提主张,树行动。就像医生在望闻听切,点对点地落实。

第一堂课,家长把孩子的问题,夫妻的问题,家庭的危机,一一给冯老师列举出来,看冯老师如何下手解决。

结果,冯老师从一个点找到突破口,层层深入,扩散开去,逐步消化。一个半月时间,6堂课听完,问题全面解决。

比如,有对家长列举了孩子一长串的问题,长期困扰家庭的健康发展,要求冯老师解决。

如磨蹭、爱发脾气、推卸责任、顶嘴、不自律、摆脸色、说谎、耍赖、不自信、不专心、起床气、对着干、不上进、对啥都不感兴趣、家里外面表现不一,胆子小,受欺负、挑剔、挑食、霸道、怕困难、懒于动脑、粗心……

仅一个半月后,夫妻俩给孩子打分——

有担当、包容、诚信、自律、有上进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标、责任心强、乐观、勤奋、坚韧、有抗压能力、勇敢、坚持、有好奇心、能换位思考、有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控制情绪能力……

45天时间,为什么能让孩子天壤之别?

问题的根源都在在家长身上!

每一节课后,冯老师要求家长,照她提出的去做,如果改变不了,下一节课就可以不来听课了。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

从厚厚的,堆积如山的反馈表中,没有一个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完全或基本解决!

这里面,既有拿刀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沉溺于游戏中不愿上学的孩子,也有深受暴力之害的家庭,关系崩溃的夫妻……

邻市有所名校的相关负责人说,如果早组织家长听了冯老师的课,个别学生也不会采取极端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主张不要怕孩子乱花钱,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他的理财能力;家庭教育,父亲不应缺席;指责孩子,孩子不会因此不爱你,但他会停止爱自己;孩子感觉不好,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

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治标,从家长抓起才是治本……

而且,最重要的是,冯老师会为正面管教班中每一个家长进行课下详细的咨询,通过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各种具体不一的表现,冯老师都能推测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根据这些思路教给家长如何给孩子传递爱传递规则,家庭不同,孩子不同,教育重点就不同。

一个半月之后,家长们不停运用正面管教方法,看到孩子的变化,通过咨询已经深深了解了自己教育孩子时可能有的缺陷,对孩子将来更大的变化更有希望和信心。

四年多时间里,冯老师在绵阳开班36个,在成都开班4个,为超过1300个家庭提供一对一咨询。

冯老师的课,不仅自己办班讲,一些企业和学校也聘请她去讲。2020年里,在绵阳和成都两地,受众家长近2万人

在她公开的资料里,是美国认证的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国际鼓励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但在不少家长眼里,她是绵阳家庭教育第一人,治理家庭心理疾病的名医,塑造家庭美好灵魂的工程师。

某国有大企业一位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大飞机项目,高空无人机等若干个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妻子觉得他眼中只有工作,不爱自己,不理解自己,内心很痛苦,由此对丈夫越来越反感。

在冯老师的鼓励及跟进下,坚持用冯老师的正面管教方法,夫妻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再到亲密。这个家庭不仅被评为公司最美职工家庭,同时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和“好邻居”。

家和万事兴,家好,社会才好,国家才好,她是在于细微深处保家卫国!

对学校来讲,她是教育安全的守护神,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

她是在为绵阳教育补链延链强链,孩子在学校学,家长跟她学,绵阳教育更有吸引力,更能绽放出“责立中国,任当世界”的独特魅力。

以一人之力,让绵阳教育锦上添花,为完善和强化绵阳教育结构,做出了杰出贡献。

冯老师是怎样炼成的?

冯老师,本名冯淑娟。原是绵阳一所著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在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深爱孩子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尊敬。

比如,她主张学生的家庭作业越少越好;操场上,随时都看见她班上的学生在玩。但是凡她教的班级,一到考试爆发力却很强。

她认为,下课玩得越开心,上班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多玩耍,心智更健全。

学校号召学生自愿捐款,她班的孩子捐得最少。因为,学生们通过零花钱已经认识到钱不是凭空就能来的,需要挣需要攒需要计划。

一切由孩子做主,班干部由几个班长轮流执政,值周班长解决不了某个问题,趁课间请其他几个班长一起开个小会,群策群力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冯老师规定班长解决问题不能靠打压、威胁、指责,需要尊重同学,因此班干部深受学生拥戴。

冯老师运用正面管教方法轻松管理好了班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和家长沟通如何教育孩子等方面。

她表扬最多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一是最爱动脑筋想问题、爱为集体出主意和有进步的学生。

她家访最多的,却是表现最乖、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发现,有些学生的乖,是封闭了内心真实的痛苦,对外界的触觉最灵敏,最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个别学校走极端的学生,很可能就属于这种类型。而这类学生占的比例并不少。

她善于窥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的知心话,都找她倾诉,家里闹意见,父母离婚,都找她出面制止。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她都在洞察、梳理、分析每一个家庭,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孩子们一个眼神,她都会知道他的家庭发可能生了什么。

因此,同学们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冯尔摩斯”。

成功的家庭家家相似。课余,她经常去听一些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北大生家长的分享课。慢慢地,她发觉,“也许他们分享出来的,并不是成功的关键,而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才是家庭教育的精华。这不是他们在掩饰,而是他们自己都忽略了”。

她做总结、写心得,将书本与现实对照,披金沥沙,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在自己和亲友的孩子身上试行成功后,再引导熟人、同事的孩子。

众口相传,找她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包括一些政府官员、私营企业主、企业高管,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的孩子本来很优秀,但优秀的孩子往往承担的压力更大,家长们更怕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出现一点点问题,更需要冯老师为他们家庭的未来保驾护航!

“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冯老师激动地想。

她算了一笔账,自己一边教学,一边做这件事,即使干到退休,受益的家庭也是有限。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她毅然从知名公立学校辞职,全身心投放到家庭教育的传播中来,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成绵两地很多名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常客。

越优秀的家庭,越爱听冯老师的课

去年,东辰一小邀请她去给家长做讲座,反响很好;这学期不仅邀请她再去,还把讲座划分得更细了,以前一到三年级和四到六年级各一场,这学期分为一到二年级,三到四年级,五到六年级各三场。

东辰幼儿园也聘请冯老师为幼儿园教育顾问,并经常邀请冯老师为老师们开展“正面管教在教室”的培训。

成都一些学校的初二和高二的攻坚阶段,都邀请她去给家长上课。

不是孩子有问题才去找她,不少优生的家长,都去单独报她的班,来到绵阳听她的课。

优秀的人,优秀的家庭,总想变得更优秀。

记住——

养育孩子是每位父母一生中最幸福,也是最具有挑战力的事情。无论多爱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遇到种种困扰、争斗,父母和孩子都可能经历生气、烦躁、无奈甚至崩溃。该怎么办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也是孩子的第一间教室。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不惜投入巨大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却往往忽略了父母的自我学习与提升。父母对了,孩子也对了,育儿先育己。

一个改变孩子一生的机会,就在冯老师正面管教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伟大教育片,看这位老师是如何正确管教孩子,建议家长看看
冯永东丨裸生裸育(四)(又名《教育的真名叫朴素》)
如何做创意父母
致家长:教育路上,家长和老师应该是最好的搭档!
《正面管教》 思维导图笔记
没有管不了“熊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熊父母”!学会这几招,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