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会给孩子吃药吗?

你会给孩子吃药吗? 

   孩子有病,当然要给他吃药啦!但很多家长对喂药给孩子吃这件事情并不够"专业",往往犯了错误而不知。这包括喂药方法、储存药物方法以及使用一些成药的常识等。下面就教给你一些正确的喂药方法以及一些用药的常识。

    怎么给孩子喂药

    口服药的喂法

    小孩吃药比较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婴幼儿不会主动吞咽药物,惧怕吃药,药物味苦难以下咽等原因所导致的。因此,给小儿服药成为家长们普遍头痛的问题。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不张嘴时,用手捏紧鼻子迫使小儿张口,把药物从口中灌进去,其实这种喂药方法是极不恰当的,常会导致小儿呛咳,易将药物吸入气道。家长应尽量避免这种粗暴的做法。

    小儿吃药前,尽量不要让小儿知道要吃药,以免小儿恐惧,另外,要将药物制成水剂或乳剂;也可将片剂研成细小粉末,临时混入果汁、糖浆或其他小儿适口的液体中喂服,这样小儿即可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药物。对年龄较大的小儿应训练其主动吞咽药片,并加以鼓励。

    要想宝宝顺利吃药,首先要了解各类不同药剂的吃法:

    药的形态

    药水、粉状、颗粒、胶囊、药丸/药片等

具体吃法

# 药水:遵医嘱用药勺给孩子喝适量的药水。如果药水太苦,可放些糖和果汁。

# 粉状:先用温水冲成糊状,再用药勺喂给孩子。

# 颗粒:先用热水使颗粒完全溶解冲成饮料状,等其凉至40度以下的温度,放在奶瓶里喂服。

# 药丸/药片:先碾成粉状,再用温水调和成糊状,用药勺喂。

# 混悬液:一定要要摇匀了再吃,吃法与药水相同。

# 胶囊:打开胶囊,将里面的药剂倒在药勺里,用少许水溶解后喂食。

    喂药姿势

    1岁以内的小婴儿可将其抱起,采取半卧位喂药;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采取坐位喂药。如果小孩动来动去,可让小孩坐在大人的大腿上,用两腿夹住孩子的下肢,左手抱孩子,用右手喂。

在给小儿喂药时,应注意防止小儿将药物吐出,具体做法是让小儿头部略后仰,药物尽量倒在舌体后部或舌两侧,这样小儿就不易吐出。 

如果孩子将药吐出,要根据吐出的药量,20-30分钟后再补喂一次。

    喂药器具

    喂药最好用专门的喂药勺,因为上面有刻度,容易控制喂药的量。喂药勺在药店或婴幼用品专柜都可买到。

    健康娃娃爱心支招:

    中药的吃法

    中药一般要煎两遍, 然后倒掉药渣,把头茬药和二茬药一起放在药锅里浓缩(烧开后打开盖子,让水分蒸发、浓缩)后的药汁方可饮用。煎药的时候为了减轻苦味,可以放点糖和红枣进去。、可以将药放在奶瓶里喂给小孩喝。

    注意事项

1 有一些含活性菌(如双歧杆菌)的药,不能用太热的水去冲调,因为这些活性杆菌因温度太高而死掉。 

2 家长在医院排队取药时,一定要看听清自己的姓名并进行核对,千万不要拿错药

3 要注意各类药的服用方法,是口服、注射、眼、鼻、耳滴剂还是外涂的。

4 注意各种药的用药量。

5 注意用药的时间:一天几次,是饭前、饭后、两顿饭之间还是睡前。服用时间不当,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6 喂药时,不要同时打开几种药瓶,免得盖错盖子。

 

其他外用药物的用法

眼药的用法

# 滴眼药水

以拇指将下眼睑向下牵拉,令小儿的眼睛向上看,将药液滴于下穹隆1-2滴,再令小儿闭上眼睑后,轻轻将上眼睑向外拉松,以助药液扩散,减少药液外溢,同时用消毒干棉球擦干溢出的药水。滴时管口距眼约1厘米左右,避免接触到眼睑和角膜。

# 涂眼药膏法

将软膏徐徐挤出少许,从眼的内眦向外置于下穹隆内,合起上下眼睑,再用手轻轻按揉数秒钟,以助眼膏在眼内扩散,用消毒棉球擦净眼边油膏,最好眼膏在睡前涂。

注意事项:操作前应先洗手;看清药名、用药时间,滴时让小孩平卧,大孩子可取坐位。

鼻药滴法

先替小儿擦净鼻涕,用盐水消毒棉签擦净鼻腔分泌物。让小孩采取仰卧位,并将枕垫于肩下,大孩子取坐位,使头尽量后仰,使鼻孔向天。 

以一手拇指掀起小孩鼻尖,一手持滴管,距鼻孔约1-2厘米,沿着鼻腔壁滴药液3-4滴,然后用手轻捏鼻翼,使药液散播全鼻腔,嘱患儿静卧3-5分钟再坐起,使药液与鼻黏膜充分接触,注意滴管不要直接接触病人,以防污染及损伤。

用棉球擦干净鼻腔外的药液。

耳滴药法

以消毒棉签擦净耳内分泌物,有耳道流脓者,外耳道可滴少量双氧水,并及时用棉签吸净。

一手将耳廓轻轻向后下方牵拉,使耳道拉直,另一手将药液滴入4-5滴于外耳道壁。滴后嘱小孩保持原位5-10分钟,需要时用棉球堵塞耳道口。

注意药液不宜过冷,以免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皮肤涂擦法

常用于孩子患有痱子或虫咬过的地方,敷药前先将皮肤用温水洗清,再用棉签或小毛笔、纱布等蘸药水或药膏敷上。

健康娃娃超级链接:

药物的保管和贮存

1 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对外用药及内服药应分别放存。

2 密闭保存的药品:酵母片、阿司匹林、薄荷油、碘、鱼肝油、氨茶碱等(后两种药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以上诸种药要用玻璃瓶密封保存。

3 低温保存的药品:胎盘球蛋白针剂,易受热而变形的如甘油栓等。应避光保存的药品如碘酒、龙胆紫等。易过期失效的药品如抗生素。

 

孩子吃药的误区

错误1

用一只普通汤匙或茶匙来量药水喂给孩子吃,而不用专门为孩子而设的量药水用的试管形匙。这样会因为剂量不准而影响疗效。试管形匙的容量为5毫升,但一般的茶匙容量为4毫升至9毫升不等,最好是用试管形匙喂孩子吃药。

错误2

在吃药前没有按说明书的要求摇匀药水。摇匀药水的目的是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否则,开始吃的 23药力不够,到最后吃的13又太浓,对孩子不利。

错误3

使用已过期的药物。每种药物有它的有效或安全日期,已过期的药物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养成习惯,先看看药物是否已过期,如不过期才能喂给孩子吃。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个月清理一次药箱或药柜,丢弃已过期的药物。若不能完全肯定是否已过期,为安全起见,宁愿弃掉,也不要怕浪费。

错误4

孩子服用药物已数天,仍未见病情好转,你却依然继续给他服用该药。假如孩子吃了这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就应该停止继续服用,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 

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 新比旧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药工业也突飞猛进,新的药品不断出现,为病人和医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但有些家长对新药的认识不足,认为新药总比老药好。对新药一定要正确看清其优点、特点, 不要盲目滥用新药。

# 贵比贱好:"一分钱,一分货"的思想影响许多家长,有些家长往往会迷信用贵重药品。但用药一定要有针对性,不一定价格越高,疗效就一定好。 

 

儿童慎用、忌用药品

1,慎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因有发生瑞氏综合症的可能。

开始时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的有apc,即"复方阿司匹林",常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和头痛。另外apc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能本来就较差,高热时很易引起惊厥,如果当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可因发汗过多而引起全身虚脱。因此需慎用。

服用apc时应多喝开水,促使发汗散热,达到退热解痛的目的。 

   

2,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有些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甚至引起肝脏损害。故婴幼儿感冒时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自己盲目服药。 

   

3,忌滥服补药

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冬虫草精、北芪精等)的现象,近十年来可说是很常见。

其中最常见,也比较糟糕的是,在一些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儿童服药,可能出现性早熟:男孩口唇边汗毛变粗、变长,阴茎变粗、易勃起;女孩子乳房提早发育、阴蒂增大、初潮提前等现象。   

4,新生儿忌用退烧药

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当生病、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都可引起发烧,此时若随便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健康娃娃爱心提醒:

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酒精擦身等等。应注意的是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降温,以防体温继续下降而导致体温不升。 

 

5,新生儿忌用药

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知红蛋白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

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

伯氨喹啉,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 

   

6,婴儿忌用药

呋喃旦啶,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皮肤粗糙、感觉受影响、冰凉、不出汗;

四环素,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脑水肿,引起胃溃疡、肠粘膜坏死或穿孔、骨质疏松、眼晶状体突出、高血压;

甘草制剂和麻黄素,一般应禁用;

维生素d,服用不宜多,否则引起婴儿高血压;

硬脂酸和红霉素,可引起胆汁郁滞性肝炎,初起时眼白发黄,严重时全身黄染;

肼苯哒嗪,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症。 

7,其他忌、慎用药品

# 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的铜元素的食物--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 

# 小儿补钙期间忌食菠菜及菜汤--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忌空腹服用--否则会刺激胃肠道;也忌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这些食物会影响铁的吸收。 

# 忌用氨茶碱--非用不可时,需要医生的现场指导。氨茶碱急性中毒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 

# 忌滥用抗生素--抗菌素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均可能有损害。这还是次要的,滥用抗生素的后果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影响用药的效果。在非用不可时,一旦开始用药就要正规用药,不要随意中断或出现停停用用的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给孩子喂药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
儿童用药误区
宝宝服药技巧,宝妈们看过来~!
小儿口服用药看这里
​怎样给宝宝喂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