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退休综合征,您有吗
杨大爷是位退休干部。没退休之前,他是大家公认的和气老人,对老伴和儿女们从不发脾气,对朋友邻居也笑脸相迎。但自从退休后,他的脾气慢慢发生了变化,经常在家中坐立不安,显得很焦虑。儿女们和老伴一句话不对,就会招致他大发雷霆。他们都很纳闷,杨大爷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
老年人到了规定年龄,就要离开工作岗位——退休。虽然这是自然法则,却有不少退休的老年朋友,由于适应不了突然改变的生活模式,出现退休综合征。就像杨大爷一样,坐立不安,容易急躁。
这些表现,您有吗
退休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
●  坐卧不宁,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干什么好,甚至出现强迫症行为;
●  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
●  性情变化明显,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总是追怀往事;
●  易猜疑和产生偏见;
●  忧郁、失眠、多梦、心慌、阵发性全身燥热等。由此还会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争强好胜易患病
导致退休综合征的心理诱因主要有:
失落感  社交圈的缩小,人际关系的改变,无所事事的清闲,一些愿望的落空和遗憾等,都会干扰情绪而影响心理平衡,进而产生失落感。这不仅仅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才有的心态。
怀旧感  退休后闲暇时光的增多,使人易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终因似箭光阴的流逝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久而久之,则心情抑郁,性格孤僻。
孤寂感  退休后远离同事和朋友,熟人老友相继作古,或者老来失伴,儿女离家,这些都会使人感到几许凄凉悲切,忧郁孤独。
由此看来,那些事业心强、好胜而善争辩、严谨而偏激、固执的人发病率较高;无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且症状偏重;平时活动范围大而爱好广泛的人很少患病。女性较男性适应快,较少出现退休综合征。
分阶段调适 告别退休综合征
为了预防或减少退休综合征对身心的影响,老年朋友应做好退休后的心理调适。退休后,心理发展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萌动阶段  退休的心理变化其实早在退休前就开始萌动。虽然知道退休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老人们对退休后面临的环境,扮演的角色,心理活动的变化和调节等问题考虑不周,只是非正式或非系统地偶尔想到这些问题。特别是那些事业心较强的人退休前一心想的是工作,对退休后应当怎样生活,似乎没有准备,也不愿提前改变。
老人们对退休后的角色转变要有提前安排。即将退休的人员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心理准备,在感情上、行动上接受迫在眉睫的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退休。这种角色转变的前瞻性安排越有序,退休后的角色适应就越主动、越有利。
“蜜月阶段”  这是刚刚退休后的最初一段时期。从平时紧张劳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了。此时老人们寻亲访友、旅游观光、种花垂钓、缝纫编织、摄影绘画,体验到退休后的异常轻松和欣慰,做了许多过去想做但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这是退休后的一段感觉良好的时光,所以有人称为“蜜月阶段”。此时,退休人员应在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为后面的生活早做长期打算。
低谷阶段  度过最初的感觉良好的一段时光之后,有些退休人员发现,退休前的许多幻想在退休后并不能实现,生活节奏的改变使他们难以习惯,而几十年的工作习惯所形成的强大的惯性又不肯轻易退出心灵舞台,他们感到了失望、痛苦、沮丧,心情陷入低谷。一位退休教师写道:“我认识到我不能失去朝夕相处的学生和同事,而现实又是如此严酷,一个没料到的沉默世界降临到我的生活中来了。”因此,处在这阶段的退休人员应采取各种调整心理活动的方法,使自己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增进人际交往。
定向阶段  在这个阶段,退休人员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中来了,开始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小心翼翼地进行人生的第二次选择:有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组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为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有的继续发挥专长,造福社会;有的在家庭中担负起孙辈的家教之责;有的继续学习进修;有的发展兴趣爱好。他们的内心世界重又开始感到充实,情绪逐步稳定了,心理活动也趋向协调。这个阶段,亲朋好友固然可以当当参谋,但是最后的选择还是应由老人自己决定。
稳定阶段  所谓稳定不是没有变化,而是退休人员已建立了一套与自己的文化经济背景、个人性格特点相适应的退休生活模式。他们知道自己期望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已经能轻松自如地去应付环境,使自己的第二次选择趋于稳定,完成了退休的心理调适,成功地适应了退休生活。因此这个阶段的退休人员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社会和家庭也应给退休老人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
退休的老年朋友,如果做好如上几个阶段的心理调适,您就告别了退休综合征,拥有幸福的晚年。
>>链接
退而不休,老有所为
退休后仍然可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继续对社会作贡献。这一方面是老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年人达到心理平衡,觉得自己仍有用武之地。有三种形式可以实现老有所为:(1)发挥原有专长,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2)根据实际需要,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社会活动或公益服务。(3)体贴子女,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老人的“脑力操”,它能使老年人满足求知欲望,陶冶情操,摆脱孤独和焦虑。老年人在家里看电视、听广播、读书都是学习,上老年大学更是有组织的学习。近年来,随着老年大学教学内容由康乐型向建设型转变,老年大学正朝着帮助老年人提高文化水平,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教授他们再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丰富退休生活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对于缺乏兴趣与爱好的老年人,退休后会觉得百无聊赖,日子难熬。退休后,如能在手工、书画、音乐、戏剧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的内容,激发生活兴趣,协调、平衡神经系统功能,对大脑也是积极的休息,从而推迟与延缓衰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后要及时做出心理调适
面对疫情老年人群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老有所为”之我见
退而不休
防疫科普知识:老年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转载]老年心理调适与健康长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